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先生是近代经方大家,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多种疾病,其核心病机为 **“少阳太阴合病,兼血虚水停”**。这一合方体现了和解少阳、温化太阴、养血利水的综合作用,临床常用于以下疾病:
—
### **一、适用疾病**
1. **慢性肝胆疾病**
– 如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症见胁痛、口苦、腹胀、便溏,属少阳郁热兼太阴寒湿者。
– 胡希恕强调此类患者多见“上热下寒”(口干苦但下肢冷、便溏)。
2. **妇科疾病**
– **月经不调**:经期延长、量少色暗、痛经,伴胸胁胀满、手足冷。
– **带下病**:白带清稀量多,属寒湿下注者。
– **更年期综合征**:潮热、心烦、口干,兼见乏力、浮肿、便溏。
3. **消化系统疾病**
– 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症见腹痛、腹泻、胁胀,遇冷加重。
– 胃脘痛(寒热错杂型),伴嗳气、纳差、舌淡苔白腻。
4. **甲状腺疾病**
– 甲亢或甲减,表现为心悸、乏力、怕冷、浮肿,兼情绪焦虑、口干者。
5. **神经精神类疾病**
– 抑郁症、焦虑症,见情绪低落、胸闷、头晕、乏力,属“肝郁脾虚血弱”者。
– 失眠(尤其伴手足冷、心悸、口干者)。
6. **其他**
– 慢性疲劳综合征、偏头痛(少阳经循行部位)、特发性水肿等。
—
### **二、辨证要点(胡希恕经验)**
1. **主症**:
– 胸胁满或痛、口干苦(少阳证)。
– 腹胀、便溏、畏冷(太阴虚寒)。
– 头晕、心悸、肢体浮肿或麻木(血虚水停)。
2. **舌脉**:
– 舌质淡暗或边有齿痕,苔白腻或薄黄(上热下寒)。
– 脉弦细或沉弦,关尺弱。
—
### **三、方义解析**
1. **柴胡桂枝干姜汤**:
–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
– 桂枝、干姜温太阴虚寒;
– 天花粉生津止渴;
– 牡蛎散结利水。
2. **当归芍药散**:
–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
– 川芎调肝行气;
– 白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
两方相合,兼顾 **“肝脾同调、气血水同治”**,适合复杂病机。
—
### **四、注意事项**
1. **禁忌**:纯阳明实热或阴虚火旺(舌红少苔、大便秘结)者不宜。
2. **加减**:
– 气虚加黄芪;
– 血瘀明显加丹参;
– 湿热重去干姜,加茵陈、栀子。
胡希恕运用此合方时,注重抓主证而非病名,需严格辨证方可取效。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42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