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糖尿病外敷中药配方及适用情况,但需注意,中药外敷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替代正规的糖尿病治疗方案,使用前需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热敷方
配方:川芎、莪术、三棱、没药、白芥子、黄芪、当归、何首乌各等份。
用法:研成细粉后加热至40-50℃,外敷于关元、气海、涌泉、委中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
功效:改善气血运行,缓解神经病变症状。
2.糖尿病便秘穴位贴敷方
配方:大黄、芒硝、黄芪、当归各30克,冰片10克。
用法:研成粉后用生姜汁调匀成糊状,置于神阙穴(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次6小时,每日更换。
功效:泻下通便,改善糖尿病便秘症状。
3.糖尿病肢端坏疽浸泡方
配方: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参、忍冬藤、生黄芪各100克,乳香、没药各24克。
用法:加水煎煮后浸泡患足,温度降至50℃左右时浸泡30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可浸泡5天。
功效:温阳益气,活血通络,适用于糖尿病肢端坏疽。
4.糖尿病手足麻木浸泡方
配方:苏木50克,木瓜、透骨草、川椒、赤芍各30克,桂枝18克,川芎15克,红花、白芷各12克,艾叶、川乌、草乌、麻黄各10克。
用法:水煎取汁,先熏手足30分钟,待温度适宜时浸泡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2-3天。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缓解手足麻木、疼痛。
5.糖尿病性外阴瘙痒坐浴方
配方:苦参、蛇床子、白鲜皮、枯矾、金银花、土茯苓各30克,川椒、苍术、黄精、花粉、防风各15克,红紫草、苏叶各10克。
用法:水煎取汁,趁热先熏后坐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
功效:祛风止痒,适用于糖尿病性外阴瘙痒。注意事项:
中药外敷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或局部刺激,使用前需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
若出现皮肤破溃、感染等情况,应暂停外敷并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外敷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正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推荐任何药物,非专业人士请勿自行诊断、请勿盲目试药、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26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