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中药方-寒咳名方小青龙汤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此条文用现代语言翻译一下就是:咳嗽咳的只能靠着休息而不能躺下睡觉,这情况得用小青龙汤治疗。这就是种咳嗽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靠着站着的时候咳的不是太严重,但一躺下就瞬间咳的非常剧烈,很多人一咳就是一夜,完全无法睡觉。
案例举隅:
钟某,女,36岁,2024年1月10日就诊
患者3天前因受凉后出出现咳嗽、咳白痰,夜间躺下咳嗽加重,咳剧时不得卧,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无腹胀、腹痛,无头晕、头痛,无颈项强直,二便调。症见:神清,咳嗽,咳白痰,流涕,咽喉红肿、疼痛,可见散在滤泡,无发热,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浮滑。
中医诊断:咳嗽(风寒犯肺)
西医诊断:肺炎、咽峡炎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处方:
蜜麻黄6g 桂枝5g 白芍10g
细辛3g 法夏10g 五味子5g
密紫菀20g 蜜百部10g 白前10g
桔梗5g 杏仁10g 防风10
木蝴蝶6g 乌梅10g 炙甘草10g
3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后续随访:服药后咳嗽缓解,夜间可卧床睡觉,仍有少许鼻塞、流涕。
按语:
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药,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温阳以利内饮之化。干姜温肺化饮的同时其温性亦有助于除表寒、细辛性善走窜,既走表又达里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五味子味酸而收敛酸敛护肺,芍药味酸而敛阴酸敛合营,方中用此二药是为防诸药温燥之性伤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联合止嗽散温润止咳,两方合用,对于风寒咳嗽、痰饮犯肺有着良好的效果。
咳嗽之为病,或为风寒,或为风热,或为风燥,或为痰湿,或为痰热,或为湿热,或为肝火犯及肺咽,肺之宣降失调,生痰而为咳嗽也;或肺阴亏损,肺失濡养而生咳也;或为五脏失调,生水生湿、生痰犯肺致咳。然临床上疾病变化复杂,上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本案中小青龙汤、止嗽散加减合用,联合用药,体现的治病要灵活变通,辩证论治的,随证治之的观点。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33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