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中医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
这个中成药主要用来解决肺中痰热的问题,肺为娇脏,肺中有痰热会引发咳嗽、气喘、咳痰、痰黄而黏稠等症状,这个中成药就管用。
清肺化痰丸:法半夏、胆南星、枳壳、黄芩、苦杏仁、川贝母、麻黄、瓜蒌子、款冬花、白苏子、陈皮、莱菔子、茯苓、桔梗、甘草。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组成二陈汤,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这个方子治肺也治脾,肺里的痰来源于脾,脾是肺的母亲,脾把精微物质输送给肺,如果有痰,这些痰也会被带过去,留在肺里,所以中医有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我们不但要化肺里的痰,还要把脾胃里的痰化开,这样向上输送到肺里的痰就少了。
胆南星、川贝母的加入,可以增强化痰的功效,这是两个凉药,主要针对痰热壅肺的情况,痰和热胶着在一起,表现出的症状,也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痰色黄而黏稠。
用二陈汤配上川贝母、胆南星,把脾胃和肺里的痰都化开,不过,虽然化了痰,但降气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白苏子、莱菔子、枳壳可以发挥作用,这三个药可以降气,降气就是让气往下走,气往下走,痰就能往下走,目的是让痰离开肺,离开脾胃,并最终归于肠道。
瓜蒌子也叫瓜蒌仁,因为有丰富的油脂,性质油润,能够润燥滑肠,使肠道滋润,促进排便通畅,痰就能通过肠道,借着排便的机会排出去。瓜蒌子还有个作用叫泻肺,肺和大肠是相通的,其实还是把痰引下来的意思,引下来才好通过肠道排出去,使痰得到彻底的清理。
杏仁和桔梗配在一起,二者作用方向相反,一个走下,一个走上,可以宣通肺气,让肺部气机通畅,起到一个止咳的作用。
款冬花也是一个常用的止咳药,有着很好的化痰止咳的功效。
黄芩苦寒,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我们说痰色黄是因为肺中有热,如果肺寒,那痰就是白色的。黄芩可以清肺热清胃热,大肠有热,黄芩也能发挥作用。
最后一味药麻黄,麻黄是温药,主要作用在体表,散表寒,肺主表,寒邪在表,肺气就会受到遏制,肺气不畅,肺热郁内。麻黄把表寒散出去,少了寒气的束缚,肺里面的热更容易透散出去。
总体来讲,这个中成药适合痰热壅肺的人,表现出的症状咳嗽、气喘、痰多、痰的颜色是黄痰且黏稠,运用这个药的关键就在这几点,现代也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感冒咳嗽等等。
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没有痰,干咳的人不要用;二是肺寒痰白的人不要用。
版|权|声|明
-
纳米
浙江1月15日
72
肺寒痰白的人用什么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136
小青龙颗粒
-
梓色心晴
宁夏1月15日
48
老师,请问痰白粘稠用什么药?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89
二陈丸
-
远芳
福建1月15日
40
老师,喉咙痛痒引起的干咳用什么药呢?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57
试试玄麦甘桔汤
-
WSX
广东1月15日
26
没有痰,干咳的人,和肺寒痰白的人;那分别用什么药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56
养阴清肺丸,小青龙颗粒
-
墨言
天津1月15日
33
麻烦问您一下,抽烟咳能吃这个药吗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44
可以
-
蓝色清晨
江西1月15日
25
请问老师支气管扩张的黄绿浓痰可以吃吗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40
可以,黄绿痰也是肺热
-
云暮朝歌
江苏1月15日
18
先生您好,我目前在吃八珍粉效果不错,但是有时洗完澡一吹冷风,就肚子咕咕叫,肚子凉,会拉肚子,能否吃点玉屏分散根治?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39
受寒拉肚子理中丸
-
黄千晏
湖北1月15日
22
老师,早上起床喉咙会有粘的白痰,可以吃什么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33
二陈丸或者香砂六君丸
-
活着
新疆1月15日
18
老师,孩子咳嗽干呕用什么药?尤其早上饭后经常干呕。干咳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33
参考一个小柴胡颗粒
-
逆旅行人
广东1月15日
22
你好!鼻腔里一直有白痰吃什么呢?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32
试试香砂六君丸
-
南野兔二
山东1月15日
19
3岁孩子有时候晚上睡下咳嗽,早上醒咳嗽,平时不咳感觉有痰,请问吃什么比较好?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27
可能肺寒,姜枣茶喝喝
-
嫣语花舍(鲜花 宴会)
江西1月15日
26
老师,请问下确诊是肺炎,西医治疗了7天还说肺部有痰,晚上睡觉呼吸比较急,发出滋滋咕咕的声音。前期咳出是白痰,现在不知道痰的颜色,能用这个方子吗?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24
不建议
-
老农民之風調雨順
广东1月15日
25
老师,晚上打呼噜的对不对症?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22
舌质红舌苔黄腻可以试试
-
原野〈 F.S〉
四川1月15日
22
这药正在吃,确实有用
-
阳光
河北1月15日
17
老师,请问备孕期间和怀孕期间能吃八珍粉吗
温暖中医
(作者)1月15日
16
孕期不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2772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