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不同,从而养成独特的习惯,时间久了自然成为规律。顺应这种规律,生活起来就情绪饱满,精神倍增:反之则情绪低落,寝食不安。
英国历史上有位长寿老人名叫托马斯·伯尔,在他152岁那年,国王查理一世想见见他,便派人把他接到皇宫,让其尽情吃喝玩乐。但因生活规律的骤然改变,老人难以适应,结果不足一周便驾鹤归西。这是因为大脑皮层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它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条件反射。人们长期信守有规律的条件反射,生理学称为“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就会使身体各组织器官都趋向规律化,在生活中便有预见性和适应性,这对保证身体健康,获得最佳的生理效应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生活杂乱无章,就不可能形成规律的动力定型。这种毫无规律的生活,便会使身体各器官时刻处于紧张状态,这样易使人体产生疾病,引起早衰。众多调查表明,凡是长寿者都有一条共同的秘诀,那就是生活的高度规律化。
长寿老人康德认为: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表现出杂乱无章、毫无次序和毫无节制,他便不能获得健康的体魄,更不可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去工作。
古时的孔老夫子则从反面指出:寝处不时,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疾共杀之。
所以,人们应善于寻找自身的最佳生活节律,形成自己良好的“动力定型”,以利身心健康,延年益寿。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3225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