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治喘名方—定喘汤
原创 畅达李祥林南晋生 悦读中医 2024-04-05 11:30 北京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仲景活法:汤方辨证及临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畅达,李祥林,南晋生编著)定喘汤为明代学者张时彻的治喘名方,记载于《摄生众妙方》,作为临床降气平喘的常用方,有宣降肺气、定喘化痰之功。对于平时体内有痰浊,又感风寒导致的咳喘气急效果神奇,现经临床辨证加减可用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偏于热者。
定喘汤证
[渊源] 《摄生众妙方》。[病机]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汤证脉症] 主症:哮喘咳嗽。 兼症:痰稠而黄,痰多气急,微恶风寒。 舌脉:舌苔黄腻,脉滑数。
[汤证辨证要点]
1、必须具备主症。2、兼症加典型舌脉。3、患者常有痰热、哮喘宿根,每因外感风寒诱发。
[禁忌]
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禁用。
[汤证辨疑]
1.小青龙汤证:见于《伤寒论》。小青龙汤与定喘汤均能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浊的哮喘。小青龙汤证是内有寒饮,外感引动发为哮喘,临床以哮喘及发热恶寒、无汗、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见症为特点;定喘汤证则是素有痰热,外感风寒引发哮喘,以哮喘及痰稠色黄、舌苔黄腻为特点。两汤证寒热区别明显,理应注意。
2.麻杏石甘汤证:见于《伤寒论》。本汤证也可见外邪未解、内热壅肺的哮喘病证,与定喘汤证有相似之处,咳嗽气急、喘促鼻煽、喉间哮鸣是两汤证的共有特点。但本汤证之内热以无形之热为主,痰涎不盛,舌苔虽黄但不腻;定喘汤证则以痰热壅肺为主,痰多色黄黏稠,舌苔黄腻。
3.苏子降气汤证: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汤证虽也可见痰盛喘促,但与定喘汤证区别明显。本汤证因阳虚于下,痰涎壅肺而喘;定喘汤证则因外感风寒,痰热壅肺而喘。二者易于分辨。
临床应用
1.本方主治外感风寒、痰热内蕴的哮喘,以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若无表证者,麻黄可减量应用;痰稠难出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肺热重者,可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泄肺热。
2.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属痰热蕴肺、风寒外袭者,可加减使用本方治疗。研究证明,定喘汤能阻断支气管哮喘患者IgE与肥大细胞的嗜酸性粒细胞结合,阻止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器官,从而抑制哮喘发作。
[汤方组成] 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桑白皮三钱,黄芩一钱五分,半夏三钱。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
[病案] 张某,男,43岁。2019年11月30日初诊,患者3天前感受风寒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7.8℃,自服“感冒药”后烧退。患者体胖,平素痰多,恶风寒,咳嗽气喘,痰多而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辨证:定喘汤证。治法:宣降肺气,清热化痰。处方: 麻黄8g,白果8g,清半夏12g,苏子10g,款冬花10g,桑白皮10g,杏仁10g,黄芩10g,生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个月后回访,患者诉服药后咳止,痰减少,余无不适。
按语
定喘汤见于《摄生众妙方》,病机由素体多痰,复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所致。此例患者素有吸烟史20余年,平素咳嗽痰多,近因外感风寒,以“咳喘,痰多色黄,恶风寒”为主要表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符合定喘汤的汤证脉症,故用之得效。
定喘汤:《摄生众妙方》卷六
别名:千金定喘汤、白果定喘汤、千金汤
处方:白果二十一个(9克)、麻黄三钱(9克)、苏子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款冬花三钱(9克)、杏仁一钱五分(4.5克)、蜜炙桑白皮三钱(6克)、炒黄芩一钱五分(4 5克)、法半夏三钱(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功能:宣肺平喘降气,清热化痰。主治:风寒外束,痰热蕴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现常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肺炎等。辨证要点:本方亦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之喘咳证。
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加减:
若无表证者,以宣肺定喘为主,故麻黄可减量应用;
痰多难咯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助清热化痰之功;
肺热偏重,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清泄肺热。注意:新感风寒,无汗而喘,内无痰热者不宜用;哮喘日久,气虚脉弱者不宜用。方解:本方证因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所致。
症见哮喘咳嗽,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咯出等。
治宜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祛痰。麻黄宣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一开一收;杏仁、苏子、半夏、款冬花降气化痰;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合而用之,共成宣肺平喘,化痰泄热之功。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肺脓疡、间质性肺炎、过敏性咳嗽、弥散性全细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其他肺系疾病证属痰热内蕴,肺气上逆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定喘汤有化痰、平喘、抗炎作用,还能抑制气道重塑,减少嗜酸粒细胞浸润,改善肺功能。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药理作用:定喘汤中白果用量的实验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89;3:123):用超声雾化器喷雾0.4%磷酸组织胺10秒钟,观察豚鼠抽搐倒地时间,以测定定喘汤及其拆方之平喘作用。结果表明,定喘汤重用白果者比轻用者效果好,未用白果者较差。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即使重用白果,也很安全。按150g/公斤体重给小白鼠灌胃,三天内饮食,活动均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临床应用
1、喘息性支气管炎用定喘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气管炎100例,其中合并肺气肿者73例,合并肺原性心脏病者2例,合并高血压者15例,合并陈旧性肺结核者11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1例。患者均有反复咳嗽、气喘、痰多而黄,胸闷或发热等症。每日1剂,连服10剂为1疗程。除个别病例因继发感染加用鱼腥草、蒲公英外,其余未加任何药物。结果:显效以上占83%,好转14%,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本方经临床证实,确有较好的止咳、平喘、祛痰作用,且尚有滋养强壮功效。大多数患者服用后,胸闷消失,体重增加,神色精力均有明显好转。
2、毛细支气管炎用定喘汤治疗婴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30例。其药物组成以定喘汤为主,高热加生石膏15g,地骨皮7g;腹泻加茯苓、车前子各7g;无腹泻者加竹沥15毫升,分三次服。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可根据不同情况,补充水及电解质,静脉给西地兰。结果30例均获痊愈,除2例喘憋稽延较长者外,余28例都在3天内哮鸣音消失,喘憋缓解。住院2-5天,平均4天。3、哮喘用加减定喘汤治疗急性哮喘实证一年余,疗效显着。用药以定喘汤为主,痰难咳出者加葶苈子5g,胸痛加白芥子5g,胸闷加瓜蒌仁10g,胃纳差有瘀血者加生鸡内金6g。在应用时,只须脉弦数有力,有舌苔即可。4、热带性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症患者男,59岁,渐觉疲乏无力,出汗,全身关节酸软,头晕头痛。半月后开始干咳、胸闷,伴恶寒发热,咳嗽渐重而至阵发呼吸困难,状如支气管哮喘。经多方治疗无效。检查:白细胞7200/立方毫米,分类嗜酸性细胞占36%,血沉42毫米/小时,嗜酸性白细胞计数2072/立方毫米,脉弦数,舌红苔微黄。辩证属肺寒膈热之喘证。连服定喘汤50余剂,症状消失,嗜酸性白细胞计数降至172/立方毫米,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细胞降至4%,体力亦恢复。各家论述1、《医方考》:声粗者为哮,外感有余之疾也,宜用表药;气促者为喘,肺虚不足之证也,宜用里药。寒束于表,阳气不得泄越,故上逆;气并于膈,为阳中之阳,故令热。是方也,麻黄、杏仁、甘草辛甘发散之物也,可以疏表而定哮;白果、款冬花、桑皮清金保肺之物也,可以安里而定喘;苏子能降气,半夏能散逆,黄芩能去热。2、《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表寒宜散,麻黄、杏仁、桑皮、甘草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里虚宜敛,款冬温润,白果收涩定喘而清金。苏子降肺气,黄芩清肺热,半夏燥湿痰,相助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3、《成方便读》:夫肺为娇脏,畏寒畏热,其间毫发不容,其性亦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为风寒外束,则肺气壅闭,失其下行之令,久则郁热内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为痰,哮咳等疾所由来也。然寒不去则郁不开,郁不开则热不解,热不解则痰亦不能遽除,哮咳等症何由而止。故必以麻黄、杏仁、生姜开肺疏邪;半夏、白果、苏子化痰降浊;黄芩、桑皮之苦寒,除郁热而降肺;款冬、甘草之甘润,养肺燥而益金,数者相助为理,以成其功。宜乎喘哮固疾,皆可愈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2905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