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90后青年中医师,中医学硕士,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讲学与临床一致,不喜故弄玄虚,只求客观疗效,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 不久前有位同道在后台私信问我,说自己一个患者很怕冷,人也没力气,但用四逆汤,附子量很大,效果还是一般,问我怎么回事?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我就这怕冷这个问题说一下。 笔者在临床上遇到怕冷证,首先最关键的一步是把脉是否有力。具体做法就是先使劲按压寸关尺部位到骨头,然后稍微抬起一点点,有明显跳动就是有力脉,无明显跳动或者很微弱,就是弱脉。下面分别叙述有力脉和无力脉。 如果脉无力,兼怕冷,原则上我们用附子剂是没问题的,但有时候确实存在附子剂用上去怕冷确实能缓解,但不能持久,一断药就会复发。这种情况如果是男性患者,往往是兼有精血的亏虚,光用附子兴奋还不够,必须要加填补肾精的药物,可以改四逆汤为肾气丸。如果是女性患者,多兼有阴血不足,笔者以前治疗一个女性,很怕冷乏力,脉也是弱的,用四逆汤怎么用都不好使,后来改成温经汤治疗,很快就见效了。
那如果是脉是有力的怕冷,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用附子剂。因为病位在三阳病,用附子是没有道理的。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少阳病的四逆散证,四逆散的脉有时候会比较沉,而且会沉到比较难摸出来,很像是弱脉,如果按照四逆汤治不好使,那就改用四逆散。
临床上脉有力的怕冷,除了少阳病之外,还有可能是太阳病。有很多人觉得太阳病的怕冷是那种感冒发烧时的畏寒,盖被子也不好使,而平时的怕冷不属于太阳病。这是错误的。宋柏杉老师讲过一句至理名言:很多患者都背负着陈年固久的表证没有解除。对于这种情况,常根据患者体质选用麻黄桂枝剂来治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41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