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我的脉法框架(1)——四方五行脉
2024
05-07

我的脉法框架(1)——四方五行脉

大家看这个题目,也知道这是一篇长文。

这个文章大概分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纯技术的脉法框架,后面我会聊一些杂谈。

脉法主要就是聊两个方面的东西,一个是解剖脉法,一个是气化脉法。

一、解剖与气化脉法的关系

虽然分成解剖脉法和气化脉法,但这两种脉法其实互补互通,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没有解剖脉法精细的皮肉筋骨脉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经络表里定位,妄谈气化脉法则容易陷入虚玄,而且不易学习。

没有气化脉法阴阳五行浮沉表里的升降出入,解剖脉法则失于死板,不能用之于临床。

我个人入手的话,推荐先学解剖,后入气化。

解剖脉法有形可考,能历历有验,学不学的会可以验证。

人身上长个大瘤子,你摸不出来就是摸不出来。

气化脉法,相对来说就更加的考验这个人底层的逻辑框架,对中医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理解。

我一直认为气化脉法是在解剖脉法的基础上升级出来的,气化脉法应该是看到了解剖脉学里面流动的变化、升降出入的部分。​

而有一部分人把气化脉学完成了虚玄的哲学概念之间的排列组合,这应该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脉学不到家。

二、解剖脉法

解剖脉法的话,我通过总结各方的资料,秘传的,显传的,出版的,没出版的,古代的,现代的,最后总结出来一个框架。

这个框架非常像一门失传了的脉学:

四方脉

简单的说就是摸脉摸四个面:浮、沉、内、外

中间这个圆它是脉管,脉管虽然是圆的,但是大家去摸的时候是可以把它的各个层次想象成四个面:内侧(尺侧),外侧(桡侧),浮取(刚接触脉管)和沉取(把脉管按瘪之后,稍微抬一抬指头,然后让血流流过的时候的那个面)四个方向。

寸关尺三部总结出来就是这张图:

这张图我用了好多个体系里面的东西,试图把整个框架给讲清,但看着还是挺乱的。

首先这张图上面有大量的,以什么什么经为命名的定位,我认为这很重要,他描述的是一个很整体的结构,是经络的结构,但又不完全是经络的结构(就是这么离谱)。

这里的某某经的实际含义,它接近于在这一部脉上出现了问题,去扎这一部脉的远端穴位可以治疗这部脉所反映出来的人体异常状态。

他之所以不能和某某经络直接相关,原因也很简单,它是一条经络的外周循行加上一个经络所属脏腑,而实际上的经络(灵枢里面的经络),它因为要反映疾病传变的变化,它波及的脏腑就很多,会出现一条经络连四五个脏腑的情况。

要真正讲清解剖脉学,实际上就是讲清中医视角下的解剖脏腑的气化功能,这个事情还是去看《玄隐遗密》吧,这不是一篇文章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还是先聊技术,理论类的东西,后面再说。

熟悉气口九道脉的朋友,肯定能从里面看出气口九道脉的框架。

气口九道脉,是当今世面上为数不多的,他讲脉两侧是个什么状况的脉学,但是他也少了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他没有去区分两只手之间的区别。

气口九道脉,整体上还是延续了仲景爷左以候左,右以候右的思路,然后他这个脉法他所有的内侧脉全都是足阴经,所有的外侧脉都是足阳经,我们都知道阳经主表,阴经主里,然后你按照经络的循行把两只手拼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人,只不过这个人被按顺着任督二脉切开了,大概如图:

借着这张图,我们可以聊一下,所谓的定关法,我看到过十几种对于定关法不同的描述,可以确定课本上教的那个法子是错的,或者说是具有明显误导性的,掌后高骨对应的是关,其实说的并不清楚。掌后高骨(的最高点)对应的关,它对应的是膈肌的位置,它是一条线,这里用的是内经和难经里面的阴阳脉法,阴阳脉法只有寸和尺(阴和阳),关是一条分界线,这个脉法强调的是阴阳出入的平衡。伤寒论里面用的绝大多数就是这套东西,回头有机会可以详细聊。阴阳脉法的定关法放到三部寸关尺的定法里,会导致关位的上移。就比如说下面的这张圈里,它是解剖上心肺的位置,按照课本定关法的方式,你去摸的话,你会把这个位置定成双关肝脾。​在心肺的脉位上,摸肝脾的解剖就很扯淡。双关的具体位置在下面这张图里。大概是在双手掌后高古,也就是咱们说的桡骨茎突最高点,到桡骨颈突彻底平缓的这个位置可以摸到肝脾的真实脉位,这个位置也是胃和心下的位置,腹痛,胃寒,或者心下这个位置按之痛,都会在这个位置有明显的现象,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个扯紧的弦像,它代表了小网膜附近的器官处于一个收缩、拉紧、张力不平衡的状态。这个左以候左,右以候右的脉法,它对应的就是两只手的气口九道脉。左手代表一侧的肢体,然后右手代表一侧的肢体,两侧肢体拼起来,它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体。但是这样的话,任督二脉它就会同时出现在两只手上,就会出现人体的同一个位置,在脉上有两个对应点,这是不可能的。是因为,实际上左以候左,右以候右的这套脉法,它只适合于摸脉管的两侧,并不适合摸脉脊,脉脊对应的才是任督。​左右手脉脊,对应的是任脉和督脉,左手对应的是身后的督脉,右手对应的是胸前的任脉。定关法和上面提到的是一样的。这样的话两种脉法合起来,整个脉法它就会出现一个很庞杂的框架。出现了两个层次的表里关系和两个层次的内外关系,把他们合到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有了这个框架就可以把人体内大概倒一厘米左右的空间,具体的气血状态给定出来,整个框架可以摸得非常细,然后有较好的解剖和中医经络脏腑的基础,把一切东西都给代入进去之后,就可以算很多非常复杂的东西。计算上面这张四方脉图里面,各个脉的阴阳气血关系,找到对应的药,把它调平,把它阻滞的地方疏通,亢上有余的地方引下,就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介于篇幅,具体的一些详细的应用和这个整个脉药框架,以后有机会聊,要写不完了(ó﹏ò。) )三、气化脉法气化的脉法,除了市面上常见的一气周流之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比如说阴阳脉法或者是五行脉法。之前有人问过五行脉法的东西,这里就稍微讲一下,不知道能不能讲明白,但是试着讲一下。五行脉法是一个很复杂的技术。​这张图描述的是五行的相生关系,按照《玄隐遗密》所说这是阳气运行的路线。按照萧圣杨一脉所传的口诀:阳实则顺生阳虚则正克阴实则逆生阴虚则倒克阳实则顺生,阳气有余,化热化火,它就会沿着五行顺次相生的方向进行传遍。如小肠火气有余,继续发展会出现右手关尺洪盛,肝火上炎,会导致左寸亦怦怦有力,其本质是一处化热之后,此处则阳气亢旺,有余的火热会顺着阳气运行的道路,继续侵犯下一个脏腑。阴实则逆生,是阳气为外邪所干,肌腠之间的水液运行不畅,产生一个瘀滞的阴实之像,肌腠的外邪不解,就会内传血脉,进而传到络脉,甚者壅塞核膜。是一个阳气逐渐失守,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外邪逐渐侵蚀人体的一个过程。所以疾病会沿着阳气外发的方向逆向前进。​这张图是五行相克的顺序,他所描述的是五脏之间阴液转输的道路。阴液是不会就是自己在体内运行的,它必须假借阳气的运输才能在体内循环升降。在这个过程中阴阳二气的虚耗,它就会造成阴阳的绝离。如果阳气不够,也就是阴液外行的动力不足,那么表上的阳气,它就会渐渐的衰弱。即阳虚则正克。如果阴液先被虚耗,也就是承载阳气敛降的阴液不足,就会出现一个很明显的剥卦的状态,阳气会脱于外,这个时候脉搏会从最深处的地方渐次的消失。即阴虚则倒克。虚耗的这个状态有一种非常严重的状况,就是阴阳两个方面都持续的耗损,这个时候他不但会从两寸往尺上走,也会从尺上往两寸走。这两个方向的损耗同时进行,最后只有两关上有微弱的波动,而两寸两尺都丧失了脉搏。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伤寒论里的,厥阴阴阳两虚气血大亏之脉。五行脉它主要就是用来判断疾病的发展和转归,以及来确定你的用药。说到底还是阴阳五行气化的一种复杂模型。四、杂谈因为写的时间太长了,已经这个点了,所以今天没有杂谈(ó﹏ò。) ,有空专门写一期有关脉诊的杂谈。脉学的气化模型非常的多,有空的话一个一个的聊一聊,但是解剖的框架只有上面那一个(好像也不是,还有其他层次的解剖问题需要聊(ó﹏ò。) )。​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