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临床实用口诀5条
2025
11-19

临床实用口诀5条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中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方证学者,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前言:为医者,先善医技,尚能谈医理,否则徒为纸上谈兵耳。临床实用口诀的特点,便是拿来就可以直接用之临床,笔者在跟诊良师、会谈同道、研读典籍过程中对临床口诀多有记录,故分享于此。1.半夏燥湿化痰用6-10g,降逆止呕用15-20g,镇静安神治失眠必用30-60g。王幸福最高用至120g,清半夏最佳,最好先煎20分钟。2.当粘膜出现灼热感时,白头翁是一味专药,一中年妇女,泌尿系统感染,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打点滴1周后,诸症消失,但就是尿道灼热涩痛感觉不减,于四妙散+白头翁50g,1剂热减,3剂痊愈。除此之外,肛门粘膜的灼热,口腔粘膜的灼热,都可以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上白头翁。3.口苦在临床上一般多为少阳胆热上逆,用龙胆泻肝汤、大柴胡汤等均有疗效,但有时候口苦屡用黄芩、龙胆草、石膏就是无效,很有可能是肝阴不足引起的胆气上逆,需要仔细体察,是否脉细,是否苔少,若有者,当遵循孟景春老中医之法,重用枸杞子治之,其常用枸杞子30g、生白芍15g补肝阴,龙胆草3g,栀子10g泻肝火,疗效甚佳。4.苦参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顽固性的湿疹和银屑病,这一点在消风散中需要注意,一部分皮肤瘙痒剧烈,分泌物多,结痂很明显的患者,如果苦参用正常剂量10g左右常效果不佳,但提高到30-50g,就会有突破性疗效。一般而言,整体结合局部有热象者,重用苦参比较稳妥,且以不伤胃气为准度。5.脾虚型泄泻一般用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常可见效,而如果疗效不佳,且伴肠鸣、或者大便有泡沫者,可配羌活、白芷各10g,此为逆流挽舟法。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