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何庆勇医案(十五):经方叠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案
2024
04-29

何庆勇医案(十五):经方叠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案

患者杜某,女,59岁,初诊日期:2012年9月5日。

主诉:胸闷喘憋反复发作13年余,加重1月余。

现病史:1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爬一层楼后即发作,休息后自行缓解,1年前患者体检时,查冠状动脉造影:LAD中段肌桥,收缩期最大狭窄达70%,OM近端于LCX开口处狭窄达50%(2007年11月博爱医院康复中心),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予硝酸甘油片必要时口服。此后患者曾多次出现胸闷喘憋,均于口含硝酸甘油后缓解。2008年1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喘憋,气短,伴头胀头痛头晕,站立不稳,后经某大医院住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患者间断予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治疗。2011年4月患者出现双下肢水肿,未系统治疗。

  1月前患者胸闷、喘憋加重,伴全身乏力。自服硝酸甘油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刻下症:胸闷,喘憋,气短,时有心慌,偶有胸痛,伴后背发沉,夜间可平卧,时有憋醒,全身乏力,头晕,时有黑朦,无视物旋转,时有头右侧疼痛,口干,偶有咳嗽,有少量白粘痰,易汗出,食后无腹胀,无烧心,偶有反酸,无呕吐,时有两胁部及前胸窜痛,急躁易怒,纳可,夜间睡眠欠安,小便调,大便干,2日1行。

查体:T36.8℃,体型肥胖,舌淡暗,苔色白,苔质滑,脉细滑。

辅助检查:颈动脉超声示: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方证辨证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要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或胸部疼痛,后背冷。本案患者诊断为胸痹,并且主诉之一为胸闷反复发作13年。故本案患者方证辨证为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本案患者头晕,时有黑朦,体型肥胖,苔质滑,脉细滑。泽泻汤方证具备。故方证辨证为泽泻汤证。

此外,本案患者症见气短,全身乏力,舌淡暗。故还符合《医林改错》黄芪赤风汤的方证。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中医诊断:胸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证 泽泻汤证 黄芪赤风汤证。西医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功能II级 2.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4.腰椎间盘突出症。5.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

治疗:方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泽泻汤合黄芪赤风汤。

瓜蒌15g,薤白15g,半夏30g,泽泻30g,白术12g,生黄芪25g,赤芍15g,防风15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7剂。

后注:此为笔者早期医案。若加白酒20ml同煎,效果更佳。

二诊:患者诉喘憋、心慌,胸痛,后背发沉,咳痰症状均消失。活动后有气短,胸闷。偶有头晕,时有黑朦,无视物旋转,头右侧疼痛,易汗出,急躁易怒,纳可,夜间睡眠欠安,二便调,患者舌暗,苔色白,苔质滑,脉象细滑。

治疗:前方加檀香5g,丹参30g,砂仁6g,郁金15g。

瓜蒌15g,薤白15g,半夏30g,泽泻30g,白术12g,生黄芪25g,赤芍15g,防风15g,檀香5g,丹参30g,砂仁6g,郁金15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6剂。

三诊:患者诉活动后仍有气短,胸闷,偶有两胁部及前胸窜痛,急躁易怒。查体:T36.4℃,血压130/70mmHg,双侧呼吸音清,双侧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患者舌暗淡,苔色白,苔质滑,脉象细滑。

治疗:前方加陈皮15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早晚温服。

随诊:患者诉服药7剂后,诸症消失。随访2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按语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方中泽泻,味甘,性寒,功善渗湿、化痰,利水除饮为君药。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功效,善治痰饮眩悸。《类聚方广义》曰:“支饮眩冒症,其剧者,昏昏摇摇,如居暗室,如居舟中,如步雾里,如升空中,居屋床褥,如回转而走,虽瞑目敛神,亦复然,非此方不能治。”泽泻汤主治痰饮阻闭清窍的眩晕。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泽泻汤中的泽泻:白术的量为5:2,不易自行更改,否则会影响临床疗效。笔者在临床上泽泻30-69g,白术12-28g。

本案患者四诊合参,患者辨证属气虚痰浊,水饮上泛,治疗当以补气化痰饮为主法,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泽泻汤合黄芪赤风汤正具此功。

方证总结

笔者临床体会到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要方证是:胸痹之胸闷,或胸部疼痛,后背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