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 中医林佳明
前言:
跟诊时,我们常围站在林老师诊桌旁,看他开方的笃定,听他解析经方的透彻。
那些典籍中抽象的剂,经他临证化裁,便成了化解病痛的钥匙。 我们记下他反复提及的方药与临证心得,比如桂枝汤如何化身为调理产后虚损的良方,小柴胡汤加减如何应对不同体质的少阳证。 如今择取林老师临床最常用的一百首方,不仅罗列方药,更想分享处方背后的辨证思路。
这是我们的“随堂笔记”,也是他用经方的“实战心得”。 这些经方是林老师21年临床打磨的成果,愿能成为大家靠近、用好经方的垫脚石。
他常说,需从底层逻辑、辨证思路、用药及剂量多方面打磨。
也希望大家在临床中多反馈,让我们在传承中不断优化,更好地服务百姓。
头晕:苓桂术甘汤,泽泻饮,补中益气汤,四物汤
黄芪60g,党参2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熟地12g,茯苓75g,桂枝30g,白术30g,炙甘草15g,盐泽泻30g
案例:女性,43岁反复头晕5个月于2021.05.07首次就诊。
5个月前出现头晕,晕沉感,经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头晕,乏力,面色恍白,月经量少,有血块,无天晕地转,无口干口苦,无鼻塞流涕,舌淡润苔白,脉沉细。
中医六经辨证:太阴病,血虚水饮,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拟方:苓桂术甘汤,泽泻饮,补中益气汤,四物汤。
黄芪60g,党参20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熟地12g,茯苓75g,桂枝30g,白术30g,炙甘草15g,盐泽泻3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1.05.13二诊:患者诉头晕缓解,发作减轻,乏力,守5月7日处方加仙鹤草60g,7剂,日1剂,水煎服。
2021.05.30三诊:患者服用上药后,停用了一周,头晕未见发作,整个人觉得精神不错,我建议其平时服用八珍汤来调整气血。
今天其因为其它原因就诊,头晕一直未见再发作。
按语:本案主要是在平时我们常用的水饮上逆基础上考虑了四物汤,四物汤苓桂术甘汤为连珠饮,治疗血虚水饮常用方子,血虚不能濡养清窍,血虚血不利则为水,所以要养血利水,运用四物汤苓桂术甘汤可以起到养血利水作用,患者还有乏力,月经量少,还考虑有气虚,所以在此基础上补中益气汤,黄芪与当归形成当归补血汤之意,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欢迎加林老师的微信一起交流学习。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905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