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咳嗽选通宣理肺丸还是清肺消炎丸?别吃反了!
2025
10-28

咳嗽选通宣理肺丸还是清肺消炎丸?别吃反了!

早上起来咳得直呛、胸口发闷,要么是受凉后吐白痰,要么是上火后咳黄痰,翻出通宣理肺丸和清肺消炎丸却犯了难——同样治咳嗽,吃错了会不会越咳越重?

中医对咳嗽的认知早有系统论述,《黄帝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点明咳嗽虽主责在肺,却与全身脏腑相关;《景岳全书》则进一步指出“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强调咳嗽核心分“外感”(受凉、受热等外界邪气引发)和“内伤”(体质虚弱、脏腑失调导致)两类。而通宣理肺丸和清肺消炎丸,均针对“外感咳嗽”,但对应邪气类型截然不同——一个治“风寒犯肺”,一个治“风热/痰热壅肺”,用药方向完全相反。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两个药的核心区别——看“寒”“热”证型

要分清通宣理肺丸和清肺消炎丸,关键抓准咳嗽的“寒、热”信号:是受凉引发的“寒咳”,还是受热、上火导致的“热咳”,症状和用药完全不同。

1. 通宣理肺丸:专克“风寒寒咳”,适合受凉后咳嗽

通宣理肺丸的组方核心是“温散风寒、宣肺止咳”,像给肺“披件暖衣”,专门驱散侵入肺部的寒气。组方里的麻黄、紫苏叶能辛温散寒,把体表和肺里的寒气逼出去;杏仁、桔梗能宣畅肺气,让被寒气憋住的呼吸变顺畅;还有陈皮、半夏燥湿化痰,针对风寒引发的稀白痰——整体药性偏温,只适合“寒邪”引发的咳嗽。

对应到症状上,出现这些表现,才能用通宣理肺丸:

– 咳嗽特点:多是“受凉后突然发作”,比如淋了雨、吹了冷风后开始咳,咳声偏沉,感觉“有痰咳不出来”或咳得费劲;

– 痰液状态:痰是白色清稀的,像泡沫或清水,量可能多但不黏稠,不会有臭味;

– 伴随症状:肯定有“怕冷”表现,比如比别人穿得多还觉得凉,可能流清鼻涕、打喷嚏,嗓子不疼(或只有轻微痒感),没发热(或只有轻微低热),舌苔颜色偏白、薄薄一层。

它的关键优势是“温通散寒”,特别适合秋冬季节受凉引发的感冒咳嗽,或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受凉后急性发作。但要注意:绝对不能用于热咳——如果痰黄、嗓子疼还吃它,相当于“火上浇油”,会加重炎症;另外,风热感冒(发热重、流黄涕)、阴虚咳嗽(干咳少痰、嗓子干)的人也不能用,孕妇、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组方中麻黄有升压风险)。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2. 清肺消炎丸:专攻“风热/痰热热咳”,适合上火、发炎型咳嗽

清肺消炎丸的组方核心是“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像给肺“浇杯凉茶”,专门清除肺部的“热邪”和“痰热”。石膏能强力清热泻火,直降肺部燥热;麻黄(此处为炙麻黄,药性温和)可宣畅肺气,缓解热邪憋住的咳喘;炒苦杏仁、葶苈子能祛痰止咳,让黄稠痰更容易咳出;地龙清热平喘、牛蒡子利咽散热,针对热咳引发的嗓子疼、喘息;人工牛黄、羚羊角则是清热解毒的“强效药”,能快速压制肺热引发的炎症——整体药性偏寒凉,只适合“热邪”引发的咳嗽。

对应到症状上,出现这些表现,才该用清肺消炎丸:

– 咳嗽特点:多是“受热、上火后发作”,比如吃了火锅、熬夜后开始咳,咳声响亮,咳得频繁,甚至咳到嗓子疼;

– 痰液状态:痰是黄色稠厚的,可能结块,不好咳出来,有的会有腥臭味,严重时痰里可能带点血丝;

– 伴随症状:肯定有“热象”,比如发热(体温常超过37.5℃)、嗓子红肿疼痛,流黄脓鼻涕,可能伴有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颜色偏黄、又厚又腻。

它的关键优势是“清热力度强”,适合春夏季节风热感冒引发的咳嗽,或是急性支气管炎、肺炎初期(痰热壅肺型)。但要注意:绝对不能用于寒咳——如果怕冷、痰白还吃它,会让体内寒气更重,可能导致咳嗽迁延不愈;脾胃虚寒的人(平时容易拉肚子、吃凉的就胃痛)也要慎用,吃了可能加重腹泻;孕妇、哺乳期女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童用量要减半。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总结:2句话分清,再也不吃错

其实记住两个药的用法,只要抓准“寒、热”两个核心信号,简单好记:

1. 受凉咳、痰白清稀、怕冷流清涕——是“寒咳”,选通宣理肺丸;

2. 上火咳、痰黄稠厚、咽痛流黄涕——是“热咳”,选清肺消炎丸。

最后要提醒:如果咳嗽超过3天没缓解,或是出现高热、胸痛、痰中带血等情况,别再自行用药——可能是肺炎、肺结核等严重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检查治疗。另外,内伤咳嗽(比如长期干咳、咳时乏力)也不适合这两个药,需找中医辨证调理,避免“寒药伤阳、温药助热”,反而拖重病情。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参考,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