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漫话西北鞭杆
2024
04-26

漫话西北鞭杆

在西北甘肃流行的棍术中分有三类不同的形制:五尺长者为棍,四尺五寸,比棍略细称为条子,三尺五寸,则叫鞭杆。西北棍子在武林中素有盛名,被誉为“东轮西棍”足见其地位。作为西北棍术家族中的一员,鞭杆更历来受到武林人的喜爱与推崇,得到广泛的传习和长足的发展,成为武苑中的一朵奇葩。

  西北鞭杆的产生

鞭杆的产生和形成历来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说法有如下两种:其中生产劳动产生说,其中又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最初鞭杆就是一根短棍上拴一截皮条或绳索用来赶驮东西的驴的,也可用来防卫用。通过时间的变迁就演变成后来的鞭杆。为了演练和使用的方便把皮条或绳索去掉,成了武术器械的一种——鞭杆。

二说,西北多山,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伴随着崎岖山路和羊肠小道,往返其中,一些生产资料和生活日用品的采购、交易、运输用车载、马拉,显然是不可行的,此唯一的办法就是肩挑、人背,就是最好的运输工具。在西北有一种家庭用具叫背斗,是用柳条或竹子编的(图—1)上方下尖,一米多高,有大、中、小三种规格,男人用大的,女人用中的,小孩用小的,在过去的农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就开始帮助家里干农活。人们在肩挑和人背时往手中拿一根短棍作为在羊肠小道上休息时支扁担和背斗来减少身体上的压力;此外,走在山路中人烟稀少,遇到野兽或者歹人亦可作为防身武器用以御敌。久而久之,不知何时就演变成了现在的鞭杆。

其第二种说法,是由金属打造的鞭、锏演变而来,如在“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等演义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如闻太师就善使双鞭,又如唐朝大将秦琼、敬德,一善使金锏,一善使竹节钢鞭,宋朝“水浒中”好汉呼延灼亦使双鞭等。(见图-2),这些鞭、锏都是金属打造,且是在战争中的将军使用,可谓专门的武器。在这些武器的使用、习练转入民间的习武者中,失去了其杀伤的作用,且对器械的打造很是不方便且造价昂贵。逐渐以短棍代替鞭,而称之为鞭杆。这在一些传统的鞭杆名称中和拳谱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至今还广泛流传的鞭杆套路如太师鞭、子胥鞭、敬德鞭、黑虎鞭、桥梁救主鞭等。都体现了由鞭到鞭杆演变过程的痕迹。

以上两种说法,都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到底是哪一种可能性较大或者说就是由此而产生的,尚无定论,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论证。

鞭杆的流传与发展

一、鞭杆的流传

西北鞭杆的流传大多数的口碑资料和传说认为源于甘肃定西华家岭,传说华家岭人张敬精于棍术和鞭杆,曾将其传给甘肃甘谷牛蹄湾人麻四,麻又传给甘肃临洮人王大化之说。且在陇上素有“甘谷鞭杆、秦安棍”之说,这充分说明了鞭杆在甘谷地区的广泛流传和深入群众。又一说清光绪年间甘谷渭阳豹子坪人张金顺结识了山东江湖把式“铁头王二”二人感情甚恰,张从王二处学得了换手鞭杆。张金顺学得此鞭杆后,常年练习不辍,尽得此术,并将此术传给族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豹子坪的鞭杆遂负盛名,誉满甘陇。因此甘谷人博得了“鞭杆儿客”的美誉。

笔者曾在1983年借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之机,带领甘肃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小组人员,赴甘谷县进行传统武术的调查研究,在县体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豹子坪老拳师张兴泰的家里,对他祖上所传鞭杆的情况进行了解探访。张兴泰老拳师现场表演家传“十二莲花鞭”,并且我们给兴泰夫妇及全家拍了照片以作留念。

通过对甘谷鞭杆的全面调查,笔者认为,甘肃地区鞭杆的产生、流传,发展到现在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鞭杆大家族,绝非一家一派之力所能完成的。而是经过了几代人数不清的民间武术家、拳师、武术练习者的不断努力所形成的。

此外,在全国各地亦有鞭杆传习,如山西、山东、陕西等,尤其是山西鞭杆的流传也十分广泛,来龙去脉也十分清晰,在这里不作赘述。但就流传的内容与范围,普及程度与甘肃地区的鞭杆都是无法比拟的,这就充分说明甘肃的地理环境、人文特点、古老的生产方式造就了鞭杆的产生、流传与发展。

二、西北鞭杆的流传与发展

在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兰州、甘谷、天水、秦安、平凉、武山、武威、张掖等地鞭杆的传习非常普遍,尤其是甘谷,习武的人没有不会几路鞭杆的。可以说人才辈出,名家济济。如甘谷的王干城、安宏业、魏棋、郭诺,武山的赵海云,通渭的刘汉章,天水的孙彦彪、黄宝珊;武威的苏杰三、顾富德;平凉地区的吴富玺、马正荣、贾万有,兰州的王天鹏、罗文源、管其泰等都是不同时期精于鞭杆的代表人物和佼佼者。他们对鞭杆的传播与发展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武林界追忆和乐道。其中武威老拳师顾富德所练黑虎缠海鞭杆,尤其突出,无论在套路形式上,还是演练特点上,还是鞭法、技击上都有独到之处,表现出了其极具变化之能事的特点,受到同道和习练者的推崇。(见图-4)。得到广泛的流传。此外,甘肃清水县老拳师吴富玺所练习和传授的九回窜子鞭杆,更是鞭杆传统套路中的不可多见的优秀鞭杆套路。该鞭杆套路曲折回转,灵活多变,其鞭法搬、砸、劈、扣、扭、缠、涮、戳、撩、挑、挂、格,劲力饱满,浑然天成,是一个集演练与技击于一体的优秀鞭杆套路。在陇原大地久负盛名。(见图-5)。还有甘谷县老拳师安宏业所练的桥梁救主鞭杆,更是体现了西北鞭杆的剽悍多变,淋漓尽致的独特风格,其传人金保岱尽得其术,一套桥梁救主鞭杆被演练的风起云涌、雷霆轰鸣,刹那间又雨过天晴,艳阳和煦,千变万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该鞭杆是甘谷众多鞭杆套路的代表者,被广泛传练。再有金城兰州的武林前辈王天鹏、罗文元、管其泰在陇上极负盛名,尤其王天鹏被誉为西北“棍王”,他不但棍术精湛,而且鞭杆亦称绝活,与人较量从未败绩。罗、管二人受其益非浅,深得其真传。他们所练的五阴七手、十三法、掉手鞭杆(亦称换手鞭杆),可以说是出神入化,达到了鞭杆之巅峰,受到武林界之极高度赞誉。其技也被广泛传练。后起之秀张克俭、王得功辈他们将通臂、劈挂、翻子等的风格、劲力、节奏与身法,柔和吸收到鞭杆的练习中,使其鞭杆风格焕然一新,在传统鞭杆的传习中,增添了新的血液,是非常可喜的,为鞭杆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所述之前贤,只是其中极少数代表,但这也足以代表鞭杆发展、传习的基本概况。虽然他们大多人都已作古,但他们留传下来的精湛技艺则会开花、结果,代代表传,永无止境。

三、西北鞭杆的特点与内容

1、鞭杆之风格特点

由于鞭杆形制是一根短棍,长约三尺五寸,把粗约2.5厘米,稍比把略细。这就决定它的演练和使用方法,以掉手换把是其最基本的运动方法,贯穿于演练和使用的全过程。鞭杆的主要把法有如下几种:双手托把、双手阴握、提撩把、搬扣把、双、单手劈把、阴阳把、绞把等。因此,练习好各种把法和掉手换把,是练习鞭杆最主要的基本方法,需要习练者认真练习熟练,掌握才是练好鞭杆,充分融合体验鞭杆的演练特点和使用方法的唯一手段。

鞭杆的演练特点和使用方法,主要体现为在演练和使用中始终鞭随身走、身随步行、以腰为轴、身鞭步协一致,手眼身法融为一体,闪转进退、灵活多变、劲由腰发、力贯全身,掉手换把、把梢并用、力点准狠、快速凌厉,一气呵成。

2、西北鞭杆的主要内容

西北鞭杆同其他的流行于西北的传统武术一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和东西部文化的交融中,内容不断地得到充实丰富,技术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提高,其丰富的套路内容、形象的鞭谱文字、生动的口碑资料,为鞭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可行、可靠的研究基础。据初步的了解,粗略统计,至今在甘陇流行的鞭杆套路尚有数十种之多。内容非常的丰富,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不可缺的瑰宝之一。择其主要流传套路如下:九回窜子鞭杆、桥梁救主鞭杆、十二莲花鞭杆、换手鞭杆、黑虎缠海鞭杆、黄龙鞭杆、滚龙鞭杆、子胥鞭杆、太师鞭杆、定唐鞭杆、梅花鞭杆、铁门扭丝闩、白虎鞭杆、青龙鞭杆、阴手栓子鞭杆、七星鞭杆、迎门鞭杆、五虎群羊鞭杆、游四门鞭杆、六进鞭杆、金家鞭杆、白马分鬃鞭杆、崆峒鞭杆、八门鞭杆、蛟龙鞭杆、梅花鞭杆等。以上所列鞭杆套路也仅是甘陇鞭杆之其中部分,尚有许多套路在这里不能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甘陇鞭杆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但却未能很好地继承与发展,究其原因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思想开放程度不无关系,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飞速的进步和人类对文化体育的需求日益强烈的大好时机,将鞭杆这一武术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推向全国,走向世界,造福于全人类。愿广大武术界的有识之士携起手来,完成这一具有历史意义举措,共同努力将西北鞭杆的传承、发展、提高、创新工作,开创出更加光璨的新局面,是笔者写这篇小稿的初衷。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