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以原穴安脏腑,以络脉通气血——原络配穴藏着的中医深情疗愈
2025
11-18

以原穴安脏腑,以络脉通气血——原络配穴藏着的中医深情疗愈

原络配穴法(主客原络配穴法)权威原理

1. 理论渊源:该配穴法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的理论,是表里经配穴法的核心形式,被历代医家沿用,现为针灸临床核心配穴方案之一。

2. 核心逻辑: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留止的关键穴位,主调本经脏腑根本病症;络穴是经络分出络脉之处,能沟通表里两经气血。二者配合遵循“主客分明、标本同治”原则,先病经脉取原穴治本,后病的表里经取络穴治标,可贯通表里经气,增强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的疗效。

3. 取穴原则:需先辨表里经脉的主客病位,即先病者为主经取其原穴,后病者为客经取其络穴,且主客经脉必须为相表里的经脉。

原络配穴法临床多应用于表里两经先后发病的病症,以下结合内科、消化科等常见病症,整理多个贴合临床的典型案例,均遵循“先病取原穴、后病取络穴”的核心原则: 1) 肺与大肠同病:患者先出现咳嗽、气喘、胸闷等肺经症状,一周后因肺气失宣影响大肠传导,又出现大便干结、排便费力。配穴取肺经原穴太渊,搭配大肠经络穴偏历。针刺太渊可宣发肺气、止咳平喘,针刺偏历能疏通大肠气机、润肠通便,二者协同实现宣肺通腑的效果。若反过来大肠先病,如先有牙痛、腹痛,后引发咳嗽流涕,便取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肺经络穴列缺来疏风止痛、宣肺解表。

2) 心与小肠同病:患者因长期熬夜出现心悸、失眠、烦躁等心经不适,后续又出现小便短赤、排尿涩痛的小肠热证。配穴选用心经原穴神门与小肠经络穴支正。神门能宁心安神、清泻心火以治根本,支正可清热通淋、疏导小肠气机以治标,共同缓解心与小肠的热象问题。

3) 脾与胃同病:患者先因饮食生冷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后续又出现胃痛、嗳气频繁的胃气上逆表现。配穴取脾经原穴太白与胃经络穴丰隆。太白可健脾益气、改善运化,丰隆能和胃降逆、化解痰湿,两者配合可健脾和胃,缓解腹胀与胃痛。若胃先病,如先有胃脘胀痛,后出现腹泻,便取胃经原穴冲阳搭配脾经络穴公孙调理。

4)肝与胆同病:患者长期情绪压抑,先出现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的肝郁症状,后因肝胆互为表里,诱发口苦、右侧胆区隐痛。配穴选肝经原穴太冲与胆经络穴光明。太冲能疏肝解郁、缓解胁肋胀痛,光明可利胆通络、改善胆区不适,协同达到疏肝利胆的疗效。

5) 肾与膀胱同病:患者先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虚表现,后续受凉后出现腰脊强痛、小便淋沥不尽的膀胱气化失常症状。配穴取肾经原穴太溪与膀胱经络穴飞扬。太冲可补肾益气、强腰健肾,飞扬能疏通膀胱经气、利尿通淋,以此改善肾虚及膀胱相关不适。若膀胱先病,如先有腰背痛,后引发下肢水肿,就取膀胱经原穴京骨配肾经络穴大钟来调理。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