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冬青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
一到夏季啊,很多人就容易出汗。
而且,这种出汗并不是大量的运动之后出的汗,而是稍微一动就容易出汗的那种。
这可能是由于心气不足所致。老年人,以及素体虚弱的人,应当尤为注意。
我们的气,主收摄。收摄什么?收摄血液和津液。
汗,作为津液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心气亏虚的情况下,就容易不受敛摄,它就会流出来。
于是,心气虚的人,特别容易出汗。
津液,能载气。汗流得越多,气随之也会泄露越多。因此可以讲,出汗多是会耗伤心气的。
另外,津液和血液,本属同源。津液以汗的形式流出太多,也意味着心血的流失。
有一个中成药,正适合用于这类人群,它就是九味镇心颗粒。
镇心,多霸道的名字,一听就知道能让心踏实了。
九味镇心颗粒:酸枣仁、五味子、天冬、茯苓、熟地黄、肉桂、远志、人参、延胡索。
其中,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可以说是入心经的专药了。
中医讲,酸甘化阴,意思是说酸酸甜甜的东西就容易滋生津液。所以,酸枣仁可以滋补心液的亏虚。
五味子和天冬也都是滋阴的药材,可以协同酸枣仁一同把心液补足。
茯苓健脾、宁心安神,脾胃健运了,一身的气血也有了远远不断的来路。
把肾精补足,也是在协同将亏损的心液补足。是故,这里选用了熟地和肉桂。
此外,远志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开窍,心窍一开,心神归位。
人参可大补人体的元气,元气的充足,就可以固摄住心液。
延胡索,最后调畅气机,扫荡我们在滋补的道路上所有的阻碍。
心气充足了,可以固摄津液不外出。
心血充足了,可以敛摄心气不外泄。
如此,出汗多这个事儿,就可以得到化解了,患者其它并发症候,也会改善。
诸如我们常讲的焦虑症、失眠、多梦、心悸、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头晕等心脾两虚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79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