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自治/162子皿师兄治疗儿子积食发烧一波三折——辨证积食发烧有窍门,临证莫慌依法治
不治已病治未病,
但做功德不求名。
张口闭口君有疾,
扁鹊自言非上工。
人人知医天下任,
小病自治草根行。
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张方天下平。6月30日早晨,被一阵欢快的脚步声惊醒了,刚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儿子的小嘴唇就吻上来了,我抚摸了一下他的额头心里一惊,额头有点发烫,又仔细端详了一圈,精神状态良好,亲完之后他又欢快的跑去客厅了,我也就没把额头烫的事儿放心上。这里顺便提一句孩子今年5周岁了,在我印象中这应该是第二次发烧,他是一个很幸运的本能宝宝,从一出生除了疫苗之外(新冠疫苗未打)从未接触过西药,偶有身体不适,都是中药或食疗配合理疗的方法解决的。一转眼到了午饭时间,眼看着这家伙越发打蔫了,体温也越来越高接近38.8度,他喊着头疼,有点发冷,我摸摸了身上很干燥,一点汗也没有,心里想着总不能是麻黄汤证啊!舌苔看了一下有点发白,大便一直以来不太稳定,他从来不在幼儿园大便,习惯憋回家再拉,所以久之大便也不是固定每天都有一次。
当时心里就想着得先发汗解表,然后再推拿通便,就在这时他念叨着生病了要喝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是他最喜欢吃的药,平时也会给他吃点作为日常保健用。前段时间他长荨麻疹,别的药不肯吃,小柴胡颗粒喝了2天配合万应膏外用,慢慢就好了。小柴胡颗粒的口感像凉茶一样,他甚是喜爱。考虑到小柴胡颗粒可以解表散热、和胃,方中含有黄芩,郭老讲黄芩可以清理内部的热,还可以调节气机。最主要他喜欢,一袋下肚,由于是中成药颗粒,药效并没有那么及时,这期间我配合艾灸与少儿推拿外治。除了艾灸部位出了汗,身体其他部位还是没有出汗,也没有大便。体温依旧很高,想着还是得让其出汗,我又泡了8克左右的双花茶喂下,过了半小时左右依然没有要出汗的迹象,他喊着发冷要盖被子,有点昏昏欲睡的节奏,我搂着他在怀里睡着了,大概20分钟左右出汗了,体温也随之降了下来,37.6度,醒来后大概4点左右了,人开始精神起来了,蹦蹦跳跳的。大概晚上8:30点左右体温又上去了,浑身发烫,这时我意识到积食的可能性比较大了,但家里没有备三黄汤,因为他没有出现过积食发烧,所以压根就没备,再去街上买也晚了。我想到家里还有一支开塞露,用了半支,2分钟左右拉了不少大便,其中有2个很大一粒,加上开塞露导致的不适感,整个过程下来大便通了,也出了不少汗。状态也好些了,观察了2个小时左右体温没有升高,睡的也挺安稳。大概十一点左右我也熬累了,睡前去摸摸了他,身上还是发热的,但比之前稍微好点了,药也吃了,按摩推拿,艾灸也做了,汗也出了,大便也拉,体温也降了些,我也去睡了。第二天一早大概六点半左右小家伙拿着体温枪在我额头上量温度,被他吵醒了,嘴里念叨着妈妈体温正常,我的体温也正常,我们都健康了。起床后我又帮他量了体温,看了精神状态,都还不错,因杭州有研讨会,吃完早饭我就去上课了。晚上回来我妈告诉我白天又发低烧了,她给吃了5克双花茶,晚上已经好了,白天胃口也恢复了。反观整个病程,孩子发烧在现实中并不全是常规症状,我相信多数人一开始都会以为是感冒发烧,头疼、无汗、恶寒、发热太像麻黄汤证了,但逐一分析下来也可以是三黄汤证。头疼、发烧、无汗是高烧引起的。恶寒是体表的热量都聚集到了脏腑内部,体表就会出现恶寒的症状。我总结了一下小病自治在病势班上讲的“常见外源性疾病辨证的思维导图”真的太有用了,希望有机会大家都能见识到。案例点评辨证积食发烧小窍门①10岁以下的孩子发烧到39度左右,都存在积食因素,均可用三黄泻心汤灌肠。如灌肠后体温不降,则多为时疫性传染病,可用“双花茶”或“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②积食发烧有个特点,就是没有任何征兆地突发高烧。抓住这个特点,有助于准确辨证。③积食发烧热型是“发热恶热”,但是,在体温上升阶段会怕冷,体温升高后不再怕冷。④体温39度左右、10岁以下,无征兆突发高烧,是辨证积食发烧的特异性指标。39度左右是个范围,不必拘泥于一定达到39度。⑤10岁以上的孩子或成人,一般不会发生积食发烧(心下痞)。但可出现承气汤症。⑥有些情况下孩子高烧存在积食、感冒、肺炎、气机失调等多重原因,这种情况下灌肠后体温会显著下降,但不会恢复正常。对比,可在谨慎辨证后再依法治之。供稿/子皿编辑/方也注:本案例是中医爱好者自主自愿用郭生白验方给自己(或家人)调理身体的客观记录;文中“指导老师”是志愿者,公益为求助者做信息咨询;本号致力郭生白验方科普,会从病势角度分析点评案例。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97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