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某,男,66岁。2020年1月2日初诊。患者大便溏薄10余年。肠镜提示结肠息肉,已夹除。刻诊:大便溏薄,时而呈细条状,日行7~8次,时而排便不畅、虚坐努责,伴有形寒肢冷、乏力、腹部胀满、肛门坠胀、矢气较多。舌黯红胖大边有齿痕、苔淡黄厚腻,脉沉滑。
辨证乃脾之阳气亏虚、湿热困阻。
治以温阳健脾、燥湿清热,予附子理中汤、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加减。
处方:炙附片10g,干姜10g,桂枝10g,党参15g,苍术10g,炒白术10g,黄连6g,黄芩10g,藿香10g,葛根15g,枳壳10g,木香10g,车前子10g。7剂,水煎,日2服。
1月9日二诊:大便细条状,每日3~4次,排便不爽,肛门坠胀,矢气仍然较多,舌脉同前。前方去附片,将白术改为生、炒白术各15g[],加槟榔10g,7剂。此后仍以一诊方加减调治1月余,病获痊愈。
按语:患者脾阳不足、脾虚下陷,故而腹泻经年不愈,且见肛门坠胀;湿阻气滞,故见腹部胀满、矢气频多、时而大便不畅,法以温阳健脾、燥湿清热,升降、寒热、补消并用,兼以调气。方中干姜、附片、桂枝温阳,黄芩、黄连清热,党参、白术健脾,苍术、藿香、车前子除湿,葛根、枳壳升降气机,木香理气止泻。二诊症状虽已明显改善,但大便不成形且不畅,寒证不甚明显,故去附片,加入槟榔调气,加生、炒白术各15g,健脾宽肠,生白术通便效果较好,炒白术健脾功效卓着,一通一补,一润一燥,对于腹泻而又排便不畅的患者,常以生白术、炒白术并用,收效较为满意。(万圆圆.慢性腹泻辨治心得.江苏中医药,2021,53(3):44)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334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