首页 > 健康养生 > 从《黄帝内经》说古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二)
2024
07-07

从《黄帝内经》说古天文历法基础知识(二)

​第二讲 观察日月星辰 

第七章 观五星、二十八宿

一 观五星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廖廓……七曜周旋……”。七曜,指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黄帝内经》称木星为岁星,火星为荧惑星,土星为镇星,金星为太白星,水星为辰星。

五大行星是太阳的行星,与地球一样围绕太阳在公转。若以地球为参照物,那么五大行星也伴随太阳绕地球作右旋视运动,而对地球产生影响。因此,《黄帝内经》认为五大行星与岁候的变化有很密切的关系。如《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如下。

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

帝曰:其行之徐疾、逆顺何如?岐伯曰:以道留久,逆守而小,是谓省下;以道而去,去而速来,曲而过之,是谓省遗过也;久留而环,或离或附,是谓议灾与其德也;应近而小,应远则大。芒而大倍常之一,其化甚,大常之二,其眚即发也;小常之一,其化减;小常之二,是谓临视,省下之过与其德也。德者福之,过者伐之,是以象之见也,高而远则小,下而近则大,故大则喜怒迩,小则祸福远。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肖者瞿瞿,莫知其妙,闵闵之当,孰者为良,妄行无征,示畏侯王。

帝曰:其灾应何如?岐伯曰:亦各从其化也。故时至有盛衰,凌犯有逆顺,留守有多少,形见有善恶,宿属有胜负,征应有吉凶矣。

帝曰:其善恶何谓也?岐伯曰:有善,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必谨察之。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述如下。

东方色青……其应四时,上为岁星。

南方色赤……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

中央色黄……其应四时,上为镇星。

西方色白……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

北方色黑……其应四时,上为辰星。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和《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还论述了六气与五星的关系,如表6。

表6 六气配五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如下。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子之言岁候,其不及太过,而上应五星……帝曰:其应奈何?岐伯曰:各从其气化也”,“五运更治,上应天期。”

所谓“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是对北半球来说的。“岁运太过”指阳干年,“运星北越”指上应阳干年之行星越过赤道向北回归线运行,那岁运不及的阴干年则上应阴干年之行星会越过赤道向南回归线运行。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之间有一个23°26′的交角,则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图121)。

图121 黄赤交角示意图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中随地球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四季交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了五带的划分,《周髀算经》已经记载了五带之分,《黄帝内经》有明确的五带之分。地球上的五带是这样界定的:有太阳直射的区域为热带,有极昼极夜的区域为寒带,既无太阳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的区域为温带。以夏至日为例,太阳光直射23°26′N,赤道平面与黄道面夹角∠a=23°26′,因晨昏线与太阳光垂直且过地球球心,利用几何原理可知地轴与晨线的夹角为∠b=23°26′;地轴与黄道面夹角为66°34′。此时,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方为66°34′N以北地区,66°34′S以南出现极夜(图122)。

当黄赤交角为23°26′时,则全球五带划分:23°26′N至23°26′S之间为热带,纬度高于66°34′为寒带,23°26′至66°34′之间为温带。回归线与极圈度数互余,即二者之和为90°。

五大行星就运行在黄赤交角±23°26′之间,即五大行星运行在视赤纬±23°26′之间。五大行星各有自己的运行轨道,由于所应阳干和阴干的不同而有太过和不及,故有“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及《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这就是“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由于五星在各自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一来影响日、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二来五大行星北越,离北半球近则太过所应之星就会大、亮、快,而它所克制的星就会色暗,故云“畏星失色”,颜色的变化与行星运行的距离、速度、方向、湿度的变化有关系。古人将五星的亮度分为常、常一倍、常二倍、小常一倍、小常二倍五个等级,要强调这是五星的视运动规律。《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则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五大行星“各从其气化”的影响。 

图122 五带分示意图

其一方面论述五星与气化的关系,记载如下。

第一,岁星(木星)之化风气应之。

第二,荧惑星(火星)之化热气应之。

第三,镇星(土星)之化湿气应之。

第四,太白星(金星)之化燥气应之。

第五,辰星(水星)之化寒气应之。

其二方面论述“徐、疾、逆、顺”。

其三方面“远近、大小”及五星光芒分为五等。

其四方面论述五星变化所引起的灾变情况。

总之,从“德化、政令、灾变”方面做了详细论述。而《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则从岁运的太过、不及、平气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其生五,其气三,并论述了五星的分野,记述如下。

太过年:

木曰敷和:敷和之纪……其数八。

火曰升明:升明之纪……其数七。

土曰备化:备化之纪……其数五。

金曰审平:审平之纪……其数九。

水曰静顺:静顺之纪……其数六。

不及年:

木曰委和:委和之纪……眚于三。

火曰伏明:伏明之纪……眚于九。

土曰卑监:卑监之纪……眚四维。

金曰从革:从革之纪……眚于七。

水曰涸流:涸流之纪……眚于一。

太过年用河图分野,不及年用洛书分野。关于分野至灾,可参阅栾巨庆的书。

虽然日月五星运行于天上,但却影响着地上有形之万物,地上万物可以划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类,称作五行,故云:“七曜纬虚,五行丽地”,“丽”者附也,这就是所谓的“天人感应”,地上的人和万物“上应五星”及“上应天期”。五大行星上应“天期”可能就是古人制定星历的依据。如司马迁在《史记·历书》说:“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

《黄帝内经》认为,五大行星的视运动有如下情况。五大行星向前的视运动称为“顺”,向后的视运动称为“逆”,迟缓的运动称为“徐”或“迟”,意外的快速运动称“疾”,停在某处视之不动称为“留”,停留超过20天称为“守”,逆行转为顺行,在轨道上画出一圈称为“环”。五星的亮度可分常、常一倍、常二倍、小常一倍、小常二倍五个等级。这种亮度变化与五星离地球的远近有关,因此,对气候与人的影响也有“过”与“德”的不同影响。并说五星运行离大地的远近,能影响人们的情感与祸福,荧惑星主“喜”,镇星主“忧思”,太白星主“悲”,辰星主“忧恐”,岁星主“怒”。

以地球为参照物,从五大行星的视运动离太阳的距离远近看,可分为外行星和内行星。金星、水星为内行星,离太阳比地球更近,总在太阳附近徘徊,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内,晨出时最大角距离为“西大距”,昏出时最大角距离为“东大距”。当行星与太阳黄经相等时称为行星日,简称“合”。从地球观测点往上看,内行星在太阳前面称为“下合”,内行星在太阳后面称为“上合”,合时,行星与太阳同升同落,我们看不到行星。在“上合”时,内行星与地球分别位于太阳两侧,在此前后最亮,对地球引力小,即对地球的影响小。而“下合”时,内行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在此前后最暗,对地球引力大,即对地球的影响大。

内行星在上合后向东运行偏离太阳,在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成为昏星;下合后向西运行偏离太阳,在凌晨时出现在东方天空,成为晨星。《诗经·小雅·大东》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就是描述金星分别于凌晨时出现在东方和黄昏时出现在西方时的实际情景。当内行星与太阳角距离达到最大值时,称作“大距”,在太阳东面称“东大距”,在太阳西面称“西大距”(图123,图124)。 

图123 地外行星的运动 

图124 地内行星的运动

由于内行星与地球同绕太阳公转,它们的轨道面又都有一定夹角,因此从地球上看去,行星在恒星中间出现了顺行——守——逆行——又守——又顺行的现象。“顺”就是行星的视运行方向与太阳周年视运动方向一致,“逆”就是行星的视运行方向与太阳周年视运动相反。在顺行转为逆行或逆行转为顺行时有个转折点处称为“留”。行星在“留”期间行动速度缓慢,好像处于静止状态,由于“留”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于是出现了旱涝或疾病暴发的时间长短不一,故《汉书·艺文志》说:“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所谓“五星之变作”,即指五星视运动之顺、逆、守、留也。《史记·天官书》说:“察日、月之行以揆岁星顺逆。”现代天文学认为日月五星只有一个运动方向,而人们直观五星的视运动并非如此,确实有行星在恒星中间出现了顺行——守——逆行——又守——又顺行的现象。

火星、木星、土星为外行星,离太阳比地球更远,与太阳的角度没有任何限制。外行星的轨道在地球外面,所以不会有“下合”,而只有“上合”(图125)。外行星的公转周期比地球长,当地球公转一周时,外行星仅在轨道上走了一段弧。外行星与地球赤经差180度时,称为“冲”。由于地球轨道速度比外行星轨道速度大,所以从地球上看去,冲前后外行星逆行,而在合前后外行星顺行,顺行与逆行之间转变经过“守”。在“上合”前后,外行星最亮。五星在“留”时对地球的影响时间长。

有人将五天之气解释为云气或极光,那是不对的。五天之象与五运土、金、水、木、火五星有关。五运虽本源于月亮运动,但月亮无五色之分。五运既然合天象之五色,那么在天象中呈现五色的天体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上应五运的五大行星——镇星、太白星、辰星、岁星、荧惑星。镇星应中央黄色,太白星应西方白色,辰星应北方黑色,岁星应东方青色,荧惑星应南方红色。

五大行星与五运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行星的颜色。五大行星之色应五方之色为常色,不应五方色则为灾变色。司马迁在《史记·天宫书》中说:五星,白色为丧、旱,赤色为兵,青色为水,黑色为疾、多死,黄色为吉。将行星分成五种颜色,用什么作标准呢?古人的办法是先选定天上的五颗恒星作为颜色标准星——这样做从现代天文学角度来看很有道理,因为各恒星处在不同的演化阶段,表面温度也不相同,离地球的远近也不一样,湿度也不一样,所以它们的颜色确实会各有不同。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所记五颗颜色标准恒星是。

白色:狼(天狼星,大犬座α)。

赤色:心(心宿二,天蝎座α)。

青色:参右肩(参宿五,猎户座γ)。

黄色:参左肩(参宿四,猎户座α)。

黑色(实即暗红色):奎大星(奎宿九,仙女座β)。

图125 五星视运动示意图

五大行星颜色标准既已确立,古人就据此进行行星预测。如《开元占经》卷四十五引《荆州占》记载如下。

太白始出,色黄,其国吉;赤,有兵而不伤其国;色白,岁熟;色黑,有水。

引石氏记载如下。

太白青角,有木事;黑角,有水事。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天地动静,五行迁复……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丽者,附着。所谓“五行丽地”,即五行归附于地,因为木、火、土、金、水五行属于地道,于此可知,五大行星乃应于地,五星之五行乃本于地之五方五行。

至此可知,《太始天元册》所记载的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的参考,以黄道二十八宿为轨道驿舍,是日、月、五星视运动变化的预测理论系统化。

栾巨庆说:“太阳是维持地球上各地带的季节正常循环的天体,只是由于行星和月亮位置的变化而使正常循环的季节受到干扰,从而出现雨季的提早或推迟,奇旱或大涝,奇寒或酷热等反常天气或异常气候。”又说,“日、月、行星它们虽是互相影响,但它们似乎还有较明显的分工,各自都担当了天气变化的不同角色。太阳担任蒸汽的制造者,行星担任旱、涝的指挥者,月亮是行星的助手。”“黄道是作天文气象预报的重要区域,’经验对应区’的中轴线就是黄道圈。行星和月亮的视赤经、视赤纬对’对应区’的影响是否集中,就看它是靠近黄道还是远离黄道。如果行星、月亮靠近黄道,则其影响就集中,特别是行星、月亮的轨道与黄道相交时,其赤经、赤纬的作用就完全重合,这时’对应区’的作用较大,降雨量当然也更大。”

二 观二十八宿(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古人在长期观察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践中,如《尚书·尧典》记载的那样,日出迎日,日落送日,逐渐在黄道附近发现了不少偕日升落的恒星,并用这些恒星作为计算日月行程的“日月舍”之处,由于朔望月有大、小月,所以在黄道附近那些恒星中取出二十八颗星宿组成了二十八宿系统,又称“二十八舍”。

月亮围绕地球做公转,而地球围绕太阳做公转。但对居住在地球上的人来说,地球是静止的,人们看到的是太阳、月亮、星辰在围绕地球做视运动。日月在天空运转一周称作天度。《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然而,天度是无形的,何以划分?于是古人在实际观测中就发明了用日月运行轨道附近的星辰作为标识的方法,去度量日月的行程。如《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那些度量“日月之行”的星辰在日月运行轨道附近,应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因此,它们应是恒星而非行星。它们就是分布在黄道附近的二十八宿。所以,王充《论衡》说:“二十八宿为日月舍。”《吕氏春秋·圆道》说:“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有了二十八宿量度日月运行的标尺,那么,偕日出、偕日没的论点,冲日法的论点,昏中、旦中测定太阳位置的论点等,就全部包括其中了。

由于日月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所以《黄帝内经》非常重视对日月的观测,曾反复地将日月并论,反复论及其对人体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灵枢经·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是论述天人相应之道,与“日月”要“象似”。《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欲临病人……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色以应日,脉以应月……”这是说察色验脉,要以日之光明以望色,月之盈虚以验脉。《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为什么法往古者,要“先知《针经》”呢?因为针刺疗法要如《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所说,针刺要“以月死生为数”,必须注意按朔望月虚实日期。

既然《黄帝内经》如此重视日月运行,就必然重视量度日月之行的二十八宿了。因此,有关二十八宿的内容就记载到《黄帝内经》中了。如《灵枢经·痈疽》说:“经脉留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合纪。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灵枢经·卫气行》记载如下。

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

众所周知,二十八宿恒星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一面七星,四面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二十八宿的排列顺序是逆时针右旋,其运动方向是顺时针左旋。那么,《灵枢经》的“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如何确定的呢?是据《尚书·尧典》天象定的。《尚书·尧典》记载如下。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这里的房、昴、虚、张四仲中星,位于东、西、南、北四方正位,分别在子、午、卯、酉点上。这不就是五运六气天纲图上二十八宿的位置吗?(图126)

图126 黄道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东方七宿叫作青龙,南方七宿叫作朱雀,西方七宿叫作白虎,北方七宿叫作玄武。

《黄帝内经》极为强调“五十营”,那么何谓“五十营”?“五十”之数,合于“大衍之数五十”。营,周也。“大衍之数五十”来源于月亮的运行规律。这说明人气的运行与天体的运行息息相关,紧密吻合。月亮一年运行五十特征点,人气一日运行五十营。以脏腑分阴阳,则昼行腑经,夜行脏经。所以,《灵枢经·脉度》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正是把人体人气运行的功能类比于水流和日月的运行现象。日月分昼夜,故五十分昼行二十五,夜行二十五。《灵枢经·营卫生会》还说人体人气的运行“与天地同纪”。那么,它们是如何同纪的呢?《灵枢经·五十营》记载如下。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应作二分零一毫六丝)。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应作二十分零一厘六毫)。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应作四十分三厘二毫)。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应作五宿二十一分六厘)。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日行二十八宿一周,人气也环行二十八脉一周,二十八脉共长十六丈二尺,与周天二十八宿相应。现列表说明如下(表7)。

表7 人气、呼吸与二十八宿相应表

这就是说,人气在人体一日运行五十周,其推动力是肺的呼吸,循行路线是二十八脉,长度是八百一十丈,所用时间是水注百刻,即现代时间一日24小时——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日行二十八宿。所以,测定人气昼夜运行五十周的方法就有呼吸定息、水注百刻和二十八宿三种情况。

第一种方法是用呼吸定息,测度营卫偕行“五十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按照营气的运行路线,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一昼夜周行人身五十周而会合于手太阴肺经。如《灵枢经·营卫生会》记述如下。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卫)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其运行路线见《灵枢经·营气》,记载如下。

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插图]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现绘其循行路线图于下。

第二种方法是用日行二十八宿,测度卫气散行“五十营”,即平旦卫气出目向下行三阳经(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然后从足心,经过足少阴经入于阴(五脏),再按肾→心→肺→肝→脾五行相克的顺序运行,然后复合于足少阴经,再从阴脉回归于目。如此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昼行于阳二十五周,《灵枢经·卫气行》记载如下。

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次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于身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于身三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阴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

卫阳之气平旦出于目,布散三阳经,如同太阳平旦东升,阳光布散大地。周天二十八宿为日月舍,就是说日月每天转过二十八宿一周天,白昼行房至毕十四宿,黑夜行昴至心十四宿。而每天卫气行身五十周,所以日月每转过一个星宿,则卫气行身约50÷28=1.785 7周,古人用四舍五入法概定为1.8周。日行二宿,则再加1.8周,就成3.6周,余类推。如此昼夜各行十四宿,卫气行身各约1.8×14=25.2周。因使用四舍五入法,故有0.2周的误差。这是以脏腑分阴阳,上应日行二十八宿所分之昼夜。现绘图说明于下(图127)。

图127 用二十八宿测度卫气运行图

第三种方法是用水注百刻,测度卫气“阳三阴一”五十营。如《灵枢经·卫气行》记载如下。

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人气行“三阳一阴”的情况见表8。   

表8 人气行“三阳一阴”

[插图]

续表

[插图]

这与《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述岁气会同的太阳第一年开始于水下一刻,第二年开始于水下二十六刻,第三年开始于水下五十一刻,第四年开始于水下七十六计是相一致的,都是把一天四分之。而《灵枢经·卫气行》又把四分之一再分成二十五份。现制表说明于下(表9)。

表9 用水注百刻测度人气运行

水注4刻人气运行2周,经过三阳和阴分一周,可知人气在三阳经运行了1.5周,在阴分只运行了0.5周。就是说,在白昼水注50刻的时间里,人气在三阳经运行了18.75周,用时37.5刻,在阴分运行了6.25周,用时12.5刻。水注百刻,人气行五十周,经过三阳和阴分周25。现绘图说明于下(图128)。

图128 水注四刻阳三阴一循行图

笔者认为,太阳、少阳、厥阴(厥阴肝主目)主阳气主外,阳明(肺统调水道)、少阴、太阴主阴气主内。由此可推知,卫气平旦出于目,继行太阳少阳,是行于外和阳气一周。又继行主内和阴分的阳明、阴分一周。这是以内、外分阴阳,上应日行二十八宿所分之昼夜。 


第八章 五运六气日月星辰天纲图

有些中医书籍说中医理论(包括运气理论)源于道、气、阴阳、五行,这种说法是欠妥的。其实,“道”的原生形态是指太阳视运动轨迹,阴阳也本源于日月运动,如《说文解字》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周易·系辞传》说:“阴阳之义配日月。”因此,笔者认为,中医理论本源于天文,古人观察到了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来视运动。《周髀算经》对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描述记载如下。

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阳照三,不覆九……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阳照九,不覆三……冬至……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夏至……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

冬至日出辰而入申,说明辰申连线在南回归线。夏至日出寅而入戌,说明寅戌连线在北回归线。是天之阴——冬至点对应地之阳——南回归线,天之阳——夏至点对应地之阴——北回归线。《汉书·天文志》记载如下。

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晷长为潦,短为旱。

……

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月为风雨……月出房北为雨为阴……出房南为旱。

我们白天观察太阳运动都是面南观天,太阳东升西落,从左向右运行,而地球自转则是从西向东运行,故《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上者(太阳)右行,下者(地球)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上指太阳,下指地球。

太阳的东升西落周日黄道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即赤道的左旋顺时针方向运动,它同时带动整个天球的运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逐日一度地在天空中移动着,它是一种左旋螺旋式运动。而太阳的周年黄道视运动却是右旋的逆时针方向运动,实际上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它是一种右旋螺旋式运动。这就是说,太阳黄道视运动,可分为周日和周年两种,但二者的运动方向却完全相反,是一种双螺旋运动。中国天文学与中医学称之为“天气右行”“上者右行”与“地气左行”“下者左行”。按顺时针方向运行的周日黄道视运动称“地气左行”,按逆时针方向运行的周年黄道视运动称“天气右行”。

太阳的这种左旋和右旋运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如现代动物机体蛋白质水解后可产生二十多种氨基酸,称为蛋白氨基酸,均为逆时针方向右旋体结构。当动物死后,有机体在自然条件作用下,氨基酸右旋体结构却慢慢地向顺时针方向左旋体转化。这说明动物体在活着时体内产生的是右旋体氨基酸,而当死亡后就会逐渐转化为左旋体氨基酸。氨基酸是一切动物体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右旋体氨基酸就是动物体生命的基础。再如植物体内所含淀粉,都是以逆时针方向的右旋糖为单位连在一起的。所有的淀粉,只有右旋糖的链长度排列组合不同。右旋糖是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量生成的。植物死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顺时针方向的左旋糖。这说明淀粉是一切植物生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右旋糖则是淀粉的基本单位。由此可知,右旋糖的产生是植物生命存在的基础,右旋糖的减少使植物生命走向死亡。而左旋糖的生产过程,就是植物走向死亡的过程。

这就是说,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一切生物体都受着天体运动左旋和右旋的影响,“天气右旋”运动主宰着一切生物的生长,“地气左旋”运动主宰着一切生物的死亡。因为天气为阳,阳主生,地气为阴,阴主死。《黄帝内经》认为,万物的生、长、壮、老、已过程,皆取决于太阳的右旋与左旋视运动。

从上述可知,生物的生命运动规律,有生必有死,生与死是生命现象的统一体,故《周易·系辞传》说:“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这就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有生必有死,有正向必有反向,正反两向运动共同组成一个运动的周期规律。这就是五运六气周期循环运动的奥秘。如十天干年中有五年与五年的正反运动周期,十二地支年中有六年与六年的正反运动周期,甲子六十年中有三十年与三十年的正反运动周期。

地球自西而东逆时针方向的自旋转,表示地气,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阐述六气布政的次序是先太阳辰戌之纪,次阳明卯酉之纪,次少阳寅申之纪,次太阴丑未之纪,次少阴子午之纪,终厥阴巳亥之纪。受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的自转的影响,会使大气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这也是太阳周日视运动自东而西的旋转方向,表示天气,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在阐述六气“十二变”的次序是先厥阴,次少阴,次太阴,次少阳,次阳明,终太阳。地球自转会使气流获得逆时针方向的运动,即自西向东的运动,并将地面上大量的暖湿空气沿逆时针方向向内盘吸引,然后上升到高空(地气上升),被那里的冷空气所包围,形成积雨云,会形成雷雨。雨后天晴,地面水分受太阳光热作用而蒸发,地面暖湿气流又形成新的低气压中心,产生新的降雨。这一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而旱灾、涝灾就是在这天气和地气的复杂运动中形成的。画成平面图如下(图129~图131)

图129 太阳周年视运动图

图130 二至太阳出入图

由这个太阳周年视运动图可以变化成 

 如下的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

图131 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

我们把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和月体纳甲图及二十八宿合起来,不就是五运六气中所说的天纲图吗?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太始天元册》如下。

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太始天元册》如下。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五运六气、日月星辰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看待。《周易》“资始”是讲乾天的,“坤元”是讲坤地的,总论乾坤天地定位,在天地这个宇宙架构之间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运行,《周易·系辞传》概括为“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突出日月作用。《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概括为“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并明确指出“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明确二十八宿记录日月行程的作用。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接下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人们据此做图称作“五气经天图”或“五运六气生成图”等。笔者将这个图定义为“日月星辰天纲图”(图132)。如果对这个图都没有明了,就不能真正读懂弄通五运六气。

图132 日月星辰天纲图

这个图是人们站在地上观天得到的天象图,所以中央点一定是观测者的地点,故笔者将“地”放置到中点。

一 解析日月星辰天纲图

大家一开始看这个图可能看不懂,然而当笔者把这个图结构解剖分析一下,就会明白其来源了。上面天纲图从里到外分为四层。

第一层,最中心是一“地”字,代表观测者面南观天的地点。

第二层,是五气经天示意十天干化五运:甲己化土运,乙庚化金运,丙辛化水运,丁壬化木运,戊癸化火运。

第三层,是二十八宿,用来标记日月行程。

首先要明白二十八宿的用途。王充《论衡》说:“二十八宿为日月舍,犹地有邮亭,为长吏廨矣。邮亭著地,亦如星舍著天也。”《史记·历书》说:“舍者,日月所舍。”《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由此可知二十八宿与日月的关系了,如《灵枢经·卫气行》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二十八,来源于月亮在恒星月中的运行位置。恒星月是指月亮在恒星间回到同一位置的周期,为27.33天。“舍”“宿”均有“停留”的意思,月亮每晚在恒星间都有一个位置,如同人旅居停留一样,每月更换二十八次。这是二十八宿的本义。古人主要目的是通过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进而推定太阳的行程位置。二十八宿是用来量度日月运动行程的,日月行于黄道,所以有黄道二十八宿说。即言日月行于某某宿到某某宿。《吕氏春秋·圆道》则说:“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这说明日月运行始于龙头角宿,终于轸宿,一周也,故云圆道。《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此处的“首甲定运”就是以冬至合朔甲子日作为起元的天文历算起点,即《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所说“甲子夜半朔旦冬至”。“地户”正是冬至日出处。古人曾长期把冬至作为天道大周期计算的初始点和太阳回归年的起点。而且有了二十八宿这把标尺,那么偕日出、偕日没的论点,冲日法的论点,昏中旦中测定太阳位置的论点等,就全部包括其中了。

请注意,日月星辰天纲图上的二十八宿和《灵枢经·卫气行》中的二十八宿位置是《尚书·尧典》二十八宿的位置,不是唐代王冰时的二十八宿位置,不可能是王冰时代画出的图。据赵定理先生考证,把此图直接与郑玄易图(郑玄爻辰值二十八宿图)、《尚书·尧典》仲春昏时中星图对照,立可得出三图天象相同,为《尚书·尧典》时代历元天象。按照冯时先生的观点,张宿和危宿于二分日位于南中天的时间约为公元前4000年,距今6 000年,也不是王友军先生说的王冰时代的二十八宿位置。

第四层,是天干、地支、八卦层。其中有日、月、地三体系运动规律。天干标记月体纳甲,地支标记太阳南北往返十二月。八卦标记太阳南北回归线往来视运动。

第五层,是四方位层,表示东、南、西、北地平四方位,并将二十八宿划分为四组,角亢氐房心尾箕属东方苍龙,井鬼柳星张翼轸属南方朱雀,奎娄胃昴毕觜参属西方白虎,斗牛女虚危室壁属北方玄武。二十八宿的排列顺序是始于角宿,终于轸宿,逆时针方向排列(图133)。  

图133 分析五气经天图

二 “五气经天”之“三易”

“三易”是《周易》的三大原则,谓不易、变易、简易。不易谓永恒存在不变,万古长青;变易谓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不停地变化;简易谓大道至简,将流散无穷的千万变化,一言以蔽之,“五气经天图”就含有三易大原则。

(一)“五气经天”之“不易”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日也。”《灵枢经·逆顺肥瘦》说:“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周易·系辞传》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看来研究天,主要是研究日月,古人将研究日月的成果概括在“五气经天图”中。

在日、地关系中,太阳的南北回归线视运动是永恒不变的。在日、月、地三体系关系中,朔望月视运动是永恒不变的。

1.“不易”的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

(1)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

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视运动是永恒不变的,这是日地之间的相互运动关系,在南回归线有冬至,北回归线有夏至,中间经过赤道线春分、秋分,故称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图134)。 

图134 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图

古人详细记载了观察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的过程及作用,并在《尚书·尧典》中记载如下。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

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仲冬”指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仲夏”指夏至太阳在北回归线,“仲春”“仲秋”指太阳在赤道线,乃是标准的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星昴”“星火”“星鸟”“星虚”是记录太阳行程的二十八宿。

太阳的三线四点运动呈现的是二分、二至、四立八节太阳历。而一年366日,并“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则是阴阳合历。其中有物候“鸟兽孳尾”“鸟兽希革”“鸟兽毛毨”“鸟兽鹬毛”和民事“厥民析”“厥民因”“厥民夷”“厥民隩”“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即“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也。太阳的三线四点运动是黄道坐标系统,而春、夏、秋、冬四时则属于赤道坐标系统。

一万年前古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是这样,我们今天的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还是这样,永恒不变,青春常在。尽管有岁差的原因,四点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二十八宿间有变化,但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视运动规律不会变化。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2010年12月28日发出的一则新闻“Sun Pictures:A Full Year in a Single Frame”,引起了众多天文爱好者的瞩目。摄影师Girona在西班牙,从2003年3月开始至2004年3月结束,坚持每隔7天固定在早上09:15,以同一相机同一固定角度拍摄天空中的太阳,最后将全年53周的图片完美整合在一起,如下图所示(图135)。

图135 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天象图

在“日月星辰天纲图”中,十二地支和八卦是标记太阳视运动规律的。首先是太阳的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周髀算经》对太阳周年视运动的描述记述如下(图136)。

图136 后天八卦图

冬至昼极短,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昼极长,日出寅而入戌。

冬至……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

冬至日出辰而入申,说明辰申连线在南回归线。夏至日出寅而入戌,说明寅戌连线在北回归线。

将巽坤艮乾四卦嵌入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图中,将获得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如下(图137)。

图137 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

这个太阳周年视运动纳子图,包含着永恒不变的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和“七衡六间”视运动。

(2)“七衡六间”视运动:

《周髀算经》记载着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的“七衡六间图”,这是日、月、地三体系运动关系图。《周髀算经》说:“凡为日、月运行之圆周,七衡周而六间,以当六月节。”这是指太阳的周年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太阳周年往返南北回归线的视运动实际上是不间断的螺旋视运动,而“七衡”是太阳在不同朔望月月份视运动的七个同心圆轨道,是假设的说理宇宙模型,相邻两圆间有一道间隔,故称“六间”。这七个同心圆的划分是由朔望月决定的,在每个朔望月周期处画一个圆,六个朔望月画七个同心圆。这是典型的十二月阴阳合历。衡者,量也,度量两衡之间的距离。对北半球来说,七个同心圆中最内的一个名“极内衡”,是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夏至时的日道;最外的一个圆名“极外衡”,是太阳运行到南回归线冬至时的日道;中衡是太阳在赤道线春分、秋分时的日道。这就是著名的三线四点视运动,从而表现出昼夜、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周髀算经》对四季的解释说:夏时阳气多,阴气少,冬天阴气多,阳气少。故《黄帝内经素问·厥论》说:“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灵枢经·根结》说:“阴阳之道,孰少孰多……发于春夏,阴气少而阳气多……发于秋冬,阳气少而阴气多。”《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是将一年四时分为阴阳两仪,春夏主阳为阳仪,秋冬主阴为阴仪,这是指日、地关系中的太阳一年回归线视运动规律。

对北半球来说,将“七衡六间图”中分,则太阳由南回归线往北回归线运行有六个朔望月,由北回归线往南回归线运行也有六个朔望月,则用十二地支标记,可用下图说明(图138)。

图138 六间十二月示意图

上半年“六间”六个朔望月用子、丑、寅、卯、辰、巳六地支标纪,下半年“六间”六个朔望月则用午、未、申、酉、戌、亥六地支标纪,用十二地支标纪十二个朔望月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以六为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天以六六为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这种太阳回归年和十二个朔望月组成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太阳回归年起始点在冬至子时,朔望月起始点在甲,故《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这里有太阳黄道运行周,有黄道二十八宿来记录日月的运行里程,还有黄道十二宫次。因为太阳的南北回归线视运动是日、地之间的相互运动,所以,还暗含赤道运行周,以及赤极围绕黄道的旋转、章动及岁差。

(3)十二地支化六气(图139):

太阳在天运动主寒热六本气,太阳在南回归线冬至子时和北回归线夏至午时的阴阳消长及温度寒热是对待相反的,即所谓正化对化,而称子午少阴;根据同一道理,按十二地支次序则称丑未太阴、寅申少阳、卯酉阳明、辰戌太阳、巳亥厥阴,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这是从春分开始以六本气顺序定六经次序。

图139 十二地支化六气图

(4)六气分司天在泉:

六气是日地之事,主气属于地球大气层内的六个时间段的六气。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属于客气,从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运行属于上半年,从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运行属于下半年,故客气有上半年、下半年之分,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故《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四气尽终气,地气主之。”初之气至三之气,司天之气主之;四之气到终之气,在泉之气主之。

(5)二分岁时:

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将太阳回归年一分为二,即二分岁时。投射到地道即是寅申二分岁时,春夏为上半年阳仪系统,秋冬为下半年阴仪系统,如《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此将一年分为四时,四时含有五行,即四时之每时含有脾土行“十八日”,如《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气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四时末各十八日,共七十二日,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说:“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王冰注:“七十二日四季之月者,谓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各十二日后,土寄旺十八日也。”丑未辰戌在四季之末,故曰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日。这种“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的分法有确实的临床实践应用,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说“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因为土行“不得独主于时”而含于春木、夏火、秋金、冬水之内,当属于古代《四时五行经》说。

2.“不易”的朔望月视运动

朔望月是日月地三体系相互运动形成的,古人将朔望月视运动规律用十天干标纪。古人将其观察月亮的天象图描述记载于《周易参同契》一书中,具体记述如下。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

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炁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曲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

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

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

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阳炁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古人将这段话归纳为月体纳甲图(图140),十天干在“五气经天图”中化为五运。这朔望月是太阴历。

图140 月体纳甲图

(1)朔望月纳甲图:

这个朔望月天象是永恒不变的,青春常在的,一万年前古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朔望月视运动是这样,我们今天的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朔望月视运动还是这样。这里有月亮运动的白道轨迹。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之间万象纷纭,但日月星辰对地球的作用并非千头万绪,而有着统一的环节和原理,这就是日月,月化五运阴阳,日化六气阴阳,日为天道主六气,月为地道主五运。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就是日月。所以,《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太阳周年视运动,“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朔望月视运动为“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并以此为纲,阐述了天地关系、日地关系、月地关系及日、月、地三体系关系等基本天文因素对地球的影响,描绘出了一个主宰生命活动的天地日月星辰巨大的宇宙系统,那就是日月星辰视运动天象图。这是古人坐地面南观天看到的天象,不仅是古人坐地观天,就是现在我们老百姓还是在坐地观天,坐地观天是永恒的主题,遥望茫茫太空,看到天上最大的运动物象是日月,如《周易·系辞传》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是对日月星辰视运动天象图的总括性论断。

(2)十天干化五运:

朔望月的运行有四相四特征点和封闭五特征点的规律。从图141可以看出,甲为望月,乙为下弦,丙为朔月,丁为上弦,此为朔望月运行之四相,运行到戊则为封闭五特征点。再一周又是五特征点,而合为中央甲己土、西方乙庚金、北方丙辛水、东方丁壬木、南方戊癸火,所谓十天干化五运也(图142)。

图141 朔望月运行十天干化五运土

图142 十天干化五运图

(3)月体纳甲图十天干方位:

月体纳甲图中,甲乙在东方,丙丁在南方,戊己在中方,庚辛在西方,壬癸在北方。这种十天干五方五季的设置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记载如下。

春甲乙……夏丙丁……季夏戊己……秋庚辛……冬壬癸……

《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如下。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

《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记载如下。

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日甲乙……

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

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

肺为牝藏,其色白,其时秋,其日庚辛……

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

日为地球自转一周,属于地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也属于地道,故都用五方十天干表示。其实这就是《汉书·天文志》所说。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

因为五运五方各出二道而有太过不及,故《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记载如下。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而肤痛,为浸淫;其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

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毛而中央坚,两傍虚,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逆气而背痛,愠愠然;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

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其气来如弹石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其去如数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解[插图],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如病饥,[插图]中清,脊中痛,少腹满,小便变。

脾脉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其来如水之流者,此谓太过,病在外;如鸟之喙者,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四支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

(4)五分岁时:

朔望月行九道,将太阳回归年分为青、赤、中(黄)、白、黑五道,即春、夏、长夏、秋、冬五时,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南方赤色”“中央黄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的“春气”“夏气”“土气”“秋气”“冬气”,即《黄帝内经》中的“五运阴阳”五行五时也。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所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灵枢经·五音五味论》说:“足太阴,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或主长夏。《淮南子·天文训》则记载:“壬午冬至,甲子受制,木用事,火烟青;七十二日,丙子受制,火用事,火烟赤;七十二日,戊子受制,土用事,火烟黄;七十二日,庚子受制,金用事,火烟白;七十二日,壬子受制,水用事,火烟黑;七十二日而岁终。”

日属于地球自转一周,属于地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也属于地道,故都用五方十天干表示。将一岁分为五行时令,《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此属于地道阴阳之五行,因为这里的土行有独立的“时令”,当属于古代《阴阳五行时令》说。

(二)“五气经天”之“变易”

日月视运动有永恒变化的规律,但其中也包含着“变易”。

1.七衡六间在变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太阳一回归年365.25日,0.25日4年整数化成1日,《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就以4年为一小周,15小周60年为一大周,成为著名的六十甲子历周期。并按此4年一小循环周期的特性找出60年中的岁气会同年,所谓岁气会同年,就是位相相同的年。岁气会同年共有20小组,每4小组为1大组,可分成5大组。每1小组3年,组成一个三合局。这是古代四分历的模型。

众所周知,太阳一个回归年有365.25日,十二个朔望月只有354天,所以有5年2闰,19年7闰法,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60年周期。虽然插入了变化的闰月,但十二地支标纪十二月不变,只在某月插入一个闰朔望月就行了。

2.五运太过不及与月行九道变

朔望月纳甲天象图虽然不变,但月亮的运行轨迹却有变化,如月行有九道之变。《汉书·天文志》记载如下。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

……

至月行,则以晦朔决之。日冬则南,夏则北;冬至于牵牛,夏至于东井。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

大、小月一年360日,月行五方称五季,每季72日,《黄帝内经》有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类论》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黄帝内经素问·刺要论》说:“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一季有18日,四季为72日。这里表示的是五运,五运有太过不及,故不是平均每月36日,不能说这是十月太阳历。

(1)十天干的太过、不及。

所谓九道内外,指月行黄道内外。行东方黄道内外为青道,行南方黄道内外为赤道,行西方黄道内外为白道,行北方黄道内外为黑道,加上黄道共九道。岁运太过行黄道外为阳道主旱风,岁运不及行黄道内为阴道主阴雨,故云“月主风雨”。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黄,《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司天为风化……司气为苍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司气为黅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司气为丹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司气为素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司气为玄化……”于此可知,六气五方五色,故云“五气经天”为五色天,“五气经天”就是日月运行于五方五天,根本不是天上呈现出五种气的颜色,更不是什么北极光,那只是无稽猜想的望文解义!这就是五运五行的真实起源,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故五运五行属于地道,《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地气上行于天而称天气五运。月亮五气经天轨迹是地道在躔黄道按顺时针方向运行,呈现出五行按春、夏、秋、冬顺序相生的规律。所以,月亮运行之五行就是管理天时的大法,《尚书·甘誓》记载:“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不遵守天道规律而失国,《洪范》记载箕子向周武王讲治国的九条大法,第一条就是五行管理大法。《礼记·礼运》说:“播五行于四时”。沈括在《梦溪笔谈·象数》中说:“五行之时,谓之五辰,《书》曰’抚于五辰’是也。”《梦溪笔谈·补笔谈》又讲到,“五行之时谓之五辰者,春夏秋冬各主一时……十二月谓之十二辰,则五行之时谓之五辰也。”可见五行的实际含义就是月亮五方运行之木、火、土、金、水五行,上为五时。

以观测者站在地球上观察到月亮视运动随八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出入于黄道内外,月亮出入升降于黄道内外与黄道的交点叫黄白交点,黄白交点位于二分二至四立八节(图143)。由于黄白交点的出入升降变化,还引起黄赤交角和黄白交角周期性地交错,就造成赤白交角因两者的加减有18.61年的周期变化。月亮出黄道外离地球远为太过,用阳天干及成数表示对地球影响相对小而灾轻;月亮出黄道内离地球近为不及,用阴天干及生数表示对地球影响大而灾重。

“日月星辰天纲图”以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为核心基础,太阳黄道“六节分”“静而守位”。月亮躔黄道永远不停地西退“变动不居”。

图143 月行九道合十天干化五运图(图中虚线是黄道)

月体纳甲说的真实科学内涵,今人知者鲜矣。笔者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释。

第一,月体纳甲说以十天干和八经卦立论,将十天干和八经卦分别与月相方位相配,以离坎两经卦表征日月之本相,以另六经卦分别表征月相的初出、上弦、圆月、初亏、下弦、晦月。朔望月的形成,是日、月、地三体运动的结果,人站在地球上观察日月的视运动,有方位之不同,故又以十天干表示以上特定月相所处空间方位:甲、乙位东方,丙、丁位南方,戊、己位中央,庚、辛位西方,壬、癸位北方。而甲与乙、丙与丁、戊与己、庚与辛、壬与癸各方的天干所表示的都是月亮在对点位的月相,相配之卦也为夫妻卦,如乾甲十五月相与坤乙三十的月相为对点月,艮丙二十三下弦月与兑丁上弦月为对点月等。如果我们按照月亮逐日运行的月相变化顺序:晦朔→上弦→满望→下弦→晦朔,即按邻点月相将八卦卦象和天干排出后,自震而兑而乾,表征月相自晦而明直至盈满,即从初一到十五,可视为阳长阴消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黄昏时可以观察到。自巽而艮而坤,表征月相自盈满而消退直至丧失光明隐晦,即从十六到三十,可视为阴长阳消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清晨时可以观察到(图144)。    

图144 月相盈亏图

第二,朔望月的盈亏周期对地球生态万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特别是在朔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特征位相时候,生物体往往与之有共振现象发生。

用现代天文学无法解释月躔黄道问题,月躔黄道是人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日月视运动。朔望月在黄道内以朔月为主,朔望月在黄道外以望月为主,故灾害以朔月发为多而重。当朔月与望月时,日、地、月三体一线,朔月发生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上,望月发生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合在一起时引潮力最大,发生的潮汐最大,称之“大潮”,对生物影响最大,见图145。

图145 月亮视运行轨迹在黄道面上的投影

从月亮在黄道面上运行轨迹的投影可以看出,每周期都会错1个特征点,在不断地变化。

古人认为,朔望月黑道是凶险不吉利的日子,对地球生物有巨大影响。月行九道用纳甲图中天干所在方位记之,则青道二用甲乙记之,赤道二用丙丁记之,白道二用庚辛记之,黑道二用壬癸记之,中道用戊己记之。而十五望月纳甲壬,三十朔月纳乙癸,于是知月亮在朔、望之际为黑道,尤其是日食、月食时。

日食只发生在朔,月食只发生在望。日食、月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影响最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日食、月食这种天象反应最大。两者相比,发生在朔月时的日食,因月亮离地球近,且日、月、地在一直线上,是对地球引力最大的日子,故古人最怕日食,特别重视对日食提前做出预报。所以,《黄帝内经》强调在正月朔日看灾害。《灵枢经·岁露论》就以正月朔日测灾害。

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

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有三也。

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

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

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

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

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行,春有死亡。

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粜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粜贵,民多病。

此所谓候岁之风,[插图]伤人者也。

此乃以正月朔日举例说明而已,其实十二个月的朔日都会有反映。《灵枢经·痈疽》记载如下。

故天宿失度,日月薄蚀;地经失纪,水道流溢,草萓不成,五谷不殖;径路不通,民不往来,巷聚邑居,则别离异处。血气犹然,请言其故。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

“日月薄蚀”即指日食、月食,日、月食可能造成大的自然灾害。

《月行九道合十天干化五运图》有以下内涵。

第一,明确了日、月、地三体系的密切关系。

第二,含有朔望月纳甲图的天象,甲十五望,乙晦朔,丙下弦,丁上弦,庚初三,辛十六,戊月己日,壬癸配甲乙朔望。月初起于月节(如立春、惊蛰等),不会起于中气(如冬至、大寒等),即太过阳干在四隅月节位,不及阴干在四正中气位。

第三,含有天道五运:甲己化土运、丙辛化水运、丁壬化木运、乙庚化金运、戊癸化火运。

第四,《月行九道合十天干化五运图》含有箭头所指地道五方五行相克规律,东方甲木克中央己土,南方丙火克西方辛金,西方庚金克东方乙木,北方壬水克南方丁火,中央戊土克北方癸水。被克的乙、丁、辛、癸受灾者在四正位和己土位(寄于四维),克它们的甲、丙、庚、壬在四维。如《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具体记载如下。

委和之纪(木运不及年)……眚于三。

伏明之纪(火运不及年)……眚于九。

卑监之纪(土运不及年)……眚四维。

从革之纪(金运不及年)……眚于七。

涸流之纪(水运不及年)……眚于一。

这里用的是洛书九宫数(图146)。

木运不及灾于东方木正位三宫,木运不及则用天道五运五行丁表示。

火运不及灾于南方火正位九宫,火运不及则用天道五运五行癸表示。

金运不及灾于西方金正位七宫,金运不及则用天道五运五行乙表示。

水运不及灾于北方水正位一宫,水运不及则用天道五运五行辛表示。 

 土运不及灾于四维土位二、四、六、八宫,土运不及则用天道五运五行己表示。

图146 月行九道配洛书图(虚线为黄道)

第五,戊己在黄道,青甲、赤丙、白庚、黑壬阳干在黄道外,青乙、赤丁、白辛、黑癸阴干在黄道内。这说明了五阳干为太过、五阴干为不及的机制道理。故有《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之说:“形有盛衰,谓五行之治,各有太过不及也。”人们不明此理,作出了无稽猜想的各种臆说。五阴干在黄道内,与地球距离近,对地球的影响大容易造成灾害,故运气七篇多论不及年的灾害,而用洛书九宫标纪。月体纳甲图的五方数则用河图标纪。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所以月行九道属于地道,这就是所谓的“地以五为制”(《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地以九九制会”(《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内经》所用十二地支、十天干、河图、洛书之数,就是其构建的数学模型。《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说:“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这是用河图标记的(图147)。  

图147 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

因为五运十天干有太过、不及之分,不可能与平均的十月太阳历挂钩。

第六,朔望月纳甲图和月行九道图不在一个层面。

有了月行九道理论,笔者对八方八节有更深的理解。四正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属于日、地相互运动规律的三线四点视运动,即天道太阳回归年视运动规律,属于黄道坐标,“以六为节”。而月行九道属于月地相互运动规律,即地道朔望月视运动规律,因为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属于地球系统,“以五为制”。月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3.9千米,据科学家最新发现,地球大气层厚度接近630 000千米,高度超过月球。这也印证了月亮属于地球系统,连运行轨迹都在地球大气层之内。

由月行九道看到十天干合化五运五行,说明五行属于地道五方五行,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而地气上升于天,故叫十天干,《管子·五行》说:“然后作立五行,以正天时。”故云五行起于天文历法。

为什么《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余闻五运之数于夫子,夫子之所言,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余因论之”呢?因为甲己化土位于“地户”冬至时,古人曾长期把冬至作为天道大周期计算的初始点和太阳年的起点,所谓“首甲定运”就是以冬至合朔甲子日作为起元的天文历算起点,“子甲相合,命曰岁立”,即《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所谓“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更治,上应天期。”

还有“月躔二十八宿”或月宿二十八宿之灾,如《吕氏春秋·圆道》说:“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圆道也。”《诗经》上说:“月离于毕,俾滂沱矣。”《尚书·洪范》上说:“月之从星则以风雨。”《史记·天官书》上说:“轸为车,主风。箕主八风,月宿其野,为风起。”唐代《开元占经》说:“月宿东壁,不风则雨。”“月行宿心而雾。”“月宿东壁营室奎娄胃皆主水,月宿觜参井鬼柳皆主旱。”《孙子兵法·火攻篇》说:“月者,宿在箕壁翼轸,凡此四宿,风起之日也。”这都属于月之灾变。

(2)太过先天、不及后天。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如下。

五运更治,上应天期……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记载如下。

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

这里首先要明白“先天”“后天”的“天”是什么意思,即“天之道”的“天”。《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日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所以,这个天道就是日道,即黄道。从图145月亮视运行轨迹在黄道面上的投影可以看出,月亮躔黄道运行,太过月亮运行黄道外在交黄道先前,故云:“运有余,其至先”,或云:“先天”;不及月亮运行黄道内在交黄道后,故云:“运不及,其至后”,或云:“后天”。从图120月亮运行轨迹在黄道面上的投影可以看出,不论先至或后至,都不超过1个象限,即在7~8日之内,先至、后至在半个月范围之内。所谓“正岁”,指月亮不在黄道内外,而在黄道上,只有历元年,60甲子周期也。

(3)五天之气。

二十八宿是记录日月行程的,所以月行宿甲道于心尾,行宿乙道于亢氐,行宿丙道于张翼,行宿丁道于鬼柳,行宿戊道于奎壁,行宿己道于角轸,行宿庚道于毕昴,行宿辛道于娄胃,行宿壬道于危室,行宿癸道于牛女。而甲己化土则黅天之气经于心尾角轸,镇星在中方;乙庚化金则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太白星在西方;丙辛化水则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辰星在北方;丁壬化木则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岁星在东方;戊癸化火则丹天之气经于牛女奎壁,荧惑星在南方。经者,常也。谓土运黅天之气常进退于心尾角轸宿之间,镇星行于四维;金运素天之气常进退于亢氐昴毕宿之间,太白星行于西方;水运玄天之气常进退于张翼娄胃宿之间,辰星行于北方;木运苍天之气常进退于危室柳鬼宿之间,岁星行于东方;火运苍天之气常进退于危室柳鬼宿之间,荧惑星行于南方。如《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如下。

东方青色……上为岁星……

南方赤色……上为荧惑星……

中央黄色……上为镇星……

西方白色……上为太白星……

北方黑色……上为辰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记载如下。

夫子之言岁候,不及其太过,而上应五星。

岁木太过……上应岁星。

岁火太过……上应荧惑星。

岁土太过……上应镇星。

岁金太过……上应太白星。

岁水太过……上应辰星。

岁木不及……上应太白星。

岁火不及……上应辰星。

岁土不及……上应岁星。 

岁金不及……上应荧惑星。

岁水不及……上应镇星。

五运源于月行九道,月行九道之太过、不及则五星行于五方。

(4)五行。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经文明确说五行是属于地道阴阳,月行五方谓五行。《逸周书·武顺解》说:“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神生于天之五气和地之五味。”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神在天为风、热、湿、燥、寒,在地为木、火、土、金、水,并说:“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故《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因为地道五行属地阴,可以“化生五味”,故言五行本义必言五味。

五行本义属于地道月行五运,因为五运有太过、不及,故五行有生克。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地道月行五运五行升于天谓天气,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此乃五运、五行延伸之义,非五行本义。

3.中运、主运、客运

五运是月、地之间相互运动的关系,运有中运(岁运)、主运、客运之分。

(1)中运:

太阳南北回归线运动是日、地之间的相互视运动,日在上为天气,地在下为地气。《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天气不足,地气随之,地气不足,天气从之,运居其中,而常先也。”观天者站在地球上虽然看到月亮躔黄道运行,但因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的运行离太阳实际运行轨道还远得很,月亮永远运行于日地之间,故云五运谓中运(图148)。 

图148 月亮运行于日、地之间

朔望月之五运运行在太阳回归年上、下半年“六六之节”的司天和在泉之间,故有五运和六气加临的理论,出现了岁会、天符、太乙天符、同岁会、同天符等学说。

(2)主运:

是地球自身将绕太阳运行一年分为五个季节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主一运,五运主五季,每运七十二日零五刻,五运合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年年如此,固定不变。

主运按一年四季顺序排列,始于春天木运,其次夏天火运,其次长夏土运,其次秋天金运,终于冬天水运。主运每年都开始于木运,但丁壬木运有太过、不及之分,所以有壬统壬癸甲乙丙五运和丁统丁戊己庚辛五运之分,然后有“五音建运”“太少相生”“五步推运”等方法。

(3)客运:

客运是每年月亮相对地球的运行,因为月亮运行有太过、不及之变化,所以每年的客气都不同。因为每年的客气都有太过、不及之变,所以客气的每年五运要先以中运的太过、不及来确定每年的初运及初运之太少,每年初运及其太少五行属性要与当年中运的五行属性相同。再按五音太少五行相生规律推出其他四步四运及其太少,不是按主运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次序那样推算。而且客运五步五运太少五行相生只限于客运初运所在的那个五行周期之内的从角至羽次序。这种方法记载于《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推求客运的本义。

4.六气始点

正是由于朔月在黄道之内是灾害发生的重点,所以,《黄帝内经》以正月朔日平旦为气运之始点,不以在黄道上的中气大寒为气运始点。《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运有余,其至先;运不及,其至后。此天之道,气之常也。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其至当其时也。”所谓“运非有余,非不足,是谓正岁”乃指月在黄道中气点。

太阳南北回归线运动以冬至子时为起点,朔望月以东方望月甲位为始点,故《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所谓“子甲相合”,乃指气运加临也。

5.五星视运动

《汉书·天文志》说:“日之所行为中道,月、五星皆随之也。”这说明月亮、五星视运动皆躔黄道。前文五天之气告诉我们,五星是应五方之色的。这说明五星总是伴随月亮视运行的太过、不及运行。五行是源于月亮的五方运行,不是源于五星运行,五星伴随月亮视运行而行。五星随月亮视运行有五方分野。《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运太过,则运星北越,运气相得,则各行以道。故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

所谓“运星北越”,乃指月亮和五星行黄道之外。月亮运行白道与黄道相交于两点。月亮在白道上从黄道以南运动到黄道以北——即行黄道以外的那个交点称为升交点,与此相对的另一交点称为降交点——即不及“运星”行黄道以南。有人解释为赤道的南北,这是不对的。

由上述可知,《五气经天图》含有日月五星“七曜”之运行,故《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如下。

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五星只是伴随月亮五运运行,不存在五星的十二地支、十天干周期说。所以《五气经天图》之天象模型,以日主六气、月主五运为主,内涵五星,故《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阳“肇基化元,万物资始”,月亮“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而“七曜周旋”。

五星随月亮北越黄道外为太过,离地球远则“高而远则小”,南越黄道内为不及,离地球近则“下而近则大”,有远近则有五色之变,故《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运太过,畏星失色而兼其母。不及则色兼其所不胜。”

以地球为参照物,坐地观天看日月星视运动,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最接近地球,其次金星、水星地内行星于日、地之间运转,速度快,木星、火星、土星地外行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很多,速度慢。当金星、水星、月亮行于日、地之间时对地球影响力最大,可以造成大的自然灾害。由于月亮、五星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所以七曜中的某几个天体组合成的对地球形成的影响合力投射点在不断变化,虽然是同一干支年,却有不同的受灾地点,有些人不懂这些理论,却说五运六气理论不准确,或说过时了。当日月五星七曜都运行在某一个区域时会对地球造成更大的影响力,造成更大的自然灾害,即所谓的日月合璧、五星连珠天象(图149)。

图149 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七曜同宫现象示意图 

由于五星视运动有徐疾、迟缓、留守等现象,所以不能用天干、地支周期表达。用现代天文学解释五星周期不能用于中国古代视运动天文学。

(三)“五气经天”之“简易”

虽然日月的运动有千变万化,但总在太阳三线四点视运动和朔望月纳甲永恒不变范围之内,可以概括在“五气经天图”内,成为“简易”之道,即将流散无穷千万变化的日月星辰视运动,凝聚在一图之中以蔽之,可谓大道至简矣!

将太阳视运动纳子图与月体纳甲图合在一起就是日月星辰视运动天纲图了(图150)。 

图150 日月星辰视运动天象图

三 天门地户

我们从太阳纳子图(图137)得知,西北乾位是夏至日入处(在北回归线上),东南巽位是冬至日出处(在南回归线上),所以天门应为夏至点日入处,地户应为冬至点日出处。冬至点太阳行黄道最低位置,故曰地户。夏至点太阳行黄道最高位置,故曰天门。太阳从西北夏至日入点——北回归线开始右行到东南冬至日出点——南回归线的旅程,是从夏至到冬至,由秋到冬,为阴道。太阳从东南冬至日出点——南回归线右行到西北夏至日入点——北回归线的旅程,是从冬至到夏至,由春到夏为阳道,太阳夏至点日入位于奎壁,冬至点日出位于角轸。一般是以太阳在冬至点的位置为回归年——即岁的开始与终结,故二十八宿就从角宿始,顺从日月右行的方向排列,而终于轸宿,从而量度日月的行程(图151)。

图151 《黄帝内经》黄道坐标系

由黄道坐标系图看到,太阳夏至点对应北回归线,在地球北半球,北属阴。太阳冬至点对应南回归线,在地球南半球,南属阳。即天阳——太阳夏至点对应地阴——北半球,天阴——太阳冬至点对应地阳——南半球。天阳对地阴,天阴对地阳。此南北指地球的南北。不明此,不可言医与易。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左右指地的方位言,西北之右是西方,属秋金,气凉;西北之左是北方,属冬水,气寒。东南之左是东方,属春木,气温;东南之右是南方,属夏火,气热。西北为天门,天阳(夏至点)对地阴。东南为地户,天阴(冬至点)对地阳。这就是《黄帝内经》对天地门户的论述(图152)。

何谓夏至点为天门、冬至点为地户?因为夏至点天气最热,阳极一阴始生,日就阴道,进入雨季,雨下降如门之开,故曰天门。此后天气有降无升,故曰“天门无上”。冬至点天气最冷,阴极一阳始生,日就阳道,大地阳气渐升如门之开,故曰地户。地气有升无降,故曰“地户无下”。而坤位秋分点,秋主刑杀,故称坤为“鬼门”。艮位春分点,春主生,故称艮为“人门”。若按地道左旋说(太阳日周期东升西落是右旋,则地球左旋),则坤位为人门,艮位为鬼门。

《易纬·周易乾凿度》记载如下。

乾凿度,圣人颐。乾道浩大,以天门为名也。乾者天也……乾训健,壮健不息,日行一度;凿者开也,圣人开作;度者度路。圣人凿开天路,显彰化源。

说明《易纬·周易乾凿度》就是开通日道,以彰明万物化生的本原。其实是在阐述太阳的运行轨道。

《易纬·周易乾凿度》卷下记载如下。

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者气变之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清轻上为天,浊重下为地。物有始有壮有究,故三画而成乾,乾坤相并俱生……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

图152 天纲图来源示意总图

此“一”——“七”——“九”言洛书阳气周期。“二”——“六”——“八”言洛书阴气周期。而“太一”“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则是对洛书的说明,即言《灵枢经·九宫八风》也。河图外层六、八、七、九,有阴阳进退消息之象。只有河图中数“十五之谓道”。“十五”数周期提高到“道”的概念上来,可见“十五”数周期的重要了。此“十五”代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的十五日为一气也。每月“中气”“十五”日为地道,每月“节气”“十五”日为天道,天道为阳,地道为阴,故云:“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

《易纬·周易乾凿度》记载孔子言论如下。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八卦成列,天地之道立,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

“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即指四正与四维八位之分,四正为阳为刚,四维为阴为柔,八位生八卦。所以《乾坤凿度》卷上分列“立乾坤巽艮四门”(即四维)与“立坎离震兑四正”。《乾坤凿度》谓:

立乾、坤、巽、艮四门。

乾为天门,万灵朝会,众生成,其势高远,重三三而九。《万形经》曰:天门闢元气,《易》始于乾也。

巽为风门,亦为地户。圣人曰:乾坤成气,风行。天地运动,由风气成也。上阳下阴,顺体入也,能入万物,成万物,扶天地生散万物,风以性者。圣人居天地之间,性禀阴阳之道,风为性体,因风正圣人性焉。《万形经》曰:二阳一阴,无形道也,风之发,由地出处,故曰地户。户者牖,户通天地之元气,天地不通,万物不蕃。

并说这是“庖牺氏画四象,立四隅,以定群物。发生门,而后立四正。四正者:定气一,日月出没二,阴阳交争三,天地德正四。”从日月视运动天象图可以看到,“四隅”为天道,乾坤巽艮逆时针右行(太阳周年视运动逆时针右行),故能“定群物发生”。从月与日躔关系看,西北乾之天门处正是日躔正月,春之始,故《万形经》说:“天门辟元气,易始于乾也。”西南“坤为人门”,日躔夏始,故曰“万物蠢然,俱受荫育”。东南地户“巽为风门”,日躔秋始,故曰“天地不通,万物不蕃”。东北“艮为鬼冥门”,日躔冬始,故曰“艮者止也,止宿诸物”。“四正”为地道,而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之气,“正天地不差忒”。正东震位,日出月入之所。正西兑位,日入月出之所。正南离位,夏热如日,故曰“日离火宫,正中而明”。正北坎位,冬寒如月,故曰“月坎”“阴精水”。“四正”虽为地道,强调的却是日月视运行规律。如引《万形经》记载如下。

太阳顺四方之气,古圣曰:烛龙行东时肃清,行西时[插图][插图],行南时大暇,行北时严杀。顺太阳实元煖熯万物,形以鸟离。烛龙四方,万物响明,承惠煦德,实而迟重。圣人则象月即轻疾,日则凝重,天地之理然也。

这里讲的“太阳顺四方之气”,是太阳顺时针方向视运动。所建八卦历是“四正”地道方向。烛龙即太阳。清人俞正燮发明其说,其《癸巳存稿·烛龙》条备引古书烛龙之文,认为“烛龙即日之名”。并称烛龙之说出自“盖天说”宇宙观。《易纬·周易乾凿度》引孔子言论记述如下。

其布散用事也,震生物于东方,位在二月;巽散之于东南,位在四月;离长之于南方,位在五月;坤养之于西南方,位在六月;兑收之于西方,位在八月;乾制之于西北方,位在十月;坎藏之于北方,位在十一月;艮终始之于东北方,位在十二月。八卦之气终,则四正四维之分明,生长收藏之道备,阴阳之体定,神明之德通,而万物各以其类成矣。皆易之所包也,至矣哉,易之德也。孔子曰:岁三百六十日而天气周,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方备岁焉。故艮渐正月,巽渐三月,坤渐七月,乾渐九月,而各以卦之所言为月也。

乾者,天也,终而为万物始,北方万物所始也,故乾位在于十月。艮者,止物者也,故在四时之终,位在十二月。巽者,阴始顺阳者也,阳始壮于东南方,故位在四月。坤者,地之道也,形正六月。四维正纪,经纬仲序度毕矣。孔子曰:乾坤阴阳之主也,阳始于亥,形于丑,乾位在西北,阳祖微据始也。阴始于巳,形于未,据正立位,故坤位在西南,阴之正也。君道倡始,臣道终正,是以乾位在亥,坤位在未,所以明阴阳之职,定君臣之位也。

孔子曰:八卦之序成立,则五气变形,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中央所以绳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论,而明至道也。

此八卦十二月历以艮为年首年终,王冰注《黄帝内经》谓艮之南为寅为年首,一年360天,其余5~6天为过年日。太一行于九宫,关键是“中央所以绳四方”及“得五气以为五常”二句,以“四”数周期和“五”数周期为历数基础,“五”乘“十二”为“六十”,一大周期,“五音六律七变由此作焉”。阳气始于天门亥月,阴气始于地户巳月,天道也。阳气形于鬼门丑月,阴气形于人门未月,地道也。地道阳气来复于丑月大寒,阴气来复于未月大暑。

明白此说,才能明白“天门”“地户”的真实含义。“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论,而明至道也”。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载的日月视运动天象图,《易纬·周易乾凿度》在这里却用太一视运动行九宫解之,谓“太阳顺四方之气”,“行东时肃清”为秋,“行西时[插图][插图]”为春,知此天门乾时为春始,正如徐子评所说,天门乾戊位立春点,地户巽己位立秋点。但徐子评先生却没有分清日月视运动与北斗月建视运动之不同。用日月视运动解该天象图,是以黄道为主,地户巽己位冬至点冬至日出处,是立春点,天门乾戊位夏至点夏至日入处,是立秋点,以河图为模型。用北斗月建视运动解该天象图,是以赤道为主,以洛书为模型。河图外层,冬八、春六、  夏九、秋七,洛书春七、夏九、秋三、冬一。农历正月建寅,日躔在亥;月建左行二月建卯,太阳右行日躔戌;三月建辰,日躔在酉;四月建巳,日躔在申;五月建午,日躔在未;六月建未,日躔在午;七月建申,日躔在巳;八月建酉,日躔在辰;九月建戌,日躔在卯;十月建亥,日躔在寅,十一月建子,日躔在丑;十二月建丑,日躔在子。太阳从亥至午正月至六月为春夏,春温用七,夏热用九,故洛书西七南九。而斗建从寅至未正月至六月为春夏,阳气升发,由温至热,春四夏二。太阳从巳至子七月至十二月为秋冬,秋凉用三,冬寒一,故洛书东三北一。而斗建从申至丑七月至十二月为秋冬,阴气伸发,由凉至寒,秋六冬八。日躔为天道用阳数,斗建为地道用阴数,古代式盘多用之。日月星辰天纲图(面南观日月)和式盘(面北观北斗)是两套不同的授时系统,不得混淆。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土主甲己,金主乙庚,水主丙辛,木主丁壬,火主戊癸。子午之上,少阴主之;丑未之上,太阴主之;寅申之上,少阳主之;卯酉之上,阳明主之;辰戌之上,太阳主之;巳亥之上,厥阴主之。不合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是明道也,此天地之阴阳也……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灵枢经·逆顺肥瘦》说:“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日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则天地,象似日月。”《周易·系辞传》说:“悬象著明莫大于日月。”可知圣人所指天地阴阳之道,就是“明于日月”的“明道”,不能用干支的数推,只能依据日月视运动的天象为准。此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视运动轨迹之“道”生“一阴一阳”,故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由“一阴一阳”发展到“二阴二阳”“三阴三阳”,故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万物背阴向阳,面南定位也。

日月逆向运动,而有六合。

日月会于子则斗建丑,日月会于丑则斗建子,故子与丑合。

日月会于寅则斗建亥,日月会于亥则斗建寅,故寅与亥合。

日月会于卯则斗建戌,日月会于戌则斗建卯,故卯与戌合。

日月会于辰则斗建酉,日月会于酉则斗建辰,故辰与酉合。

日月会于巳则斗建申,日月会于申则斗建巳,故巳与申合。

日月会于午则斗建未,日月会于未则斗建午,故午与未合。

古人将斗建与日躔的对应叫作六合,今用图示如下(图153)。但这不是面北观北斗与面南观日月的结合。

河图外层八、六、九、七为天道,内层一、三、二、四为地道,天阴八、六对地阳一、三,天阳九、七对地阴二、四,却不含斗建与日躔的内容。因为日躔天门首春用阳七不能用九,九是盛阳夏数。这是区分河图与洛书的关键。至此我们可以明白秦朝为什么要以农历十月为年首,第一,十月亥为乾天门,乾为日象,君位也;其二,亥为阳气之始;其三,十月亥为日躔的正月。始皇者,此之谓也。四正卦各主一月,四维卦则各主两月,一年十二月备矣。一卦主45日,八卦一年共360日。 

图153 十二辰次六合图

《周髀算经》记载如下。

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

这里的阴阳指天之阴阳,冬至(子)夏至(午)指地气的冬至、夏至,即地气之阴(冬至)阳(夏至)。阳对冬至子,就是天阳对地阴,阴对夏至午,就是天阴对地阳。所以,夏至点戊配后天八卦北坎水,称坎戊。冬至点己配后天八卦南离火,称离己。如是就出现了夏至点与冬至的对应,冬至点与夏至的对应。太阳在冬季到达星宿,而星宿属夏宫。太阳在夏季到达虚宿,而虚宿属冬宫。可知冬宫与夏宫的位置发生了对调。

经过冬至日出点巽和夏至日入点乾的太阳周年视运动黄道圈,以戊乾和己巽连线,即天门地户连线分为两半部分,为上、下半年。

另外,还有一个经过冬至日入点坤和夏至日出点艮的黄道圈,《黄帝内经》为什么不将艮位作戊分、坤位作己分呢?因为《黄帝内经》以太阳连续两次日出(平旦)的时间间隔为一日,以太阳连续两次过冬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回归年,《黄帝内经》称作岁。一岁之始当从冬至日的日出算起,夏至日入点为其半。所以,《黄帝内经》只定黄道圈上的乾位为天门戊分、巽位为地户己分,没有艮坤戊己分。乾巽天地门户之分很重要,凡天人相应之理皆以此为基础。

从日月运行图可以看出,井宿在冬至日入处,牛宿在夏至日出处。故东汉刘向著的《五记论》中说:“日月循黄道,南至牵牛,北至东井。”此南北指天之南北,非地之南北。《周髀算经》说:“日夏至在东井……日冬至在牵牛。”这里的夏至、冬至属地气,不是夏至点、冬至点。

角宿是二十八宿之首,又是青龙之头,位在辰,大概这就是辰为龙的原因吧!从辰为冬至点——回归年之首,知岁首起于青龙也。无论是天道,还是地道,一年的开始都起于冬至点,天道岁首起于地户龙头冬至点,地道岁首起于南回归线子位。

《春秋汉含孳》说:“房心为明堂,天王布政之宫。”心宿二,古称大火。大火昏见东方地平线,为什么为君王开始“布政之宫”?因为房心对应的是立春点,为新一年的开始。

郑军说,通过月亮升交点与黄道的关系,推算出每过一回归年,升交点与远地点之间相距60°。以回归年周期为参考,以冬至点为升交点和远地点重合时的始点,则三年后升交点与近地点相会,6年后升交点与远地点再次重合,地点与第一年的始点相反。即总是在天门地户处。再让笔者想到月体纳甲法为什么说戊己在中属土?因为月循黄道运行,月行九道(月之九道就是把黄白交点在二分二至和四立点的八种月亮轨道加上黄道),其一为中道,所谓“中道”者,即黄道,一曰光道。戊己在黄道上,戊己是黄道的代表,黄为土色,故曰戊己属土。日月躔黄道,故用离日配己、坎月配戊作代表。

图130中甲图的辰戌为太阳寒水,丑未为太阴湿土。乙图的巳亥为厥阴风木,寅申为少阳相火。这辰巳(巽)、丑寅(艮)、未申(坤)、戌亥(乾)四点,是天道规律的特殊点,即黄道上的冬至点、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是宇宙的生命节律,这生物钟主宰着万物的生死。太阳之水,太阴之土,厥阴之风,少阳之火,这土(地)、水、风、火不正是佛家倡言的四大吗?水唯土用,火唯风用。水性润下,火性炎上。水火既济而物生。所以,佛家认为地、水、风、火广大,能够产生出一切事物和道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看来其说是有天文背景的。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诊候》中说:“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孔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中西汇通派医学家王宏翰接受四大说,撰著《医学原始》,对四大说大加发挥,其说甚辨。在六气中,辰戌太阳与丑未太阴互为司天在泉,巳亥厥阴与寅申少阳互为司天在泉,子午少阴与卯酉阳明互为司天在泉。

图中的生命规律,《周髀算经》已有论述,谓“冬至之日……万物尽死。夏至之日,去北极十一万九千里,是以知极下不生万物。北极左右,夏有不释之冰。”“中衡左右(赤道带),冬有不死之草,夏长之类。此阳彰阴微,故万物不死,五谷一岁再熟。凡北极之左右,物有朝生暮获。”《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寒在冬至点,暑在夏至点,寒死暑生,故《周易·系辞传》说:“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从“日月星辰天纲图”可以看出,巽、艮、乾、坤四点就是太阳运行的时间节律和宇宙的生物钟,巽位黄道冬至点日出处(立春点),乾位黄道夏至点日入处(立秋点),艮位黄道夏至点日出处(立夏点),坤位黄道冬至点日入处(立冬点)。

前文阐述时,周日地气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周日天气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分而言之,周日地气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生物钟是图130中甲图的辰、丑、戌、未四点,周日天气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生物钟是图130中乙图中巳、申、亥、寅四点。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必定对人类产生影响。所以,《灵枢经·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 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因此,人体的生物钟是与宇宙生物钟、天地生物钟相应的。

“奇门遁甲”术是建立在天干、地支、星相、历法、八卦、九宫、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之上的。用的是后天八卦,实际上就是将宇宙生物钟的巽、艮、乾、坤二分为八,遵循的还是宇宙生物钟节律。“奇门遁甲”历法用的就是《黄帝内经》六十甲子周期历,以每年冬至到第二年冬至为一个循环,总共是360日,十八局,阳遁九局,阴遁九局。阳遁次序循图130中乙图的天气顺时针方向排列,阴遁次序循图130中甲图的地气逆时针方向排列。阳遁从冬至到夏至主上半年,阴遁从夏至到冬至主下半年,遵循的就是宇宙生物钟的节律。九宫也是宇宙生物钟巽(辰巳)、艮(丑寅)、乾(戌亥)、坤(未申)二至二分点加子、卯、午、酉四立点(立春点、立夏点、立秋点、立冬点)组成的。其中的子、卯、午、酉、辰、戌、丑、未位五方正位,《黄帝内经》称岁会年。

司天主前半年,在泉主后半年。说明六气源于太阳视运动规律。古人并将朔望月视运动周期规律绘成月体纳甲图。如果把月相去了,就变成下图了(图154)。大家看一看月体纳甲图中的天干位置是不是“五气经天图”中天干位置?这表示朔望月的运动周期,是太阴历。

图154 地道天干方位图

《五气经天图》的天干五运合化是古人根据天象画出来的,也可以干支数周期推算出来,天干合化五运,甲己合化其数间隔五位,乙庚合化、丙辛合化等都是间隔五数位,不是看到了天上的五种颜色。

王冰注:“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谓:“戊土属乾,己土属巽。《遁甲经》曰:六戊为天门,六己为地户,晨暮占雨,以西北、东南。义取此。雨为土用,湿气生之,故此占焉。”从“六戊、六己”看,是有排列顺序的。不仅有“六戊、六己”,还有“六甲”等,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所谓“甲六”即“六甲”。沈括解释说:“凡阴阳皆始于辰……五运起于角、轸者,亦始于辰也。甲己之岁,戊己黅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土运。角属辰,轸属巳。甲己之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下皆同此。”沈括在这里说,奎壁(戌亥)角轸(辰巳)是天地之门户,阴阳皆起于辰位角宿。天门在戌亥之间,奎、壁之分;地户在辰、巳之间,角、轸之分。从周年规律说,地道顺时针右旋而用天干表示,天道逆时针左旋而用地支表示。凡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以应之。运与气常同在天、地之门户。二十八宿始于角龙头辰位,故称一年十二月、一日十二时都叫’辰’,谓十二辰,日月星谓之三辰,或谓“日月星辰”。《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谓:“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所以,这种纪历方法当以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为起始点。五运起于角、轸者即始于辰。

将十天干分成五组配应一日五个时间段或一年五季(表10),《黄帝内经》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如下。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

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

肾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

《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记载如下。

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

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

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

肺为牝藏,其色白,其时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

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

这里有平旦、日中、日昳、下晡、夜半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时间段,这种记载起源很早,马王堆出土文献就有记载。如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出行占》:“丁壬晨、癸戊晏、甲己昼、乙庚[插图]、丙辛夕,以行大凶。”这里说的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是天干合化五运,可知五运六气说在帛书《出行占》成书之前就流行了。其意思是说丁、壬日的晨时,癸、戊日的晏时,甲、己日的昼时,乙、庚日的[插图]时,丙、辛日的夕时,出行大凶。注释认为“[插图]”同“晲”,“日晲”之省,与“日失”“日昳”同意。马王堆帛书《刑德甲篇·日月风雨云气占》说:“朝日,甲乙发;食时,丙丁发……行中,戊己发;日晲,庚辛发;夕,壬癸发。”注释:“朝日,时段名称……食时,时段名称,古书习见……行中,时段名称,相当于’日中’。日晲,时段名称,相当于日昳。夕,时段名称,或作’夕日’。”相同内容又见于《刑德乙篇·日月风雨云气占》。若将《出行占》和《日月风雨云气占》一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晨、晏、昼、[插图]、夕”与后者“朝日、食时、行中、日晲、夕”及平旦、日中、日昳、下晡、夜半都是一样的,划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个时间段。《黄帝内经》称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如下。

甲己之岁,戊己黅天之气经于角、轸,天干为土运。角属辰,轸属巳。

甲己之岁,得戊辰、己巳。干皆土,故为土运。

乙庚之岁,庚辛素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金运,庚辰、辛巳也。

丙辛之岁,壬癸玄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水运,壬辰、癸巳也。

丁壬之岁,甲乙苍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木运,甲辰、乙巳也。

戊癸之岁,丙丁丹天之气经于角、轸,故为火运,丙辰、丁巳也。

《灵枢经·九针论》也有开始戊己说,其记载如下。

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

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

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

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

右手应立秋,其日戊申己未。

右胁应秋分,其日辛酉。

右足应立冬,其日戊戌己亥。

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日壬子。

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一所在之日,及诸戊己。

立夏在地户角轸位,甲己之岁,得戊辰、己巳。这里以子午、卯酉定四方正位,中央土通四隅立春(东北丑寅位)、立夏(东南辰巳位)、立秋(西南未申位)、立冬(西北戌亥位)。

表10 60甲子表

凡运临角、轸,则气在奎、壁以应之。运与气常同在天地之门户。故曰:“土位之下,风气承之。”甲己之岁,戊己土临角、轸,则甲乙木在奎、璧。奎属戌,壁属亥。甲己之岁,得甲戌、乙亥。谓“金位之下,火气承之”者,乙庚之岁,庚辛金临角、轸,则丙丁火在奎、壁。曰“水位之下,土气承之”者,丙辛之岁,壬癸水临角、轸,则戊己土在奎、壁。曰“风位之下,金气承之”者,丁壬之岁,甲乙木临角、轸,则庚辛金在奎、壁。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者,戊癸之岁,丙丁火临角、轸,则壬癸水在奎、壁。

《黄帝内经》只用干支纪年、纪日,不纪月、不纪时。

四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说

“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是对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的总括性论断。《说文解字》说:“候,伺望也。”《字汇》说:“候,证候。”由此而言,候是观察事物客观征象的意思。观象察候是古人研究自然、总结客观规律的根本方法,正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知此天象图是观察自然界千变万化的本源,即强调此天象是万象之本。道训规律。说明自然界的规律只能以天体之象进行推测,绝非臆测而来。老子说:“道法自然。”你只有明白了自然规律,才能明道入道。《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日为阳,月为阴,日月的运行轨迹就是道。太阳纳于地支化为六气,月亮纳于天干化为五运,五运六气来源于天体之象的运动变化,天体之象是其客观基础,“天垂象,地成形……仰观其象,虽远可知”,正反映了五运六气的科学性。

五运六气规律来源于古人的观察实践,它把岁候、气化、气候、物候、病候、自然灾害统一起来,统统归之于天体之象的变化,以简驭繁,正如《周易·系辞传》所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的重要内涵如下。

第一,巧妙简要地将太阳视周年运动和月亮视周月运动及五星视运动规律安排在一幅图中。

第二,展示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第三,内含北斗建月规律。

第四,标示出天地阴阳相反规律。

第五,内含地平、赤道、黄道三大坐标系。

第六,突出生命规律。

《黄帝内经》认为天地之间万象纷纭,但日月星辰对地球的作用并非千头万绪,而有着统一的环节和原理,这就是日月,月化五运,日化阴阳六气。所以,《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并以此为纲,阐述了天地关系、日地关系、月地关系以及五星等天文因素对地球的影响,描绘出了一个主宰生命活动的天地日月星辰巨大的宇宙系统,那就是日月五星视运动天象图。

所谓“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是对日月星视运动天象图的总括性论断。  

(一)候之所始

这个候,包含气候、物候、病候等多种含义。首要的是《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的气候,谓:“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古人以五日为一个最小气候变化节律,三候为一个节气,两个节气六候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节气十八候为一时——即一季,四时即四季七十二候为一年。与此同时会彰显生物的生长变化——物候及病候。这一些“候”都源于日月星天体运动,所以说此天纲图为“候之所始”。其中包含了生命生长发育过程规律。

(二)道之所生

道是什么?什么是“得道”“合于道”?《灵枢经·逆顺肥瘦》说:“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管子·枢言》说:“道之在天,日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阴阳之义配日月。”日为阳,月为阴,日月的运行轨迹就是道。《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天为阳,地为阴。”《灵枢经·阴阳系日月》说:“天为阳,地为阴。”道就是阴阳,阴阳就是天地。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顺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的四时阴阳为“得道”,《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称为“合于道”,故《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故老子称“道生一”。《周易·说卦传》说:“立天之道,曰阴曰阳。”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要“谨奉天道”。《老子》说:“道法自然”,人道法于天道,你只有明白了自然规律,才能明道、入道。所以,《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也说:“子知医之道乎……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强调医道的基本原则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即要求明白天地之气对人体生命的影响。那么,什么是天文、地理、人事呢?《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接着回答说:“本气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气之变化者,人事也。故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所谓治化,而人应之也。”属天文的天圆运动就是司天和在泉的客气运动,所谓“天以六六为节”也。属地理的是地方,循五方运动,就是东南西北中的主气运动,所谓“地以九九制会”(五正方位加四维)也。人在天地气交之中。本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位,就是六节和九宫之位。“六六之节”有多层次的含义,如一月中有六候六个气位;一年中有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六个气位,分为司天在泉及四间气;六十年中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六个司天的周期气位等。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如何才能得到这个“道”?即要求掌握四时之气,“气”是沟通天人之间的中介物质,所以《灵枢经·逆顺》说:“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四时之气分为风、热、火、湿、燥、寒六气,这六气既是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导致人体生病死亡的物质,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也。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阴阳概念来源于日月运动,而月亮不会发光,所以阴阳概念真正来源于太阳运动。伏羲和女娲被尊为人类鼻祖,分别代表了太阳神和月亮神,这也就是说华夏民族从人类出现早期,就十分注重对太阳的观察。

人法于天道,就是法于阴阳。人应于治化,就是用气数。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义配日月),和于术数(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因此,阴阳术数系统并不神秘,它以日月星象为依据,以天文历法之数为推算逻辑系统,是一门地地道道的自然科学,不是封建迷信。

(三)天度与气数

中医学就是象数医学,象数思想贯穿于《黄帝内经》之中,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是取法、效法。和,调和、谐和。为什么要取法于阴阳呢?因为“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又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说明阴阳可用“数”记。这个“数”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的天地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此“天地之数”为五行“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说是“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其理论模型是河图和洛书。而“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明阴阳的根本在于观象。象,指自然界中的各种象。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说:“阴阳之义配日月”,“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如何把握阴阳的变化呢?看日月星辰运动,看四时阴阳的变化。一个“上工”中医,要会“象数”,象数是中医的根本理论,而象数的根本在于日月星辰运动。天度强调的是日月星辰之象,气数强调的是六十甲子历。这些都是五运六气的基本理论。

“道”和“候”都源于日月星运动规律,那么怎么掌握日月星运动规律呢?《黄帝内经》提出了“天度”和“气数”的命题。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记载如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气数是干什么的呢?是“纪化生之用”的。气数以“九九制会”,即用洛书九宫数来划分。这属于人道。

天度用的是一年为365日的历法,气数用的是一年为360日的六十甲子历法。这六十甲子历法就是五运六气的历法,即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表示的历法。

这“六六之节”“九九制会”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中则简化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其记述如下。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在这里就明确指出五运六气,用的是六十甲子历。所以,侯果注《周易·系辞传》说:“圣人法河图、洛书制历象以示天下也”,郑玄注《易纬·周易乾凿度》引孔子说此“明天地之道本此者也”。

解析日月星辰天纲图必须明白以下几点。

第一,其中有日地相互运动规律的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三线四特征点是永恒不变的。

第二,日月地三体系运动形成的朔望月纳甲图是永恒不变的。正是由于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三线四点图和朔望月纳甲图的不变,才造成了日月星辰天纲图永恒不变的天象图,也可以用天干地支数推算出来。

第三,月地相互运动的赤白交角在变,日月相互运动的黄白交角在变,五星视运动轨迹在变,有18.67年的周期。其变取决于“月行九道”的变化。

第四,日地体系视运动方向与月地体系视运动方向相反,就日周期说,太阳每日东升西落是顺时针方向旋转,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则伴随地球做逆时针方向旋转;就年周期说,天道太阳做逆时针方向视运动,而地球带着月亮作顺时针方向视运动。

五 生物发生场

有了天地气交则生化万物,《黄帝内经》认为,由于地理地势及其气候的不同,即时空环境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发生场。不仅有时间的差异,还有空间的差异,饮食所用的物质的差异。《黄帝内经》按“地以五为制”的原则,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大的发生场,每一个大发生场还可以再分为五个小发生场等(图155)。各种生物就会以发生场而类聚,如《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如下。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  

图155 五脏系统

图155中的连接线,代表气,代表道,五个生物发生场都是由一气所化生,都有它一定的“气数”,都有它的转归,不能把它们分割开孤立地看,它们既是分居的,又是一个统一体,抓住“气道”这个根本,就抓住了要害,所以学中医要以阴阳五脏系统为根本(图156),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谓的“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图156 五星配五脏系

综合以上论述可知,“日月星辰天纲图”表现的是日月星辰构建的中国古天文历法共同体,不是西方公历只用太阳历。

六 天干地支的运动规律——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说:“五运更治,上应天期,阴阳往复,寒暑迎随,真邪相薄,内外分离,六经波荡,五气倾移,太过不及,专胜兼并……”何谓“天期”?就是天道的周期。“阴阳往复”讲“道”,因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寒暑迎随”讲“候”。天体运动的周期有很多,我只讲以下几种。

太阳运动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四个特征点,朔望月运动有朔月、上弦、望月、下弦四个特征点(图157)。

图157 日月运动封闭5数周期示意图

对于日月四象特征点的运动,老子《道德经》称作风箱运动,谓:“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朱灿生先生据此建立了“宇宙风箱模型”,朱先生分析了月、地、日的开发系统运动,揭示了一系列月、地、日运动规律,如:①15近点月构成月亮的一个回归周期,相应的为14朔望月;②月亮在近地点和远地点之间做风箱式周期运动,每一近点月包含着四个特征点(四象):③每一特征点包含着速度v和加速度a这两个变量的极值或0,两个变量互为消长,从而起着自调节作用;④每相邻的4个特征点构成一组四象,一周15近点月,四象经15次编码,即为六十卦,16近点月构成首尾相似的封闭周期,四象经16次编码,即为64卦;⑤由此可见,四象是稳定的结构单位,八卦是四象的编码。郑军先生依次建立了四象4特征点结构周期和四象封闭周期的5特征点结构。(朱先生用近点月,我用朔望月,因为古人到汉代才知道近点月,远古人不知道近点月。)

(一)四数周期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以4年为一小周,15小周60年为一大周,成为著名的六十甲子历。并按此4年一小循环周期的特性找出60年中的岁气会同年,所谓岁气会同年,就是位相相同的年。岁气会同年共有20小组,每4小组为1大组,可分成5大组。每1小组3年,组成一个三合局,分别记述如下。

申子辰岁气会同年合化为水局。

巳酉丑岁气会同年合化为金局。

寅午戌岁气会同年合化为火局。

亥卯未岁气会同年合化为木局。

现列表说明于下(表11)。

表11 六十甲子岁气会同表

这个表很重要,它是古代四分历的模型。我认为,四分历不仅指一日之四分,还应包含一朔望月之四分及一年之四分。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有4特征点。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有冬至、春分、夏至、秋分4特征点。月亮有朔、上弦、望、下弦4特征点。不过日与年的4特征点一般人不易直接观察到,只有朔望月的4特征点可以人人直接观察到。可知60年是日月运动的会合周期。日、月、年各周期的相同点均为4特征点,不同的是各自特征点时间长度不一样。

日月四年一周期有4个特征点,即划分成四象。就是说,每相邻的4个特征点构成一组四象,六十年一周15个朔望月,四象经15次编码,即为六十卦。16朔望月构成首尾相似的封闭期,四象经16次编码,即为八八六十四卦。由此可见,一周4特征点所决定的四象是稳定的结构单位。八卦是四象的编码。四年4特征点为一小周期,15小周期为六十年,知六十年是根据日、月、地三体运动建立起来的甲子六旬周期。这里组成的是三合局,是最佳搭档(图158)。

图158 三合图

子辰申组成水局。

寅午戌组成火局。

卯未亥组成木局。

酉丑巳组成金局。 

(二)五数周期(表12,图159)

表12 封闭五特征点周期表

这是十二个五数周期,是天干合化的来源。 

图159 5特征点封闭周期

这个五数周期是基本周期,故《灵枢经·通天》说:“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这个五数周期与五大行星有关,故《黄帝内经》说五运上应五星。

(三)六数周期(表13)

表13 六数周期 

这是十个六数周期,这就是地支合化的来源,对应一日的十二时辰、一年的十二个月或十二年。

如日月始点位置复原图所示,甲、乙、丙、丁为相位4特征点周,而甲、乙、丙、丁、戊则为始点位置复原周。60年中有15个四象周期,即含有15个朔望月特征点周。再者,60年中有12个五运周期,即含12个首尾卦闭朔望月原始点周期(见上文表12“封闭朔望月周期表”)。就是说,在60年中,有12个位置相同周,15个相位相同周,其调谐年是60年。这12个封闭朔望月周期,我们称其为1朔望月朔点(或望点)回归周,即一年日月相会——朔合12次,所以古人称“日月之会是为辰”。12和15的谐调周期是20(4×3=12,5×3=15,4×5=20)。日月运动的五年一周期有五个特征点,划分成五行。就是说,每相邻的五个特征点构成一组五行,六十年一周有12个封闭朔望月,五行经过12次编码,即为六十卦。

12个封闭朔望月周构成6个完整的阴阳大周期。将一年划分成六个时间段,即是六气。一个封闭朔望月为一个月,一个完整阴阳大周期是两个月。实际一个阴阳大周期是开放的螺旋运动,有9个特征点,6个完整阴阳大周期有54个特征点,恰是朔望月一年的运动特征点。

一回归年是五运六气主运主气的五位和六位周期,一主运长365.25÷5=73.05天,一主气长365.25÷6=60.875天。若按朔望月在一回归年实际运行48个月相特征点的长度是29.53天/4×49=361.76天,舍去1.76天为360天,这就是《周易》和《黄帝内经》所载一年360天的来源,如此则一主运长72天,一主气长60天。一主气长就是一个60甲子周期。我认为“五”和“六”两数起源于五方观念和六合观念,于是就将一回归年分为五位周和六位周。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60年60月相特征点,含有15个塑望月,而不用15近点月的观点。因为15朔望月回归周期是很重要的。它是五运六气的一个重要周期,是日、月、地三体系统的基本周期。

15朔望月回归周是五运六气客运客气的六位和七位周期。15朔望月长442.95天,除以一运长73.05(或72天)得6(取整数),除以一气长60.875天(或60天)得7(取整数),可知15朔望月回归周期是客运的六位周期和客气的七位周期。这是l5近点月回归周所没有的内涵。根本不必用地球极移的钱德勒周期解释。

60年有742.1个朔望月,除去22个闰月是720.1朔望月,则60年有49.5个15朔望月回归周,不算闰月有48个l5朔望月回归周。这49.5正是一回归年朔望月所行的特征点数,48正是一年l2个朔望月所行的特征点数。

4个15塑望月回归周是60朔望月,为一个甲子周期。这15和4两数,不就是洛书4个纵横15的数字吗?可知l5朔望月回归周是洛书的重要内容。以一甲子60朔望月为一太极,l5朔月就是太极四象之一。

60年742.1个朔望月有12.37个60朔望月甲子周,这l2.37正是一回归年朔望月所行的特征点数。720个塑望月有12个甲子周,这12正是一年l2朔望月之数。

15朔望月回归周有12个封闭式朔望月和l0个对点朔望月,把一周天划分成12等份和10等份,我们就用十二地支标记12等份、十天干标记10等份,这就是天干地支纪年的天文背景。根本不必用古人原本不知道的近点月周期和钱德勒极移周期去解释。15朔望月回归周和12封闭朔望月的调谐周是60年。

一个封闭朔望月长29.53天×5/4=36.912 5天,阴阳两个封闭朔望月长73.83天,为一运之长,这就是把一年划分成五季的来源。一个对点朔望月长29.53天×6/4=44.295天,这就是把一年划分成八方八季的来源。两个对点朔望月长88.59天,这就是把一年划分成四季的来源。

七 筮数

《周易·系辞传》最早记载筮法为历法的推演。筮法是《周易》十分重要的内容,古人说筮有二义。

第一,古代计数用的工具,竹或蓍草。

第二,数也,主要指计算历数之数。

所以,筮法就是用竹或蓍草做筹码进行历数计算的方法。筮法就是推历知时。如《礼记·曲礼》说:“卜筮者,先圣王之所以使民信时日。”即指推算历法,使人按“时日”做事。古代遗留下的唯一筮法内容载于《周易·系辞传》中,记载如下。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班固《汉书·律历志》引文在此。)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对于这段文字必须首先弄清如下几个基本问题:

①大衍数的来源;

②为什么只用四十九,舍一不用;

③为什么“分二”“挂一”;

④为什么揲用四象;

⑤为什么五岁再闰;

⑥什么是“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从“五岁再闰”可知筮数是讲历法的。

一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365.25天÷29.53天),约有49.47个特征点,取整数为49或50,这就是著名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的天文背景。

一个封闭朔望月周是5年,5回归年长l826.25天,除以一运长73.05天得25,除以一气长60.875天得30,这25和30就是天数和地数,合之就是“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这就是“天地之数”的天文背景。

月亮伴随地球一回归年运行50特征点,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也行4特征点,则朔望月一回归年绕太阳行54特征点(日月地三体系关系),4年行216特征点。54是三维结构的六个结构面之总值。每一个结构面的值是9,与月行9道之数暗符。把地球看作一个六面体,则月亮绕地球只行四个结构面是36(月地体系关系),4年则行144特征点(36×4)。日为乾,地为坤,故把月绕日所行的216数称为乾之策,把月绕地所行的l44数称为坤之策,合之就是一年360天之数。故《周易·系辞传》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一年360天,正是《黄帝内经》“三百六十日法也”。这正是五运六气的六十甲子历法,反映了日、月、地三体系关系。

一年360天,32年是11 520天,这就是《周易·系辞传》说的“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易纬·周易乾凿度》说的“法于乾坤,三十二岁……万一千五百二十析(策)”。《周易》六十四卦,从“七衡六间图”可以看出,两个综卦或错卦表示一年(一卦六爻表示上半年6个月,一卦六爻表示下半年6个月),共主32年。

朔望月绕太阳行54特征点,其实是53(49+4)特征点。60年742朔望月除以53得14朔望月,说明l4朔望月也是一个回归周,其长度是413.42天,这就是近年来天文学上所发现的月亮近点周和会合周之间的平均会合周期(又称“调制月”),合15近点月长。

古今对于“大衍之数”的解释,据《易学大辞典》的引载就有二类十几种之多,但均非本义,通为逞其穿凿之臆说,没有科学依据,不足信。笔者从“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的内容看出,此筮法是与历法有关的,符合筮法的含义。从“五岁再闰”的内容看,这里讲的置闰方法是太阴历,不是太阳历。太阳历闰日,太阴历闰月。置闰是为了调节太阳回归年与月亮周年朔望月运动的关系,知当时用的是一种阴阳合历,其天文背景是日月的周年运动规律。《尚书·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说明在尧帝时代对朔望月已有高深研究。十二个朔望月为354天,与回归年365.25天差11.25天,五年差56.25天,故置“五岁再闰”法。这里必须明白闰数包括“不用之一”和“挂一”两部分“积余”。筮法“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为四营一变,一爻三变则挂“三”数,六爻则挂“十八”,所谓“十有八变而成卦”也,再加不用之“一”数,是为十九,合十九年闰法。“五岁再闰”,二十年八闺,今不足二十年,去一为七闰可也。

又太阳和月亮都是每年积余1个月相特征点。太阳4年积余成1日,120年才积余30日为1个月,所以120年为一个大周期。120年两个60甲子周期,一个完整的阴阳大周期。而朔望月4年就积余1个月:30日。其比率为:

120:4=30:1

所以,日月运动有一个30年的调谐周,是120年调谐周的1/4。一年12个月,所以1 440年是一个大的调谐周。

众所周知,一个朔望月有晦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月4个月相特征点(古人还不知近点月,故不取),一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365.25天÷29.53天),约共有49.47个月相特征点,化为整数约为50,此50即是“大衍之数”。大,副词,训大约。言月亮在一回归年运动中大约运行50个月相特征点。其用49者,只取实数。一回归年用49个月相特征点而成四时,49“挂一”,是除去不足一个朔望月的那个月相特征点。因为所用48恰是12个朔望月的月相特征点(4×12=48)。12个朔望月为354.36天,与一回归年365.25天相差10.89天,5年相差54.45天,与2朔望月仅差4.61,故置“五岁再闰”法。由此可知“大衍之数”绝对不是“五十有五”之数。此历法“五岁再闰”中的“五岁”,正是朔望月的封闭五年周期,笔者称之为五运周期或五行周期。

一年12个朔望月,6个大月,每月30天为18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为174天,全年12个月共354天。加上闰月30天,总共384天,与64卦384爻相符,可知卦象是来源于朔望月运动规律的。由此可知,筮数产生于朔望月运动规律。

由上述可知,“大衍之数五十”是朔望月在一回归年中运行的月相特征点数,是日月二体运动周期之调谐的基数,绝不是“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有人认为“大衍之数五十”有阙文,应是“大衍之数五十有五”,此说为害甚大,其实他们不明白筮法的含义和来源,不明白筮法与历法的关系。其说不是定论,不是不可更易,其说是错论,不可更易的是“大衍之数五十”之说。

一个位相复原的朔望月是4年一周期,但一个原始点复原的朔望月是5年一周期,就是说一个封闭式朔望月是5年周期。古人非常重视五年周期。《国语·越语下》曰:“天节不远,五年复反。”韦昭注:“节。期也。五年再闰,天数一终,故复反也。”10年两个封闭朔望月周,不就是十数河图吗?可知河图的天文背景是日月封闭周期。古人将封闭点数放置在中央,是突出其核心作用,强调五年周的重要。河图的1、2、3、4、5、6、7、8、9、10之数,古人称1、3、5、7、9单数阳数为天数,2、4、6、8、10偶数阴数为地数。  这就是《周易·系辞传》所谓的天地之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由此可知,“大衍之数五十”来源于朔望月在一回归年中的月相特征点数,“天地之数”来源于朔望月的5年周期数,两者绝对不是一回事。所谓“五位相得”,即指5年周期之位。而正反阴阳两个5年周合其位,故曰“各有合”。

月亮伴随地球一回归年运行50运行特征点,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也行4特征点,则朔望月绕太阳实际上运行54特征点。若以地球为参照系朔望月一回归年绕地球行50月相特征点,太阳一回归年绕地球行54月相特征点。这54数,郑军称作“太极太玄”立体三维结构数。

太阳一回归年绕地球行54月相特行点,4年行216月相特征点,216称为乾之策。为日、月、地的调谐数。54是三维结构的六个结构面的总值,每一个结构面的值是9。把地球看作一个六面体,则月亮绕地球只行四个结构面是36,4年行144月相特征点,144称为坤之策。乾策216,坤策144,合之就是一年360天之数。故《周易·系辞传》说:“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一年360天,32年11 520天,这就是《周易·系辞传》说的“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易纬·周易乾凿度》也说“法于乾坤,三十二岁……万一千五百二十析(策)。”这就是筮法的秘密。

有了朔望月的4年周期和5年周期,及一回归年中朔望月所行的“大衍之数”、60月相特征点的60年周期,还有河图洛书中的“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就可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了。其“成变化而行鬼神”的关键是60年周期,即60甲子周。

综合上述,可知《周易·系辞传》所讲筮法有四个层次,分别如下。

第一层次讲大衍之数,以朔望月的4年周期为基础数。

第二层次讲天地之数,以朔望月的5年周期为基础数,五位相合成“参天两地”,以河图为模型。

第三个层次讲筮的具体推算方法,即揲蓍求卦。蓍和卦是《周易》的基本内容,蓍用数,卦用象,数为历数,象为物象。蓍圆为天道循环规律,卦方为地道五方八方分物之象。

第四个层次讲乾坤两卦及全部64卦都与策数有关。乾坤两卦合一年之日数,64卦合万物之数。

“大衍之数”就隐藏在《周髀算经》勾股定理之中。勾三股四弦五,即32+42+52=50,乃“大衍之数五十”也。

由上述可知,一回归年、60回归年和15朔望月回归周是六十甲子历的三种基本周期,现用图示于下(图160)。

图160 六十甲子周期示意图

在60特征点15朔望月回归周期中嵌套着12个封闭式朔望月与10个对点朔望月。这就是将一周天划分成五运与六气的来源,与岁星没有任何关系。

封闭式朔望月的五年周期,就是中运的周期。12个封闭式朔望月周期,就是岁气的周期,也是六气的周期。

有人说筮数是占卜用的,那你知道占卜是什么意思吗?占字,从口、从卜。口代表四方大地,卜表示立杆测影,丨代表立杆,丶代表日影。与卦字相似,卦从圭、从卜,圭为测影尺子,卜意同。 


第九章 面北夜观北斗

《黄帝内经》以面南观日月五星在黄道附近的运动规律授时为主,以面北观北斗授时为副。《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这里的“九星”,指北斗九星,7 000年之前的北斗星是九星,即现在的北斗七星再加上玄戈、招摇两颗星,由于恒星在长期时间中也有缓慢运动,于是出现了岁差,玄戈、招摇逐渐运动出了北极恒显圈后就剩下现在的七星了。

一 北斗星

北斗历在《黄帝内经》中有应用,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九星悬朗,七曜周旋”,《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说:“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此处所言“九星”,即北斗七星加玄戈、招摇。《淮南子·时则训》说:“孟春之月……招摇指寅……仲春之月,招摇指卯……季冬之月,招摇指丑。”竺可桢说,距今3 600~6 000年前,在黄河流域,北斗九星可以终年出现在地平线之上。

面北观察北恒显圈内终年不落运转不息的北斗星,视其所指地平方位,来确定一年之中的十二月,北斗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等。《汉书·律历志上》说:“日至其初为节,至其中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史记·天官书》记载如下。

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图161)

图161 夜半斗柄四指示意图

所谓“斗柄北指”,《夏小正》称为“斗柄悬在下”;“斗柄南指”,《夏小正》称为“斗柄正在上”。所不同的是《夏小正》所载为初昏时的星象,而《鹖冠子》所记为夜半时的星象。《夏小正》载“正月,初昏参中,斗柄悬在下”,指的是立春节气的星象,按汉以前制度,立春昼夜漏刻各50刻,自初昏至夜半历时25刻,斗柄正好在夜空中旋转四分之一周天(90度),故初昏时“斗柄悬在下”(北指),至夜半时斗柄旋转90度就必然指向正东方,所以《鹖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如此看来,《鹖冠子》所说的斗柄四指,其最初含义并非民间用来大致判别季节的经验方法,而是当时用来制订历法的非常精确的授时方法。这种授时方法以夜半时斗柄指向四正方位为依据,把一年划分为四等分,即四季。这种四季的划分,比中星授时既简单又实用,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掌握。

在月份的划分方面,斗柄授时体系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淮南子·天文训》记述如下。

帝张四维,运之以斗,月徙一辰,复返其所。正月指寅,十二月指丑,一岁而匝,终而复始。

这就是“十二月建”。所谓“建”就是指向的意思。“十二月建”意谓一年十二个月份中斗杓或斗衡指向十二个不同的地平方位。根据斗杓或斗衡的指向及观测时间不同,斗建又可分为斗杓建和斗衡建两种,如图162所示。

图162 斗杓建与斗衡建示意图

如《史记·天官书》记载如下。

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用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

《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并引孟康注:“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如图162所示,斗杓建指向大角、亢宿,斗衡建指向心宿,两者在地平方位上相差约两次。例如初昏斗衡指子(正北),则斗杓必指寅(东偏北);至夜半则斗衡也转到了指寅的方位。因此,不论采用杓昏建,还是采用衡夜半建,所得到的月建是一样的。在观象授时历的时代,斗建是用来划分季节和表示月份的重要方法。到了推步历法时代,月序还必须和斗建相结合才能准确地表示时间概念。这是由于一些推步历法把岁首放在不同的月建之下造成的。如夏历、颛顼历把正月放在斗建指寅的月份,称为“正月建寅”,这类历法称为“寅正”;周历、鲁历把正月放在斗建指子的月份,称为“正月建子”,这类历法称为“子正”;同样的,殷历用丑正,秦历用亥首、寅正等。这种差别,历法上称之为“建正”不同。由于建正不同,相同的月序在不同的历法中,并不能表示同一个月份,如周历的正月是殷历的十二月、夏历的十一月,而夏历的正月是殷历的二月、周历的三月等,为了弄清月份与自然季节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必须同时知道所用历法的建正,如周正建子、殷正建丑、夏正建寅等,古称“三正”。建正不同,是历法之间的重要差别。这些差别可以说是由早期斗柄授时活动所遗留下来的。

十二月建的方法被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推步历法继承下来,但斗柄授时中关于确定岁首和划分季节的方法并没有被完整地继承下来。战国时期,斗柄授时方法在南方楚国地区十分盛行,成为楚国天文学的一大特色。北方中原地区则主要盛行中星授时方法。成书于战国中晚期的《夏小正》将两大授时体系的历法起算点——“初昏参中”及“斗柄悬在下”,互相对应起来,从而揭示出斗柄授时方法的精确含义。然而,自战国晚期以后,随着楚国的败亡,楚文化的影响日渐衰落,人们逐渐淡忘了斗柄授时的精确含义,中星授时体系日益占据正统地位。故稍后的《吕氏春秋·十二纪》及《礼记·月令》等皆详载昏、旦中星,而不载斗柄悬、正。西汉初期文献所载划分季节的依据也为夜半中星所取代,如《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如下。

日冬至则斗北中绳……日夏至则斗南中绳。

据当时的文献记载冬至日在斗(南斗),则夜半时南斗下中天,故称“斗北中绳”;夏至日在东井,夜半时南斗上中天,故称“斗南中绳”。汉以后,夜半中星遂取代斗柄授时和昏、旦中星,成为观象授时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的面南观日月五星和面北观北斗的两套观象授时系统,是依据日月天右旋和地左转分的。天右旋的中心轴是黄极轴,地左转的中心轴是赤极轴。而赤极轴又依23°26′的夹角围绕黄极轴在运转。所以,《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天运当以日光明。”最终还是以太阳的黄极为主宰。这个结果极为重要,它说明以赤道地气为基础的五运,是以黄道天气为基础的六气运动为主宰,即大地上的万物——包括生物和非生物,都以运行在黄道上的日月五星为主宰。所以,《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引述《太始天元册》之文,说明日月运行为“候之所始,道之所生”的基础。正是黄赤交角而形成了四季变化和五季变化,这就是五运的来历。另外,北斗星的左行视运动,与二十八宿的左行视运动相一致。而日月五星的右行视运动,则与二十八宿的右向排列方向一致。所以,两套观象授时系统,又以二十八宿为中介联系在一起。但二十八宿有黄道、赤道之分。

《周髀算经》中“七衡六间图”的外衡是南回归线冬至日道,内衡是北回归线夏至日道,所以该图是面北绘制的,其内衡之内是北极恒显圈,可以观北斗星的运行。而北斗星的运行一周是360度,这也是五运六气六十甲子历法的来历,故《伤寒论·伤寒例》记载如下。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立春正月节斗指艮 雨水正月中指寅

惊蛰二月节指甲 春分二月中指卯

清明三月节指乙 谷雨三月中指辰

立夏四月节指巽 小满四月中指巳

芒种五月节指丙 夏至五月中指午

小暑六月节指丁 大暑六月中指未

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

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宋本原列于《伤寒论》之首,今据《伤寒准绳》改列于“皆当按斗历占之”之后。)

请注意,这里的年首是起于“立春”正月节,不是“大寒”十二月中气。这里用的显然是阴阳合历的五运六气理论,正月二月是初之气,两个月为一气,并且说明六气开始于农历正月初一。

二十四气包括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为主的十二“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与以二分、二至为主的十二“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在月之初,斗历指的方位用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和艮、巽、坤、乾四卦命名,分主东、南、西、北及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因戊己在中而不用。“中气”在月中,斗历指的方位用十二地支命名,方位与节气同。用天干地支,即寓意五运六气的精神在内。

七十二候,是二十四节气的进一步划分,五日为一候,一气分为三候。《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这样更有利于掌握气候变化的程度,如立春节的三候,初候五日为东风解冻,二候五日为蛰虫始振,三候五日为鱼陟负冰,就颇为生动地表明同一气中有着程度不同的三种变化。

北斗旋转一周是360度,可知斗历用的是一年360天的历法。又五日为一候,七十二候也是一年360天。这正是《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的“三百六十日法也”,这属于五运六气六十甲子历法。

从文中言“正月节”“正月中”等可知,该历法是现在说的农历,即夏历,是古代的阴阳合历。所以,张仲景按阴阳合历两个月为一气说病情,其记载如下。

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

(二之气)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

(三之气)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

(四之气)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

从春分以后到秋分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是阳气盛而气候炎热的时候,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的气候突然凉爽寒冷,如夏行冬令,人们骤然被暴寒侵袭患病,则属于时行之气为病,称之为时行寒疫,属于流行性疾病。寒疫的病情轻重取决于阳气的强弱。同样为寒邪所伤害,阳气盛则病热重,阳气弱则病热轻,故三月四月、七月八月阳气弱而病热轻微,五月六月阳气盛而病热重。寒疫病的发病季节与发热证候都与温病、暑病相似,但其病因相反,寒疫病因是夏天非时暴寒所致,温病、暑病病因是冬时感寒不即病而伏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而发病,因而治法就不同,故张仲景说:“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温病、暑病属于四时正气为病,寒疫属于时行之气为病。

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

(五之气)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

(终之气)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

(初之气)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从农历九月霜降以后,到第二年的二月春分以前的半年时间内,凡是感受霜露寒邪即时发病的,为四时正气为病,名之为伤寒。寒邪有轻重之别,九月十月寒气尚轻微,其病则轻,到了十一月十二月寒气逐渐加重,其病则重,到了正月二月严寒逐渐消退,其病也就轻了。这样的患者,都是冬季不知顺时调养,正气不足,故能即时发为伤寒病。

古人用斗历来推算气候的变化认识到,秋天气候逐渐凉爽,从露水结为霜,故名为霜降。到冬季则逐渐严寒而冰封大地,直到第二年春天正月严寒逐渐解除,冰雪融化为雨水,其节气名之雨水。到二月惊蛰节后,春天气候渐渐暖和,冬眠的生物开始苏醒,故称其节气名惊蛰。到了夏季气候更为炎热,到了秋天气候便又开始凉爽。这是一年的正常气候变化,知常才能知变。

在五运六气理论中,三月四月为二之气,五月六月为三之气,七月八月为四之气,张仲景按两个月来划分,显然用的是五运六气理论。

以上六气按月份划分,并以阳气盛衰判断寒气之轻重,其理论依据如下。

《灵枢经·营卫生会》说:“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如图163所示。

图163 春分、秋分两分图

从上述可知,《伤寒论》对“伤寒”做了定义,谓“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即指冬伤于寒,中而即病者为伤寒。此指冬时正气为病,即运气的主气为病,是普通感冒。同时强调“伤寒为毒,最成杀历之气”,因为寒邪伤人生阳之气,故称其“最成杀历之气”。寒藏日久必成毒,故称“寒毒”。“寒毒”之名,最易深思。《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曾提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五毒概念。伤寒是名,发病时间在冬时。寒毒讲疾病的严重程度,属于轻重浅深病势。进一步引申开讲,潜藏的寒毒,在春夏阳气生发的时候被驱逐外出,春则为温病,夏则为暑病。其变证则有后文温疟、风温、温毒、温疫之分。而非时客气为病,夏伤于寒则为“寒疫”,冬伤于火热则为“冬温”,则是流行性感冒。

五运六气认为,四时正气即四时主气,时行之气即客气。“时行之气”客气要加临四时主气之后形成一种综合杂气,然后才能伤害人体发病,故吴有性称之为杂气、戾气。

运气七篇大论论疫病的发生多在五之气到二之气之间。六气疫病发生时间段见表14。

表14 六气疫病发生时间段

由此可知,辰戌太阳寒水十年疫病多发生在初之气(阴历1—2月),原因是太阳寒水克少阳相火,相火郁极而发所致。卯酉阳明燥金十年疫病多发生在二之气(阴历3—4月)和终之气(阴历11—12月),原因是,二之气的君火、相火被清凉金气所郁;终之气的少阴君火被太阳寒水所郁。寅申少阳相火十年疫病多发生在初之气(阴历1—2月),原因是厥阴风木助君相二火为害。丑为太阴湿土十年疫病多发生在二之气(阴历3—4月),原因是主客二君火被寒湿所郁。子午少阴君火十年疫病多发生在五之气(阴历9—10月),原因是少阳相火被清凉金气所郁。巳亥厥阴风木十年疫病多发生在终之气(阴历11—12月),原因是少阳相火被太阳寒水所郁。由此不难看出,疫病的发作原因,主要是少阴君火和少阳相火被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太阴湿土的寒、凉、湿三气郁遏所致。

特别要注意的是,经文中提出的“厉大行”,一是为阳明司天的二之气的主气是少阴君火,客气是少阳相火,是臣临君位逆的异常变化;二是为太阴司天的二之气的主、客气都是少阴君火,是“一国两君”的异常变化。只有如此,才能导致严重的疫病大流行。并不是所有的“二火”相临都能发生严重的疫病大流行。如少阴司天之年的三之气是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之上,君临臣位为顺,故不言“厉大行”。《黄帝内经》记载的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六气主、客气的加临,若再加临岁运则会改变这一现象。如戊辰年,岁运是火太过,司天是太阳寒水,火能反克水,能使寒水不太过。《伤寒论》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疫病说,提出了春分后至秋分前的寒疫发病观点。

《伤寒论》以春分、秋分二分法辨析疫病的发生原因,得到了清代医家陈良佐的继承发挥。陈良佐则以春分后至秋分前之间为热疫论之,书名《二分析义》(二分者,春分、秋分也。析义,辨析义理也)。《二分析义》说:“久困于饥,则脾胃受伤而邪火上炎;久困于寒,则冷至彻骨而肺肾俱伤,肺伤则气衰,肾伤则水涸。饥寒伐其体,贫苦乱其心,烦恼百出,以伤其肝,是五脏之邪火而移热于六腑,一时不能畅达,凝郁蓄结,积久而成热毒,此热疫之根源也。”又说:“热疫之病,多因饥寒所致,是以岁歉则饥民多患时疫。大都起于春分后,而尤甚于四五六月间,一交秋分,天气渐凉,热疫自泯矣。”此乃属于冬伤于寒,至春夏发温病、暑病之类,与《伤寒论》所述寒疫不同,要特别注意。

刘松峰在《松峰说疫》中将疫病分为寒疫、温疫(瘟疫)、杂疫三种。刘氏所论寒疫、瘟疫都以六经传变为特点。杂疫类似内伤杂病。不过请注意,《伤寒论》所说的“寒疫”与刘松峰所说的“寒疫”内涵是不同的,《伤寒论》所说的寒疫发生在春分以后到秋分以前的时间段里,有非时之暴寒抑郁阳气——火气所致,而刘松峰所说的寒疫四时皆有,病性属寒。笔者认为,虽然刘氏这种提纲挈领地归类,有利于临床应用,但不如按寒疫、燥热疫、湿热疫、杂疫归类更明白。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寒疫必有郁热,病性不是单纯的寒;燥热疫必有中寒,不是单纯的热。

关于疫病的分类,在中医学术界存在“伤寒与温疫”之争和“温病与温疫”之争。关于伤寒与温疫的区别,目前中医学术界已达成共识,认为是属于两类性质不同、辨证论治方法亦不同的疾病。但伤寒与寒疫的关系,目前仍无定论,涉及对《伤寒论》的认识和评价,笔者的观点倾向于《伤寒论》所论的伤寒当属于疫病,即为寒疫。虽然我们赞同《伤寒论》所论伤寒属于寒疫,但不是说与一般的伤寒外感病没有区别,寒疫传染,一般伤寒不传染。

关于温病与温疫,历史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温、瘟无别”,名异实同,如明代吴有性等;二是认为二者截然不同,传染者为温疫,不传染者为温病,如清代周扬俊、雷丰等,认为“温热本四时之常气,瘟疫乃天地之厉气,岂可同日而语哉?”(《时病论》)目前中医学术界一般认为,温疫属于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以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来势猛,危害大于一般温病,将温疫隶属于温病。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周扬俊,并建议用“瘟疫”之名,不用“温疫”之名。这样就可以建立起独立的“中医疫病学”,屹立于一般中医外感病之外,另立门户。将传染的外感病归属于中医疫病,将不传染的外感病归属于内科一般外感病。疫病主要由“非时之气”引发,即五运六气学说中的客气或胜复之气引发,而一般外感病主要是由时令之气引发,即五运六气学说中的主气引发,将它们分开是必要的。

二 三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夜观天象看到的周天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个大天区,把众星做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在我国古代,北天极的这种特殊位置被赋予非常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甚至被看成王权的象征。

古人把北极附近比较靠近头顶的天区星象划分为三个象征权威与尊贵的城区,这就是三垣,即紫微垣(图164)、太微垣(图165)、天市垣(图166)。太微是上垣,是政府所在地;紫微是中垣,居北天中央位置,又称中宫,是皇宫之地;天市是下垣,是诸侯之地。太微垣在紫微垣东北方,天市垣在紫微垣东南方。

各垣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垣”。

图164 紫微垣 

图165 太微垣

图166 天市垣


第十章 建立数学模型

凡是科学的东西都可以用数学反映出来,《黄帝内经》是科学著作,当然能用数学表达出来。《黄帝内经》常用“天地之至数”作为天地运动规律纲纪。

《黄帝内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到了洛书、河图中天地数的生数和成数问题。这是古人在生存斗争活动中用数字符号来对日月星辰运动规律现象所做的总结。

《黄帝内经》多论象数,还有“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之说。“象数”一词首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这是明确提出象数概念和说明象与数关系的肇始。《周易·系辞传》说:在易卦中,“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复,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所谓“定天下之象”,即用形象化、符号化的卦来象征各种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万物相杂而互变,必须用“象数”来表示其中的联系。《周易·说卦传》集中论述了诸卦所象的物类,如八卦象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并发展成现在的“象数学”“象数易学”。但“象数”和“象数学”(象数易学)是两个既有密切关系又各有不同内涵的概念,在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象数图——八卦图、河图、洛书、太极图、月体纳甲图等,《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并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周易·系辞传》说:“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天垂象,变化见矣”,“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由此可知,对“象”的狭义定义是指“天象”,故《周易·系辞传》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并引申出“象”的广义定义指万物,《周易·系辞传》说:“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观天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掌握天地的“变化”及其“吉凶”灾害,为了“生”。“夫乾(天)……是以大生焉。夫坤(地)……是以广生焉”,“生生之谓《易》”,故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何掌握天地变化呢?通过日月运动的阴阳消长变化。所以《周易·系辞传》说:“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所以《汉书·艺文志》说:“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懂得天文历法的人,并由“四时”引出下面日月运动的四特征点“数”的概念,如冬至、春分、夏至、秋分,朔月、上弦、望月、下弦。

数,即计数的数。数的运算叫作“数术”或“术数”。

一 天地之大数

《灵枢经·九针论》说:“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这个“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来源于日月运动四特征点数周期。

《周易·系辞传》说:“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天地之间运行着日月,日月运行有了四时。天象及四时运行有了数。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数”为“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谓:“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1、2、3、4、5为生数,6、7、8、9、10为成数。

《黄帝内经》用天地数之成数表示方位和五运的平年,并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自然界万物归纳在五成数之下。

二 大衍之数——月亮运动之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系辞传》)

一回归年有365.25天,一个朔望月有29.53天,故一回归年有365.25÷29.53=12.369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有朔月、上弦、望月、下弦四特征点,一年约有12.369×4=49.5个特征点,进位取整数为50,即为大衍之数50,舍位取整数为49,即“其用四十有九”。一年12个朔望月为48特征点,49“挂一”不用即为48数。

三 表示五方五运之常

《黄帝内经》用天地数之成数表示方位和五运的平年,并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自然界万物归纳在五成数之下。这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和《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都有记载。

东方……其数八。

南方……其数七。

中央……其数五。

西方……其数九。

北方……其数六。(《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详文见前) 

 敷和之纪(木运平年)……其类草木……其数八。

升明之纪(火运平年)……其类火……其数七。

备化之纪(土运平年)……其类土……其数五。

审平之纪(金运平年)……其类金……其数九。

静顺之纪(水运平年)……其类水……其数六。(《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这里用的都是成数,并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配合。这是利用河图作为人体五脏外应五方、五行、五时、五味等“五脏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模型,阐明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四 表示五运之变

《黄帝内经》用生数和成数表示五运的运行变化,这在运气七大论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运气学说中,生数和成数是其纲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此天地之纲纪,变化之渊源。”相关记载如下。

天地之数,终始奈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是明道也。数之始,起于上而终于下,岁半之前,天气主之,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故曰:位明气月可知乎,所谓气也。帝曰:余司其事,则而行之,不合其数何也?岐伯曰:气用有多少,化治有盛衰,盛衰多少,同其化也。

帝曰:太过不及,其数何如?岐伯曰:太过者其数成,不及者其数生,土常以生也。

“数”指生数和成数,即指五行数。五行“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行数是指生数和成数相合而言。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偏盛偏衰谓“太过不及”。太过是五行的气盛,用成数表示;不及是五行的气衰,用生数表示。太过、不及皆能使人发生疾病,但有轻重。

太过不及,皆曰天符。而变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其发病也有一定的规律。

甲子 甲午岁:热化二,雨化五,燥化四。

乙丑 乙未岁:灾七宫,湿化五,清化四,寒化六。

丙寅 丙申岁:火化二,寒化六,风化三。

丁卯 丁酉岁: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

戊辰 戊戌岁: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

己巳 己亥岁: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

庚午 庚子岁:热化七,清化九,燥化九。

辛未 辛丑岁:灾一宫,雨化五,寒化一。

壬申 壬寅岁:火化二,风化八。

癸酉 癸卯岁:灾九宫,燥化九,热化二。

甲戌 甲辰岁:寒化六,湿化五。

乙亥 乙巳岁:灾七宫,风化八,清化四,火化二。

丙子 丙午岁:热化二,寒化六,清化四。

丁丑 丁未岁:灾三宫,雨化五,风化三,寒化一。

戊寅 戊申岁:火化七,风化三。

己卯 己酉岁:灾五宫,清化九,雨化五,热化七。

庚辰 庚戌岁: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

辛巳 辛亥岁:灾一宫,风化三,寒化一,火化七。

壬午 壬子岁:热化二,风化八,清化四。

癸未 癸丑岁;灾九宫,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

甲申 甲寅岁:火化二,雨化五,风化八。

乙酉 乙卯岁:灾七宫,燥化四,清化四,热化二。

丙戌 丙辰岁:寒化六,雨化五。

丁亥 丁巳岁:灾三宫,风化三,火化七。

戊子 戊午岁:热化七,清化九。

己丑 己未岁:灾五宫,雨化五,寒化一。

庚寅 庚申岁;火化七,清化九,风化三。

辛卯 辛酉岁:灾一宫,清化九,寒化一,热化七。

壬辰 壬戌岁:寒化六,风化八,雨化五。

癸巳 癸亥岁:灾九宫,风化八,火化二。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

委和之纪(木运不及年)……眚于三。

伏明之纪(火运不及年)……眚于九。

卑监之纪(土运不及年)……眚四维。

从革之纪(金运不及年)……眚于七。

涸流之纪(水运不及年)……眚于一。

从以上所述看,天地之至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皆依洛书九宫位为说。其中三次陈述一、三、五、七、九等五宫受“灾”。这五宫皆是阳数,阴数二、四、六、八未言受“灾”。

这是利用洛书作为人体五脏外应五运、五时、八方等的理论模型,阐明人体以及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的思想。

按《黄帝内经》陈述五方及五行和物类是用河图方位数表示,而陈述五运的太过与不及却用洛书九宫的方位数表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洛书表示的是太阳螺旋视运动的连续运动开放周期,河图表示的则是太阳螺旋视运动的两个闭合周期。

五 表示人体脏腑生理现象

“至数”分天地阴阳,《周易·系辞传》说:“天地[插图]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数和地数相互交感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法则。人与天地相应,故天地之数也合于人体。《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记载如下。

帝曰:愿闻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主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此讲天地之至数,外合人之经脉气血,内合人之脏腑。“神藏五”,指心、肝、肺、脾、肾五脏。“形藏四”,指胃、小肠、大肠、膀胱。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一段经文,主要讨论了人体肾气对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和七七、八八为生长发育的基数问题。七为少阳之数,女为少阴之体反合七数;八为少阴之数,男为少阳之体反合八数。何也?盖天地万物之道,唯阴阳气和乃能生成其形体。阴阳合作,原不相离,阳得阴数,阴得阳数,阴阳互根互藏,生生之颠倒,所谓“易逆数”也。

六 表示九针

天地之数还和医疗工具——九针相应。九针又与各种自然现象及人体的生理相应。《灵枢经·九针论》记载如下。

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之应天者,肺也……

二者,地也。地者,土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

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

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

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

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

八者,风也。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

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

七 掌握至数之机

既然天地之至数对人类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掌握它呢?如《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记载如下。

至数之机,迫迮以微,其来可见,其往可追,敬之者昌,慢之者亡,无道行私,必得夭殃,谨奉天道,请言真要。帝曰:善言始者,必会于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所谓明矣。愿夫子推而次之,令有条理,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纲纪,至数之要,愿尽闻之。鬼臾区曰:昭乎哉问!明乎哉道!如鼓之应桴,响之应声也。

“至数”,指主五运的天地之至数。张志聪注:“至数者,太过不及之定数也。”“机”,《说文解字》说:“主发谓之机。”引申为变动。“迫迮”,张志聪注:“迫,近也。迮,起也。言气机之动甚微,能追思以往之气,则其来者可知。”本节文字,主要是讲天地之至数的变化,其道理虽然很切近而细微,但可以由对自然界探索掌握其变化规律,从而可预测以后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就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造福于人民。《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记载如下。

气交有变,是谓天地机。

观察天地数之变动,可由气交得之。天地气交,万物化生,天地不交,万物不生。从“气交有变”之中,可以知道天地之数的太过与不及。

《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记载如下。

余闻九针于夫子……令合天道……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此天地之至数……合于人形,血气通,决死生……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五藏已败,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因此,上下两部按照“天以候天,地以候地,人以候人”的原则,分而合之为:

天部为阳主表(阳仪春夏),太阳厥阴主之。地部为阴主里(阴仪秋冬),阳明少阴主之。人部为黄庭太极,少阳太阴主之。阳气始于春,盛于夏,厥阴太阳应之。阴气始于秋,盛于冬,阳明少阴应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所谓“四经应四时”是也。可见厥阴、太阳、阳明、少阴四经与四季的时令外感病关系非常密切,故《伤寒论》外感病以此四经居多。   


第十一章 太阳橐龠运动

《道德经》第五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不屈,犹言不瘪。空虚而不瘪。所言“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乃风箱,风箱的往返运动产生了气流,用来比喻天地之气的升降运动以生风,用风来生万物。这在《黄帝内经》里有论述,《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帝曰:愿闻其用何如?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其实天地之间的风箱运动是天地相互运动造成的,天地只是定位,运动天地之间的是日月的视运动,如《周易·系辞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又说:“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就是日月,《周易参同契》说:“日月为易”。故《周易参同契》继之说:“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郭,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龠。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设位者,列阴阳配合之位也。《易》谓坎离。坎离者,乾坤二用。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上下也无常。幽潜沦匿,变化于中,包囊万物,为道纪纲。”这里论述的显然是太阳的南北回归线往返视运动,太阳南北回归线视运动好比是风箱中往返运动的活塞。在人体则是横膈膜的上下往返运动(图167,图168)。故《扁鹊镜经·脉息》称作“肺司呼吸,气之橐龠也,朝会百脉,治节出焉”。

图167 横膈膜上下升降运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风箱。以人体言,就是肺和皮毛,其活塞就是横膈膜的上、下运动。人类的皮肤可以呼吸,但呼吸量极小,皮肤吸收的氧气量仅为肺的1/160,其意义不大,正常人每分钟约呼吸30次,每次约吸入0.4L空气,一昼夜吸入空气18 000L,合24kg,为饮食总量的10倍,其中1/5是氧气,目的在于保证食物的充分氧化而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如果停止呼吸几分钟,人就会死亡。

图168 人体横膈膜风箱运动示意图

由于人摄入天地气味在肠胃间生成“神”——营卫血气而滋养形体,《道德经》称作“谷神”,故《道德经》说:“不如守中。”

以横膈膜为解剖基础,横膈膜之下脾、肝、肾三脏与腑直接相连,在地为根,结于胸项头。横膈膜之上,心、肺二脏与腑不直接相连,脏高位于横膈膜之上,而其腑小肠、大肠在横膈膜之下,故《伤寒论》第230条说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第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抟,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待续)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