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治病,先扶正气!讲一张方子,扶正祛邪,内外兼修,横扫顽固风疹
2024
05-05

中医治病,先扶正气!讲一张方子,扶正祛邪,内外兼修,横扫顽固风疹

(本文仅供学习和参考。文中所述方剂,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中医治病,是讲策略的。好的中医人,不仅是精于用药的战术家,也一定是着眼于大处的战略家。如果战略上失算,那么战术上再怎么努力,治疗效果也难免差强人意。我给你说一个医案故事。你看过以后,就明白了。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当时39岁。大概从15年前开始,此人莫名奇妙就患上了风疹。只要一被凉风吹着,或者干活累着,她马上就起疹子。不管春夏秋冬,皆是如此。十五年来,患者用了很多药,看了很多医生,这个问题都得不到彻底解决,反反复复、时发时止。结果,最近这一次,她也是因为不慎受风,全身上下在短时间内起了很多疹块,瘙痒感异常强烈。怎么办?患者这一次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肢体和躯干遍布大小不等的淡红色疹块,边界不清。脉细,舌淡。了解到这些以后,医家提笔处方:潞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炙黄芪2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5克,桂枝、熟附片、防风、白芷各10克,僵蚕12克,炙甘草6克,鲜生姜片3片,大红枣5枚。所有这些,水煎服,开6剂。结果,患者用药6剂以后,风疹消退。而且经过三个月的随访,患者未曾复发。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它最初刊载于1986年的《江苏中医》杂志。现在,我们就讨论一下,这背后的道理。前面说过,中医治病,得有战略眼光。我们得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来看待病情。你看这个患者,她经常在劳累、受风的时候起疹子。这我们就能轻易想到,患者一定是外受风邪。风邪,伤及肌表,卫气失和,所以频繁发作风疹。据此,我们就应该祛风散邪,调和营卫之气,对不对?但是这么做,就只是从战术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了。我们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深层的战略问题,这就是患者的正虚问题。

你看,此人就诊的时候,舌淡脉细。发病,常常在劳累之后。可见,此人气血不足。气血不足,阳气不充,这才让她体表的阳卫之气,始终不够用,在面对外邪的时候,始终难以与之有效抵御。假设说,此人气血充足、阳气旺盛,那么即便再去劳累,再感外风,她也不会起疹子。这就是战略上的问题了。攘外,必先安内。我们人体内部正气充足、气血协调,就有和外邪作战、抗衡的资本。所以,医家当时用到了八珍汤和玉屏风散的组合。再来看——潞党参15克,焦白术12克,炙黄芪2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生熟地各15克,桂枝、熟附片、防风、白芷各10克,僵蚕12克,炙甘草6克,鲜生姜片3片,大红枣5枚。其中,党参、白术、甘草、当归、白芍、熟地,这基本是八珍汤的组成。只不过,去掉了川芎和茯苓。同时,附片来温补阳气。所有这些,都为了扶正。在这个基础上,搭配黄芪、白术和防风。其中,黄芪进一步补益脾肺之气,属于扶正之举。防风则用于祛风散邪,此乃治标。白芷和僵蚕配合防风,驱散外邪。白术、黄芪、防风搭配,就是玉屏风散。生姜和大枣,固护脾胃,促进气血生化之源。再看,这里还有桂枝。桂枝和白芍、生姜、大枣、甘草搭配,这就是有名的桂枝汤。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桂枝解表散邪,白芍养阴合营。这种调和营卫之举,其实也是在改善肌表营卫二气的输布和协调。这也是在治标。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生熟地兼用,赤白芍兼用。赤芍和白芍相比,可以活血凉血。生地和熟地相比,可以清热滋阴。这对改善长期气血不足导致的血虚风燥,有积极作用。

总之,这里以八珍汤固本扶正,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以玉屏风散标本兼治。无论是战略上,还是战术上,都是成功的。读者朋友,这个小医案,其实不算复杂。里面的道理,一看就懂。但是,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中医在遣方用药时候,所独有的布局思路。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外邪,固然要应对。我们体内的问题,当然也要解决。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基础和铺垫。这一点在很多中医皮肤、官窍疾病上,体现得十分明显。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要想替人家把病治好,就必须把眼光放得高一些,远一些,善于从大处和整体着眼。好了,啰啰嗦嗦的话,不说了。这些都是文老师的感言,不见得有道理。您看着,就当是一乐吧。全文完。我感谢你的阅读。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