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今庸(1925—2022),曾任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2014年获得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李今庸长期从事中医学术研究和临床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医疗风格、完整的中医药理论学术和临床医学思想,积累了大量临证治疗经验。他的中医学辩证思维性、中医学理论的指导性、临床医疗对理论的依赖性、理崇藏象而“辨证施治”的方法性、注重痰瘀而补主脾肾的独特性,以及方小量轻、不尚贵药、善治疑难杂证等无一不反映出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
李老擅长运用经方治病,通过精准的辨证,每每能取得神奇的疗效,也让我们看到了经方组方配伍的精妙。
患者某,女,60岁,住湖北省枣阳市农村,家庭妇女,1950年12月某日就诊。
发病已5日,卧床不起,时妄言语,语多重复,语声低微,咳嗽唾白色泡沫,小便黄,手足冷,脉微细而浮。先此2 月见面颧色红如指头大。乃少阴伤寒,阴盛阳浮,治宜温阳行水,散寒止咳,拟真武汤加减:
制附片10g,茯苓10g,白芍10g,炒白术10g,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8g,炙甘草10g。
上8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药服2剂而愈。
按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所谓“但欲寐者”,病者昏睡,呼之则应,旋又昏睡,今谓之“半昏迷”也。邪入少阴,正气大伤,阳浮于上,神明失守,故其卧床不起,时妄言语,语声低微,微细之脉见于浮象之中。阴寒内盛,正阳被遏,则小便黄而手足冷。寒邪化饮,上逆犯肺,故咳嗽而唾白色泡沫。真武汤方,用附片为君,以复其少阴真阳之功能而消阴寒之邪气;白术健脾培土以制水气;干姜、细辛、五味子止咳,且干姜、细辛气味辛温,可助附片散寒去饮;茯苓、白芍利小便,使附片温阳祛寒后,其毒从小便去之,不留于人体内为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行水,散寒止咳之效。其病此方治之可愈。惟其“两颧色红如指大”之象已见2月,殆非佳兆。《灵枢·五色》说:“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先父说:“年老人无故而两颧发红如指大,为命门相火动摇,活不过一年。”故示其病此方治之虽可愈,而其寿命终不过一年之期也。后果然。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336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