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水证与表证“连体”,你知道该怎么治疗吗?
2024
03-29

水证与表证“连体”,你知道该怎么治疗吗?

导读

2023年12月在北京举办的水证论坛上,李老师和几位师兄分别从水证与表证、水证与半证、水证与里证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水证病变反应的部位,及其治疗准则和方法。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三期连载。

水证与表证“连体”,临床多见

水证是体液代谢失常的一类症状反应。《金匮要略》里讲水证的病名很多,水气病篇中就有风水,皮水,痰饮,悬饮,支饮,溢饮。湿痹中的湿家、风湿,水在心、在肝等。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蛋白尿等病名,乍一看很乱。李冠杰老师在《金匮要略》中专门有一节课讲到水证,要我们在实际临床中抛开这些病名,运用经方的“12字病理辨证”思路,将水证与病变部位表、里、半相结合来辨识水证的阴阳属性,治疗就会取得良效。表证是病变在体表部位的一类症状反应。人体患病时欲借发汗之机能来解除疾病。表包括皮肤,肌肉,骨骼,关节,头项,腰背,手足。水证可以独立存在,表证也可独立存在,水证与表证又可以并存,即水可以停留在体表的各个部位。在实际临床上,水证和表证并存是常见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虚,里虚,血虚去桂加白术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虚,里虚,阴性证。苓桂术甘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虚。麻黄加术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实。越婢加术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实,里热。桂芍知母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实,还有局部的里热和阴性证。桂芍知母汤在临床上治痛风是非常适合的。它的里热实际上是局部的表现(脚肿发热),并不是一定要有明显的里热,这种局部的热用知母去热解烦,可以认为是知母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实,里热。这个里热在方证的症状反应上是发黄(可以理解为严重里热导致的发黄)。治疗这种里热,方中用连翘和桑白皮来解决。而其治疗荨麻疹时,其里热便是皮肤局部斑丘疹是红色。临床上只要符合这个病理属性就可以应用。大青龙汤的病理属性水实,表实,里热。这个里热就是烦燥口渴,所以方中用石膏清热。这种里热便是石膏热。而其水实对应的是身重。是体表停饮比较严重。常见的水证和表证共生共存的,还有象小青龙汤,苓桂剂。

水证与表证合病,治则是什么

水证的治疗原则,在伤寒论中没有具体界定。《金匮要略》中对水证的治疗原则是: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从汗解。当水证、表证并病时,治疗应先水后表,或水表同治。

从两个方证,看治则

下面就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和五苓散我们仔细加以分析。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我曾经用过,就是新冠感染后,按照李老师出的指导方吃了后,胃部出现不适,我自己分析就是有明显的水证——心下有停饮,所以就用了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吃后很快就好了。新冠开始时有表证,但李冠杰老师出的新冠感染指导方里,就没有专门用麻桂来解表,因为很多病人感染后表现出来的里虚寒、水实甚至半热都比较明显。而这些按照我们体系: 阴性证—里虚寒—水实—半热—里实热—表虚—表实—血虚—血实—气实的治疗原则,都要优先于表证进行解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李冠杰老师认为有停饮时,单独解表不管用,他的里饮都重到小便不利了,停饮致胃又满又疼以致于汗都不出了。所以治疗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停饮的问题,而且去桂后,方中还有生姜,生姜既解表,又能恢复胃功能以运水湿,还能止呕。五苓散里除了四味去水的药以外,就一味桂枝,而且量也非常少。因为这个时候体内停饮是主要矛盾,把停饮解决了,表证会自然好。如果只解表不去水,就会变证百出,属于误治。这两个方证治疗都是先解决里水,再考虑表证。这个治则和优先次序,可以解决临床上很多疑难杂症(怪病多痰)。临床上还有水表同解。比如一个病人主诉头晕,李老师开始给他苓桂术甘汤,因为他没有表实证,身上潮乎乎的,说话声高气粗,给人很豁达的感觉,病人吃了就减轻。但是过两年又发作了,仔细问问,他有一个特殊的症状,就是小便不利,还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每天早饭后犯困,这就是体力不支,李老师就按阴性证处理,给了他真武汤,吃了就有效,但治疗效果也不是特别明显。后来李老师权衡来权衡去,认为病人属于阳性证和阴性证的错杂,或者说介乎于两者之间。于是就把真武汤和苓桂术甘汤合到一起,吃了后效果非常好。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既是对水证和表证同时治疗,也是对阴性证和阳性证的同时治疗。有人说,同一病位或同一病理属性上会不会有阴证和阳证并存?答案是肯定的,这就象太极图的阴阳互根,用这种思维解释就明白了。

从水证与表证“连体”,看风湿病的治疗

中医的湿痹,西医称为风湿类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甚至包括骨质增生等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理多是水实+表证。

因为这些方子差不多都会用到苍术、茯苓、附子。用附子可以理解为局部阴证,如关节肿大有积液的,这就是局部的水液循环机能沉衰。治疗常用方有桂枝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麻黄汤、葛根汤。

还有汗出恶风的防己黄芪汤,最常用的是桂枝加苓术附,葛根加苓术附,麻黄加苓术附,麻黄加术,葛根加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

如果湿痹中有里热的,可用麻杏苡甘汤,这种里热可以理解为苡仁热。再有桂芍知母汤也能治疗关节局部发热。另外湿痹整体出现阴证,可用真武汤,附子汤。这都是治疗湿痹的常用方。

湿痹的治疗原则:一是利小便,二是发汗,三是多从阴证考虑。湿痹的治疗,胡老有个专题,大家可以多多学习。

从水证与表证“连体”,看肾病的治疗

肾病的主要症状是以少尿、血尿、蛋白尿、水肿乏力为主。

李冠杰老师治过一个肾炎,在省医院治疗,已到不治地步。后来到李老师那里求治,通过辨证,用的是越婢加术汤,还合了其它方子,后来慢慢地好了。

我当时读李冠杰老师的伤寒论讲稿时,对这个病认识不是很深刻,后来跟诊李老师,再后来接触了这类肾病,包括现在还有几个肾病患者在我这儿长期用药,大部分效果都很好,认识就深刻了。李老师给我讲,肾病涉及的方证的病理以水实表实里热为常见,主要是越婢汤,有时会用到大青龙汤,越婢汤和越婢加术汤是常用的。

我在门诊上接过一个广东的年轻病人,肾病已有两年多了,还做过手术,他的主要症状是面部、下肢浮肿,还有腹水。通过辨证用的就是越婢加术汤,治疗了三个月,效果很明显。这个方子在合方中份数最多,后来经李老师看后,这个方又加到了六份。

胡老也有个医案,女性,来诊时,四肢浮肿,小便不利,频且量少,色黄,大便干,低烧,恶寒,膝痛,头晕,心烦。我们分析了他的病理就是水实,表实,里热。用的方证就是大青龙汤加味。

大青龙汤就是麻黄汤和越婢汤的合方,所以大青龙汤也有治疗肾病的机会。从医案的记载看,这类病需要治疗时间长,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两年,甚至更长。这就需要和患者达成共识,即长期用药。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