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电脑前埋头苦干数小时后,突感颈后僵硬如铁,甚至蔓延至指尖的麻木刺痛?或是久坐起身时,腰骶部沉重如灌铅,伴随阵阵麻痛直窜腿部?
如今,很多人长期久坐不动、伏案劳神、气血暗耗,使得颈椎腰椎不堪重负,仿佛被无形瘀血层层堵塞,经络不通,气血难行——’不通则痛,不荣则麻’。这种’陈年瘀血’让人在’麻’与’痛’交织的折磨。
最近,在诊所来了一名患者,曹先生,42岁,程序员,颈椎、腰椎反复麻痛四年,加重三个月。自述颈部僵痛如裹,转侧困难,右上肢至手指持续麻木冰冷;腰部酸痛沉坠,左下肢外侧牵扯性麻痛,久坐、受寒后尤甚;精神疲惫,面色晦暗,舌质暗淡,舌下络脉紫黑迂曲怒张如蚯蚓,脉沉涩无力。
观其面晦神疲,舌暗紫、舌下络脉紫黑怒张,脉沉涩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为本,寒湿痹阻为标,兼肾阳不足,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方子为:
益气帅血:生黄芪,为君药;
活血通络:桂枝、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专药定向:葛根(走颈项)、牛膝(引药下行)、鸡血藤(活络治麻);
破瘀攻坚:水蛭粉(冲服,搜剔陈瘀);
温阳散寒:熟附子、独活、桑寄生。
服用7剂后,患者觉痛减麻轻,冷感仍显,故增量附子,强化温阳。
三诊,僵痛大减,麻木范围缩小,原方增水蛭粉,攻坚陈瘀。
四诊,患者反馈活动自如,麻痛基本消失,减水蛭粉,去附子乳没,加杜仲续断,补肝肾固本。3个月后随访,诸症状消失。
我开此方,是全程贯穿’益气破瘀为主,温通搜络为佐,末以补养收功’之思路。
其实,颈腰椎之麻痛,根源常在“瘀”。欲通其痹,必破其瘀。此方以益气为根基,以活血化瘀为矛,以温通散寒为刃,更借虫药搜剔之力,直捣深伏络脉之陈年瘀血,终使气血畅行,经络得养,麻痛自消。
然临床须谨记,瘀血成因各异,要在医生的辨证分析下用药,切勿私自用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36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