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二十四柔身法
2025
10-03

二十四柔身法

一:养生杂谈(代序)“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这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说明在当下养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里谈一些个人的认知,不代表任何组织、门派,只代表我个人,如有谬误,敬请方家批评指正是幸。第一:决定寿命的主要因素健康长寿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也是养生的主要目的。不过,现代科学证明,决定一个人寿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遗传基因!其他的因素都是次要的,当然不可抗拒的外力比如战场死亡等除外。所以呢,希望通过养生来延长寿命是不太可靠的。第二:如何看待长寿与死亡一种观点认为越是长寿就越是高人。从世俗的角度看,一个人的长寿,首先说明这个家族的遗传基因好,其次说明他的儿女孝顺,家风好,然后才是个人的修为。如果从修行的角度看,长寿是养生有法,也可能是修行不及格。当年前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降级的同学(那时候学年末考试不及格是不能升级的,要重读这个年级,第二年考试及格才能升入高一个年级),第二年,我上二年级,那个同学还读一年级,第三年我上三年级,那个同学还读一年级,第四年我上四年级,那个同学辍学回家了。在一年级这个世界里,我的寿命是一年,那个同学至少是四年,可谓是“长寿”!据记载,龙虎山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张虚靖三十六岁羽化成真,修成了就走了,在世俗看来是没有什么成就可言的。所以,一个人的成就是不能够完全用寿命长短来评判的。再说死亡。贪生怕死是人的本性,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会贪生怕死,相反,看淡生死甚至看破生死才是不正常的人,但是人世间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又有几个是正常人呢?恐怕一个也没有,当然,不正常的人未必是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比如在下。以在下看来,生死就像上下班:上班就是在家里死了,到单位出生了;下班就是在单位死了,到家里出生了。所以呢,到该死的时候就死呗。《列子》说:“当生生,天福也,当死死,亦天福也;当生不生,天罚也,当死不死,亦天罚也。”养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谈养生之道,既不是为了长生不老(那也是不可能的),也不是为了长寿(当然在有较高生存质量的前提下,我们不反对长寿),而是要使我们在更高的质量状态下度过有限的生命。所以呢,就需要在享受人生与保持健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把握一个尺度:既不能纵情享乐而破坏健康,也不能为了健康长寿而去苦行,就像《菜根谭》说的:“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尊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欲是苦,绝欲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亚健康才是常态 亚健康这个词是前苏联一个学者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体处在一种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这里的健康状态是指符合西医检测标准的那种理想状态,疾病状态您懂的,有病了,需要医学介入的状态。但是,现实中一个成年人到医院做各种化验各种检查,完全符合西医健康标准的人能有几个?别的不说,就说人体重要的骨骼——脊柱,有几个成年人的脊柱是完全符合标准的?二十四节脊椎都在标准的生理位置上,椎间盘没有一点的膨出变化,可能吗?脊椎有轻微的错位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神经的功能,就会有一些不适的症状。所以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亚健康才是常态,绝对的健康反而是奇怪,对于六十岁以后、七八十岁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不是病。坦然接受自己的衰老并与衰老的自己和谐相处,是人生的智慧。当然,接受不是坐吃等死,而是在接受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积极地采取适合自己现状的方式去生活,这就是养生。养生方法的选择养生方法多种多样,各有所长,亦各有局限,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综合选择,不唯上,不唯书,也不唯某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不迷信,不跟风。比如前文说的“保温杯里泡枸杞”,枸杞是滋阴的中药材,如果您不是阴虚火旺型的肝肾阴虚,而是阳虚证,那就会越喝越重,喝死拉倒。而现代社会,由于冷饮、空调的普及,阳虚的人越来越多,阴虚的人已经很少。武术与养生从原始意义上说,武术是“你死我活”的生存技术,换句话说就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为的杀人技术。但是现代和平环境下的法治社会,再一味强调武术是杀人术,客观上就是让武术快一点灭绝。武术在现代社会最大的价值是王芗斋先生说的“改造生理,发挥良能”,从而更好地工作、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简单地说,就是“养生”。从二十一岁拜师习武,苦修了二十多年,四十二以后才渐渐明白:高深的武功是“屠龙之术,成而无所用其巧”,开发身体机能,好好过日子才是现实的。用武术养生,就要把传统武术进行取舍,取传统武术里面的“练法”而舍其“打法”,而练法也要把握在一个强度限制之内,过则伤,有违养生的初心。当然有的朋友喜欢“打法”,专门继承打法,那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条件尊重。武术养生首在软功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小孩子身体柔软,能自己搬着小脚丫用嘴啃,有几个八十岁老头儿能做到?别说八十岁,没练过的,二十岁有几个能做到?活人和死人有一个最简单判断技术:扒拉脑袋脚动,扒拉脚脑袋动,死了!所以身体的柔韧性很重要,代表着一个人生命活力的强弱。当然,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软硬随心,软如棉硬似铁。而软功是武术最基础的功夫,是开发身体机能最重要的功夫之一,岂可儿戏?二十四柔身法又称二十四柔身功,是本人在多年的修习中形成的初级柔软功法,是混元无极修身法中的基础功夫,既有开发身体机能的作用,同时也为后面的二十四鹤鹿同春法、三十六金蟾功等的修习打下基础,法虽简而效洪大,不可不重视。当然,我是四十二岁开始修习软功,不同于少年开始练的童子功,有许多动作是做不到太高水平的,但相比于四十二岁之前,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则说明“成功永远在路上”,二来也符合“无人能达其极”的混元无极之理。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早已不求有多大进步,能保持状态已经很好了,所以每个周期十二天里只用一天认真练习。现在把它整理成图文,供有缘人参考。二:功谱沼中甩泥得通灵,马上扬鞭万里程,扣手翻转左右式,侧步三鞭响连声,正侧双鞭神威现,金童摇臂顺逆行,抱肘摸背点后心,上下拉肘开肩灵,扶墙压肩伸双臂,推墙压踝两足蹬,两手攀足固腰肾,仰面观天任脉通,左右随风摆垂柳,横扫千军一阵风,海底探泉躬身就,采荷挎篮肘上精,什锦铺地贵人到,童子端靴向上擎,渔翁背篓分左右,正侧反压旧有名,十字纵横大劈腿,扶树荡腿前后行,绕椅开胯合摆腿,金童溜腿百变生。三:功法说明 第一法:沼中甩泥得通灵注释:沼中甩泥,就是效法站在泥泞的沼泽地里或者水田里,两脚沾满了泥水,我们要把这泥水甩掉。这个动作最初是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及至日久功深,可以把髋关节甩开,是为通灵。动作:1自然站立。重心左移左腿独立,在重心没有前后移动的前提下提起右腿,也就是膝盖在身体侧面线的前面,脚在身体侧面线的后面,如图1。2在放松的前提下,膝盖伸直,把脚向前下方甩出。如图2。3右脚原位落地,重心右移右腿独立,在重心没有前后移动的前提下提起左腿,也就是膝盖在身体侧面线的前面,脚在身体侧面线的后面,如图3。4在放松的前提下,膝盖伸直,把脚向前下方甩出。如图4。如此左右反复练习三十六次。也可以行步练习。第二法:马上扬鞭万里程注释:“马上”说的是用马步练习,“扬鞭”指的是双手的动作像甩鞭子,大臂如鞭杆,小臂如鞭身,掌指如鞭梢,就是旧时赶马车的那种鞭子。这个动作最初练习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及掌指关节,日久功深,也可以将肩关节抖开,进而每一动作掌指间都会有鞭子一样的脆响。动作:1双脚平行开立大约三脚之距,沉身下坐成马步,高低随个人体力而定。双掌合十于胸前,半闭双目留一线之光关照两掌指尖,静立片刻。图12双掌放下垂于体侧,然后向左上方悠荡而起,到左大臂大约与地面平行时停住,小臂继续向上甩到头侧,掌心向斜上。右掌悠荡到左肩前。马步尽可能不动,更不能上下起伏,眼看左掌,头随双掌左转。图23上动不停,双掌向下甩出,左手臂向左下方是伸直,图3。4不停继续向右上方悠荡而起,到右大臂大约与地面平行时停住,小臂继续向上甩到头侧,掌心向斜上。左掌悠荡到右肩前。马步尽可能不动,更不能上下起伏,眼看右掌,头随双掌右转。图45上动不停,双掌向下甩出,右手臂向右下方是伸直,图5如此一左一右反复练习三十六次。第三法:扣手翻转左右式注释:扣手翻转就是两手相扣然后翻转,左右互换练习,是开发肘腕关节的重要方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可小视。动作:1接上势马步站立,双手前伸,同时两掌内转掌心向外,拇指向下,两小臂交叉,左上右下,两手心相对十指相扣抓紧。图12两手相扣向下、向内、向上、向前翻转伸直,停止片刻。图23两手相扣向上、向后、向下、向前翻转,分开,调换小臂位置成右上左下交叉,两手心相对十指相扣抓紧。图34两手相扣向下、向内、向上、向前翻转伸直,停止片刻。图4第四法:侧步三鞭响连声注释:侧步就是两脚前后站立,三鞭就是甩三下,有三个脆响,锻炼的是肩肘腕掌指关节。动作:1两脚左前右后分开站立,距离约一小腿,后脚跟与前脚在一条直线上,后脚与此直线夹角45度,屈膝下坐身,重心可以前三后七,也可以前二后八或者前四后六,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左手自然垂于体侧,右手扣于小腹丹田。抬起左手,向右下方甩抖。图1、图22上动不停,左手臂向左上方甩抖。图33上动不停,左手臂再向右下方甩抖。图4如此反复练习,然后右转身两脚右前左后站立,其余同上。第五法:正侧双鞭神威现注释:正侧就是正身与侧身,双鞭,就是两手臂同时甩抖,还是锻炼肩肘腕掌指关节。动作:正身双鞭:1两脚平行开立,距离与肩同宽,略下坐身,两手臂同时向上抬起到面前,肘腕略曲两手放松。图12两手臂同时向下甩抖。图2如此反复练习。侧身双鞭:1两脚左前右后分开站立,距离约一小腿,后脚跟与前脚在一条直线上,后脚与此直线夹角45度,屈膝下坐身,重心可以前三后七,也可以前二后八或者前四后六,根据自己的情况调节。两手自然垂于体侧。两手臂同时向上抬起到面前,肘腕略曲两手放松。图33两手臂同时向下甩抖。图4如此反复练习。然后右转身两脚右前左后站立,其余同上。第六法:金童摇臂顺逆行注释:金童摇臂就是一条胳臂以肩关节为轴抡起来转圈,顺逆,就是向前先后的方向,主要锻炼间关节的活动范围。动作:1两脚左前右后开立,间距约三脚距离,两腿前弓后蹬成左弓步,左手大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掐腰,肩肘手所在平面与两腿形成的平面垂直,尽可能保持不变(动起来绝对不变是不可能的)。身体其他部位都尽可能保持不动,右手臂掌心向前在身体右侧由下向前、向上、向后、向下抡起来以肩关节为轴划圈,尽可能使手臂贴近身体,与两腿形成的平面平行。图1摇转数周之后,再向相反方向摇转数周。然后右转身180度,成右弓步,其余同前。图2 第七法:抱肘摸背点后心注释:这个动作是锻炼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动作:任意姿势站立均可,左手搭在右肩上,右小臂向后勾带左肘大臂一侧,努力使左手摸自己的右肩胛骨和后心部位。图1图2,左右互换练习。第八法:上下拉肘开肩灵注释:这两个动作还是锻炼肩关节活动范围动作:1上拉肘:任意姿势站立均可,左手臂从头后扶按肩颈部,右手拉住左肘用力向右拉动。图1,左右互换练习。2下拉肘:任意姿势站立均可,左手臂从腰后反手贴在后背,右手拉住左肘用力向右拉动。图2,左右互换练习。第九法:扶墙压肩伸双臂注释:这个动作练习两臂向后的活动范围。动作:两脚开立面对墙壁,两腿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向前俯身,同时两手臂伸直向前推按于墙面,略高于臀部,上身向下压动数次。图1第十法:推墙压踝两足蹬注释:这个动作是练习两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是轻功走壁功的根基功夫,当然,走壁功我没练过,因为没用。动作:接上势,两手臂推墙面,两腿并拢伸直,使两腿与上身成一条直线,重点是:两脚掌贴紧地面,使脚面尽可能靠近胫骨。图1,然后抬起一只脚,换单脚练习,左右互换。图2、图3第十一法:两手攀足固腰肾注释:直膝站立,弯腰,两手攀足,锻炼腿后大筋,腿后大筋直通腰际,腰乃肾之府也,故有固肾之功,同时拉伸背面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太阳膀胱经是人体阳气最多的经,督脉为人体阳脉之海。动作:1两脚开立间距一脚,两膝关节挺直,两手抱两肘,上身放松前俯,调整呼吸,重点是呼气放松除两膝关节以外的所有部位,利用上半身的重力(地球吸引力)拉伸膝关节后面的大筋。图12九次呼吸后,上身略向上提起,迅速向下用力使两肘关节接近脚面,反复三十六次,起身,放松散步。第十二法:仰面观天任脉通注释:仰面观天,上身后仰,以拉伸身体前面的经脉,最主要的是任脉,任脉为人体阴脉之海。动作:背对墙面,两脚左右开立,距离略宽于肩,两手臂上举,屈膝,身体向后弯曲,两手扶墙面向下移动,体力不支则起身。图1少年练习,可以形成反弓桥形。第十三法:左右随风摆垂柳注释:这个动作是身体左右摆动,拉伸左右两肋胆经。动作:1两脚左右开立,间距宽于两肩,两腿伸直,上身向左侧弯曲,同时左手贴后腰向右伸、右手臂向上向左贴于头侧。图12上动不停,上身向右侧弯曲,同时右手贴后腰向右伸、左手臂向上向左贴于头侧。图2。如此反复练习数次。第十四法:横扫千军一阵风注释:这个动作练习身体左右转动范围。动作:1两脚左右开立,间距三脚,屈膝下坐身成高马步。身体左转90度,成左弓步,同时随转体两臂抡起,左手臂抡到身体后面,右手臂抡到身体前面。向左转头看左手。图12身体右转180度,成右弓步,同时随转体两臂抡起,右手臂抡到身体后面,左手臂抡到身体前面。向右转头看右手。图2如此反复练习数次。第十五法:海底探泉躬身就注释:海底指的是下面,向下的方向,泉指的是涌泉穴,两手攀足扣按涌泉穴,同时拉伸太阳膀胱经大筋。动作:1右脚屈膝独立,左脚向左前方伸出,膝盖挺直,脚尖回勾,脚跟着地,上身伸直前俯,两手前伸抓扣左脚。两肘屈伸使身体贴近迎面骨,头面趋近脚尖。反复数次。图12起身右转180度,左脚屈膝独立,右脚向右前方伸出,膝盖挺直,脚尖回勾,脚跟着地,上身伸直前俯,两手前伸抓扣右脚。两肘屈伸使身体贴近迎面骨,头面趋近脚尖。反复数次。图2第十六法:采荷挎篮肘上精注释:采荷挎篮取像于八仙之一蓝采和挎着篮子,必然是肘部弯曲。用肘部接触脚尖,练习的还是足太阳膀胱经大筋。动作:1右脚屈膝独立,左脚向左前方伸出,膝盖挺直,脚尖回勾,脚跟着地,上身伸直前俯,右手抓握左腕部,以左肘趋近、接触左脚尖。反复数次。图12起身右转180度,左脚屈膝独立,右脚向右前方伸出,膝盖挺直,脚尖回勾,脚跟着地,上身伸直前俯,左手抓握右腕部,以右肘趋近、接触右脚尖。反复数次。图2第十七法:什锦铺地贵人到注释:什锦铺地是仆步压腿,练习大腿内侧肝经大筋为主,兼及脾经与肾经。动作:1两脚开立,距离大约四脚,下蹲成马步,双臂弯曲上举于头前侧,掌心向前上方。图12重心左移,左腿屈膝下蹲,右腿伸直,右肘极力向向下趋近地面,反复练习数次。图23起身,双手臂上举以伸展两肋部。然后重心右移,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左肘极力向向下趋近地面,反复练习数次。图34起身,成马步,双臂弯曲上举于头前侧,掌心向前上方。图4第十八法:童子端靴向上擎注释:此势效法小孩子抓住自己的脚向里向上端抬的动作,锻炼髋膝踝关节的扭转范围。动作:1左腿独立,右脚向左在左腿前面抬起,双手向下抓住右脚,向上提起,到极限停住,坚持片刻,反复数次。图12接上势,左手托抓右脚,右手松开,右膝自然下落,右手向下向后推按右膝盖大腿,反复数次。图2然后换右腿独立,练习左腿。第十九法:渔翁背篓分左右注释:此势是效法渔翁背鱼篓的动作,锻炼腿前面的胃经大筋。动作:1左腿独立,右脚向后面抬起,双手向后下抓住右脚,上身后挺形成反弓状,双手抓右脚向上提起,到极限停住,坚持片刻,反复数次。图12换右腿独立练习左腿。图2第二十法:正侧反压旧有名注释:压腿有正压腿、侧压腿、反压腿三种分别练习腿后膀胱经大筋、内后侧肾经大筋、前面胃经大筋。动作:1正压腿:正面对一高约髋关节的平台,右腿独立,左腿伸直、左脚放在平台上,脚尖回勾,两手扶腿,上身伸直向前下趋近腿面,两手搬左脚。图1反复数次,换腿练习。2侧压腿:左侧对高约髋关节的平台,右腿独立,左腿伸直、左脚放在平台上,脚尖回勾,左手扶腿,上身伸直向前下趋近腿面,然后左臂在左腿前下垂,右手从头上抓握左脚尖。图2,两腿交换练习。3后压腿:背对高约髋关节的平台,右腿独立,左腿伸直、左脚及小腿放在平台上,上身向后仰,左右换腿练习。图3第二十一法:十字纵横大劈腿注释:就是横竖劈叉,锻炼两腿内侧肝肾脾三经与腿后膀胱经大筋。动作:1纵叉:取两个矮凳,高度不高于从肩到腕,放在身体两侧,两手分别扶按其上以控制身体下降程度,两腿前后分开,向下劈叉。最后双手臂完全不用力。左右换腿练习。图12横叉:取一个稳定的矮凳,放在身前,两手扶安矮凳以控制身体下降程度,两腿向两侧分开,脚尖向上或向前,向两侧劈叉,直到完全下去,两手完全不用力,然后去掉矮凳,上身前伏于地面。图2、图3第二十二法:扶树荡腿前后行注释:此势是踢腿的初步练法。动作:左侧面对大树(墙壁等固定物体),左手扶树,右腿独立,左腿前后摆荡,越高越好。左右互换练习。摄影技术所限,故图略。第二十三法:绕椅开胯合摆腿注释:此势是里合腿、外摆腿的初步练法,同时也锻炼髋关节活动范围。动作:1面对一把椅子站立,左腿独立,提右腿向上向左绕过椅子背向下向右落回原地,然后向左向上向右绕过椅子背向下落地。2换右腿独立,提左腿向上向右绕过椅子背向下向左落回原地,然后向右向上向左绕过椅子背向下落地。两腿交换反复练习。摄影技术所限,故图略。第二十四法:金童溜腿百变生注释:溜腿之法,以正踢腿为主,进而演变为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弹腿、点腿、侧踹退、截腿、圈腿、蹬腿、鸳鸯腿(向后撩踢腿)等诸多腿法,故曰“百变生”动作:正立,双臂向两侧平伸,掌心向外,左腿独立,右腿勾脚尖上踢,向前落地,左腿勾脚尖上踢,反复练习。正踢腿分送髋踢法与收髋踢法两种练法。摄影技术所限,故图略,其他练法从略。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