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洪涛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第2195篇原创内容
胆胃不和是一种病机,从临床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这种病机。我在《胆胃气逆越来越多见的原因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导致胆胃不和的多种病因,并认为:胆胃气逆,导致上实下虚,上热下寒。这样的病机临床最为多见。比如生活中多见的肥胖、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痛风、肝炎、胃炎、食管炎、胆囊炎、中风、肿瘤、不孕、慢性咽炎、咳嗽等等,多与胆胃气机上逆有关。由此说,要想有效治愈这些慢性疾病,就有必要调节胆胃气机平衡。我的临床体会是,这是治疗多种慢性疾病的一个捷径。再者,胆胃不和也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基本病机。此类病症往往病程长,且容易复发。如胆石症、胆囊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主要症状均有上腹痛、胀满、嗳气。
一、胆与胃的生理关系其一,胆胆为甲木,附于肝,内藏精汁,为中精之府,受肝之余气而化胆汁。即《脉经》所谓“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并借肝之疏泄、胃之通降,以下输肠中,助胃以腐熟水谷,生化气血,滋养全身。故胆在生理状态时“其气本降”,病则上逆。其二,胃胃为戊土,主纳食,为传化之腑。腑以通为用,胃以降为顺。胃气能降,则饮食得以运化,精微可以濡养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残渣则可通过二便排出。从生理来看,胆胃密切相关,共同起着调畅气机,协同消化的作用。其一,胃属阳明,胆属少阳,均属阳腑,同气相求。其二,同居中焦,中焦如沤,是气血营卫之发源地,中焦受少阴之胆气方能取汁化赤而为血。其三,胆胃皆以降为顺。胃气以降为和,除赖肺的肃降,还借胆之转枢,若胆失条达则浊阴不降。其四,胃属阳明,胆属少阳,两条经脉循于耳前在少腹交会。其五,由于经气的相互贯通,所以在生理上少阳、阳明相互维系。阳明胃气之敷布离不开少阳胆气的转枢,少阳胆气的转枢离不开阳明胃气的资助。其六,胆与胃,一是生机之源,一是后天之本。其七,胃喜温暖柔润,须赖少火之温煦;而少火之生发亦受胃气之资助。胆与胃相互促进,同气相求。“木生于水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就胆胃关系而言,即为“胃随胆升”,“胆随胃降”。若胆胃气机和畅,则平若权衡;如失其调和,同性相斥,则反若冰炭。
二、胆与胃的病理关系一方面,胆气不足则生机不旺,胃气不旺则化源不足。二者功能失调都会影响生命质量。另一方面,胆胃在病理上互相传变。胆气上逆则胃必反,胃失和降则胆必拂郁。其一,胆病及胃胆失通降,即会胆病及胃。古人谓“胆宜沉降”,即指胆火、胆汁宜降。若肝胆不疏,郁而化火,不得宣泄,则反逆犯胃,临证常见口苦、嘈杂、泛酸、暖气等;若兼有湿热,则兼见胁痛伴呕恶,甚则发热、黄疽等。民国大医唐容川指出:“胆中相火如不亢盛,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以疏达,故水谷化;亢盛则清阳遏郁,脾胃不和”。以黄疸为例,清代大医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与胃之浊气共并,上不得越,下不得泄,薰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论述了阳黄的发病病机,胆汁外溢与胃中浊气合并发致身目俱黄,胆胃同病是其根本。临床上许多肝胆湿热的病证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的临床表现,即是胃脘胀满、恶心、呕吐等胃失和降的症状。胆胃也可同病,如胆汁反流性胃炎,即由于幽门功能失调,导致胆汁反流入胃引起的浅表性胃炎。
处暑,意味着暑热的结束,秋凉的到来。北方开始变凉,而南方仍热,养生当因地制宜而有所不同。选择中医特此推出处暑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其二,胃病及胆一方面,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郁于肝胆,使肝胆失于疏泄致病。另一方面,胃失和降,胃中郁火也可影响胆腑决断功能,使胆中相火上炎引起心烦、干呕、惊悸、眩晕等。正如清代大医黄元御在《素灵微蕴》中所说:“胃逆则甲木无下行之路,甲木化气于相火,相火上炎,是以胸膈烦热”;“以土虚胃逆,碍甲木下行之路,胃口痞塞,浊气不降”。以上均说明胃腑失于通降可以病及于胆。临床上胃病及胆的例子很多。比如,胃气虚则胆气无以泄,胃气热则胆气热,胃气滞则胆亦滞,胃气上逆胆气亦逆等。比较常见的是胃气不降,湿郁生热,壅阻滞留,气机不利而影响胆之疏泄;或因胃热移胆而致胃胆同病。临床可见脘胁胀痛、痞满、纳少、大便失常,或口苦咽干、目眩、头胀等。张景岳提出:“以饮食劳倦而致胁痛者,此脾胃之所传也。”现代临床发现部分十二指肠壶腹溃疡患者由于瘢痕收缩,可使胆汁流出不畅,瘀阻可形成胆囊炎、胆结石等。其三,胆胃同病可以说,胆胃在生理和病理上互相影响,最容易同时发作疾病。正如《灵枢·四时气篇》所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凡这类的疾病,我常称之为胆胃不和。胆与胃在病理状态下相干性的经典论述为:“邪在胆,逆在胃,胆溢则口苦,胃气上逆则呕苦汁”。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邪在胆,证明胆病可能为原发,逆在胃,说明胃病可能为继发,即包含了先后顺序的胆胃同病;其二,仅有邪在胆,则只以口苦为表现。仅有逆在胃,则以呕吐为表现。倘若二者相干,则以呕苦为表现;其三,本句论述交代了胆胃同病,胆升太过,胃失和降的发病机理,也交代了相关的症状。由此可见。胆胃同病在发病机制上可以由胆及胃,亦可以由胃及胆,或是胆胃同时发病。有资料表明:胃病患者,经B超诊断兼有胆病者占35%;而胆病患者,经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病等胃病者占40%。一般认为,胆胃同时发病多与肝胆气郁,疏泄失利,脾失健运,胃气不和,湿浊中蕴有关;通降是胆与胃生理上的共同要求,通降一旦失司,就会成为胆胃同病的病理基础,从而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欲吐等。三、胆胃不和的诊治从临床来看,胆胃不和的临床特点是,既有胆病,也有胃病。二者同时出现,但会出现或偏胃病,或偏胆病的情况。胆胃不和的辨证要点为:胃脘有不同程度的胀满,多数脘痛连胁引背,痞胀多于脘痛,口苦或呕吐苦水,嗳气嘈杂。从辨证来看,比较多见的或属胆胃气滞,或属肝胆湿热,或属肝胃不和。在此基础上,亦会兼有胃阴不足、气阴两虚、肝郁脾虚等。如何调节胆胃不和呢?我的思考是:其一,胆胃兼治,治胆莫忘和胃,和胃每兼利胆;其二,根据胆胃各自的病情轻重,而当有所偏重;其三,重在调畅气机,若兼见湿热内蕴、腑实偏盛者,则当配合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主要治疗原则就是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一方面使胆汁排泄通畅;另一方面使脾胃肝胆气机升降复常。胆气利则胃亦和,胃气和而胆自利。所谓“利胆”,强调因势利导以调畅胆气。胆火当降,故当以促胆火下降为利胆的标准。我常选用大柴胡汤为主,此方最能利胆;所谓“和胃”,强调胃的通降及胆胃气机的和谐。我常选用温胆汤、半夏泻心汤之类的药方。从临床来看,我在治疗胆胃不和诸症时,常用大柴胡汤来疏降胆胃之气,兼调畅腑气。大柴胡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胀、胃痛、胆胀、胁痛等脾胃肝胆疾病。在此基础上,常会合用茵陈蒿汤来清化湿热。必要时亦可合用温胆汤。药用柴胡、黄芩、枳实、白芍、炙甘草、茵陈、栀子、制大黄、郁金、姜半夏等。
根据兼证可适当合方或加味。比如,兼疼痛加金铃子散;兼血瘀加失笑散;兼嘈杂泛酸水加左金丸、海螵蛸、煅瓦楞子;恶心加小半夏汤;胃病偏重合半夏泻心汤;中焦虚寒加理中汤;痰湿偏重合二陈汤;湿热明显加蒲公英、红藤、虎杖、竹茹,或合温胆汤;偏于寒湿合平胃散,或合香苏散;气虚脾弱合四君子汤或六君子汤;肝阴虚合一贯煎;胃阴虚合益胃汤,或加芦根、石斛、乌梅、麦冬;胆囊结石加金钱草、鸡内金;胆囊息肉加用乌梅、皂刺、威灵仙、薏仁、僵蚕……以上合方用药目的皆在于疏肝利胆、行气活血、和胃降逆,体现了胆胃同治的原则。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思路以胆汁反流性胃炎为例,此病主症为胃脘痛势急迫,灼痛为主;口干口苦;次症为喜冷饮;泛酸,嘈杂;烦躁,易怒;大便干结;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从临床症状来分析,结合历代名家观点,我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核心病机即是胆胃不和,兼有郁热。源于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胃随胆逆,失于和降。胆属巽木,自有阴阳,交相为用。胆中有火,惟有阴气降之使下,则火不妄动。胆中有汁,惟有阳气升之使上,则汁不寒凝。胃属艮土,胃随胆降,枢机不利,胆火内郁,胃随胆逆,失于和降,故致胆胃郁热。病因多为感受外邪,情志不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所致;病位主要在胆与胃,与肝脾密切相关。针对此病,我常用胆胃不和的思路来诊治。用方以大柴胡汤为主,或合黄连温胆汤,或合清胃散,或合半夏泻心汤。我的经验是,治疗此病的主药是柴胡、黄芩、黄连、竹茹、白芍、枳实、郁金等。诸药合用能清热和胃、降逆止呕,柔肝养阴,疏肝理气,解郁止痛之功。进一步说,不管是何种疾病,只要有胆胃不和的病机,都可考虑运用胆胃同降理论,往往能取得满意疗效。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920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