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丹出自清代医家郑钦安的《医理真传》,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四味药组成,属于温潜之方。郑钦安于《医理真传》中说:“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砂仁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甲─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笔者在临床针对一些虚阳上越、阴虚火旺导致的反复牙痛、口腔溃疡等疾病,用潜阳丹加减可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余某,女性,61岁,2023年9月19日来诊。自述舌尖疼痛、咽喉干痛半年余,舌麻,食物稍烫或者辛辣即疼痛难忍。屡次服用西药、中成药后略微减轻,旋即复发。严重时需要输液,用激素控制,医院排除免疫系统疾病。刻下:咽喉暗红,口渴但饮水不多。大便干结,小便黄。舌尖红,苔少,右脉弦细滑、左脉细滑。
诊断:舌炎,咽喉炎。辨证: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治则:潜阳滋阴,收敛浮火。
方用潜阳丹加减:砂仁(后下)6g,炙龟板(先煎)15g,甘草9g,黑顺片(先煎)9g,玄参20g,麦冬15g,生地黄20g,牡丹皮9g,知母9g,地骨皮15g,黄柏9g,牛膝12g。10剂,水煎服,日1剂。嘱患者饮食清淡,注意休息,忌熬夜。添加助教老师参加学习
10月1日二诊:诉服药后舌尖和咽喉疼痛逐渐减轻,大便较前通畅,小便微黄。效不更方,守原方再进10剂。
二诊后患者未再来复诊。直至2024年4月底,患者因为其他疾病再来诊疗,问起舌炎和咽喉炎的治疗情况,患者说服完第2次的药物后症状基本消失,故未来复诊,后到外地生活半年也一直未再复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6062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