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乃秉承天气所生成的,故它们也像天一样运转不息,其主要功能是传化,即传而不贮藏。
因此,就功能来看,传化之腑的健康在于畅通:一旦畅通欠佳,即为病也。
而五脏,即肝、脾、肺、心、肾的作用,是贮藏精气而不外泻,因此它们应该总保持盛满,但满而不实。
因此,就五脏之藏的使命来看,五脏一旦虚弱了,就是它们贮藏的功能退化了,人体也就病了。
另外,人体之脑、髓、骨、脉、胆、女子胞,都是秉承地气而生成的,以贮藏精血,像厚实大地的品性。所以它们的主要功能也是贮藏精气,以濡养机体不泄于体外,被称为奇恒之腑。
以上内容来自《黄帝内·素问·五脏别论篇》。
而另一篇《素问·灵兰秘典论篇》,对五脏六腑,则有更精准的类比: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三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上面所说的这十二官,虽然职责不同,但它们必须协调统一。
“主明则下安”,指的就是君主之心脏通达英明,臣子下属们就会安定正常。反上,心力失常或软弱,十二脏腑的功能必将发生紊乱,各个器官便无法正常发挥职能。
根据以上道理养生,呵护心脏,补益心脏,人就能长寿,一辈子也不会出现严重的疾病。同理,对于国家的治理,君主英明了,国家定然繁荣安定。
其中,“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的意思是,膻中像似侍奉君主的内臣,护卫心并接受它的指令,心志的喜乐全靠它传出。
必须了解一点的是,五脏六腑各自的功能与职责,虽然清晰可辨,但各脏腑之间彼此的关系、触须与交流,却是相互遍布全身的。
因此,五脏六腑各自的触须,即经脉脉气的强弱,彰显着它们各自的状态。
为此,中医用阴经、阳经的方式来描述五脏六腑的特点,并将它们归纳为互为表里的六组,即: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互为表里,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互为表里,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
另一方面,请看上图,可以了解到,五脏六腑均有其各自五行的特征与身份。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构成了相对平衡生化与制约的一个整体。
当某脏腑受了邪气,那么它所克的脏腑首先会生病。比如肝脏木受邪,脾土会首先生病(木克土);心脏火受邪,肺金会先病(火克金);脾土受邪,肾水会首先生病(土克水);肺金受邪,肝木会首先生病(金克木);肾水受邪,心脏火会首先生病(水克火)。
若不及时医治,便会蔓延到一下级被克的脏腑。比如肾水受邪,心脏火会首先生病;心脏火病了,治疗不及时,邪气便会蔓延到火所克的金脏肺与金腑大肠。
以此类推,各脏腑的病变,均是这般蔓延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813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