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100首方证解读汇要》030
2024
04-26

《100首方证解读汇要》030

                   四逆汤      药物组成: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经方病理:阴性 里虚 里寒      散剂比例:炙甘草2干姜1.5黑顺片3      金水堂方歌:                 一枚生附两半姜                 二两甘草太阴方                 四肢厥逆兼吐利                 里虚寒甚服之康                 名家解读      胡希恕: 四逆汤是甘草、干姜加附子就是四逆汤。那么吃甘草干姜汤干什么呢?以复其阳,这个以复其阳啊是复津液,这个不是让他再发热,他根本就热了,他这个时候胃太虚又有热,你主要得恢复胃气,他这个甘草、干姜啊他是温中、健胃、缓紧迫的这么一种药,但是干姜用的量非常轻,这跟我们头前白虎加人参中讲的人参健胃生津液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胃要是不恢复,这个津液是不会恢复的,所以他用甘草干姜来治疗。这个病我想要用专讲滋阴救逆的这种办法一吃一个死,一看这个人,咽比较干,就是津液太虚了,用点滋阴药,这个不行,他这个胃根本是不好的,也只能够恢复胃气才能够生津嘛,同时用大量的甘草也是大有道理的。“以复其阳”不是复其热,这个“阳”和我们头前说的津液是一致的。胃气恢复,津液充畅,这个四肢自然就温了。他脚就好了,“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他这个里边的胃不和不是个重要的,实际上开始心烦,他就是小便数,他是虚,这个不是阳明实结的那个厉害,经过上边的这种治疗,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之后一切病都好了。这个人呐还有说胡话,胃气不和,谵语,这个你也不要多用调胃承气汤,只能少少用,以调其胃气就好了,所以“少与调胃承气汤”。这个干姜与附子搁在一起呀,温里的作用就大得多了。附子这个药啊偏于治下,像这个下利呀,那么它是温下元的,后世说它是入肾了,那也是根据部位上说的了,它是偏于治下。这个干姜偏于治上,所以呕吐什么都要用姜,不用附子。可是这两个药搁在一起呢,是彻上彻下,无处不温,所以这个四逆汤必须把这个干姜和附子搁在一起。那么古人也有这么说的,说这个附子啊,有了干姜,它才真热。那么就是这两个药配伍起来,这个温中回阳的作用才特别大。      李冠杰:四逆汤是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加了附子,附子生用。那么甘草干姜汤我们已经讨论过了,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又加了附子,也就是说人体整体已经陷于阴证,陷于沉衰的这么一种情况。附子可以振兴人体,我们在讲桂枝加附子汤的时候,把附子已经说了,它可以振兴人体的机能。     我们如果说分析一下它的病理的话,它就是说这个时候啊,人体整体上已经陷入一种沉衰的状态。但是,就是在这种整体的病理状态下,那个处于最簿弱的环节的脏腑或者器官,或者说是组织,首先发生病变。才可能出现咱们现在说这种情况。那么在临床当中,四逆汤证确实有这个发热的案例存在。那么这样地解释呢,虽然与他这个原文作者的本意呢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它却能与这个临床实践能接轨。实际上,这个体温偏高,并不是表证所特有的症状反应,三阳病里边,包括三阴病里边,都有可能存在体温偏高的这种症状。有一个要出汗出不来汗,所以古人通过临床,这个一发汗就好了。古人他掌握了一种规律,方法,那么咱们现在呢根据这个规律方法在往下透视看整个情形,这个里证也如此,人身体呀他有一个愈病的方式,他就把这个病呀,打算从消化道的方面,或者把他吐下去,或者把他泻下去,就这么个情况。人体有一种防御机制。      症状:四肢厥逆、腹痛、胃寒喜热、神疲、面色苍白、腹泻与呕吐、发热、小便清长、头晕、周身乏力、腰膝酸软、食欲不振 、神昏(近似休克)、短气 、头痛 、便秘、面色晦暗、心悸、汗出。      舌象:淡嫩、淡舌有瘀点、红舌、紫暗、暗淡、镜面舌。      舌苔:润泽舌苔、薄白、白厚腻 、滑而青、无苔或者少苔、少薄 、黄。      脉象:沉、迟、细、弦 、微 、紧、浮、缓、弱。      现代疾病呢:麻疹、肺炎、感冒、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心肌炎、心脏骤停、风心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痢疾、重症黄疸型肝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咽痛、口疮、鼻衄、休克、疟疾。      黄煌:经典的霍乱病方,传统的回阳救逆方,具有止泻,治厥冷的功效。现代研究提示能强心、保护心肺、升压、抗休克作用,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振奋新陈代谢等。适用于以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特征的急危重症。     汤本求真:《医宗金鉴》曰:凡自利而渴者,里有热,属阳也。若自利不渴,则为里有寒,属阴也。自利不渴,则知太阴本脏有寒,故当温之。四逆辈者,指四逆、理中、附子等汤而言也。山田正珍曰:“脏”字,为泛指脏腑而言,注家以为脾之一脏,非也。厥阴篇云: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今自利不渴,知其里有寒也。(中略)按自利而渴之一证间有津液内亡而然者.惟其人小便不利,则属虚寒耳。余尝疗不利烦躁,小便不利者,每用四逆辈,屡收全效。若徒以渴为热,以不渴为寒,则为未尽然也。所谓自利不渴,为有寒者。      大塚敬节:有呕吐,脉亦微弱,说明阳气不足。小便一直通利,此时尿出更多,为体液丧失。微热为体表不明显之热,厥为四肢凉。本条论述的是,在呕吐的场合,通常是基本上无小便,但如果出现小便大量排出如水、体表不明显发热,手足发冷者,为难治,为四逆汤主治之证。

                   医案      胡希恕:孙某,男性,38岁,病历号134809,1964年4月6日初诊。196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疼。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 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三月腹胀消。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