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理解及应用;
柴胡桂枝干姜汤见于《伤寒论》第147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方之意寒温并用、温补同施、和解少阳、兼治太阴脾虚寒湿、津液不足三焦失畅;历代医学家认为本方治疗少阳兼水饮之方,也有认为少阳太阴合病,胡老认为本方为厥阴病,本方之意和解少阳兼温脾家寒湿,临床凡见少阳火郁,水停,症见胸胁胀满,小便不利,口渴,头汗出,往来寒热者用之。凡见少阳之热,太阴之寒津液不足之腹泻便秘都可应用,“胸胁满微结”这个“微结”是大便比较硬,根据伤寒论148条患者有柴胡证,有肝胆有热,或者说少阳证,少阳又见了阳明(这里指津液不足导致阳微结),出现大便干燥的时候,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出自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在临床应用中津不足者可加生白朮30克-50克或枳术丸有生津通便之效,本方中牡蛎为煅牡蛎在临床应用中如果津液虚上热明显建议应用生牡蛎生津止渴胆热犯胃建议用煅牡蛎有散微结抑制胆热之效,如果兼烦燥失眠也可在本方之上在加生龙骨有镇静安神收敛固涩之效,脾寒甚者在本方基处上合理中汤,导致脾肾虚寒的肾著病可合甘草干姜苓术汤,如果上热明显可加生石膏,妇女之病兼血虚水饮可合当归芍药散,血瘀者合桂枝茯苓丸,气滞痰饮合半夏厚朴汤,水饮盛者合五苓散。这是个人在临床中应用此方的理解和运用,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708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