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症状有: 痘痘长额头或蔓延至太阳穴周围———有时在左侧,有时在右侧,亦或左右下颌部,此起彼伏,反反复复,甚为顽固,同时伴有头昏(头脑不清醒,一片昏蒙、混沌状态)及顽固便秘,小便黄,或伴有口苦咽干等。为兰州市老中医廖俊泰经验方——廖老先生辩证认为此属“肝经湿毒”,二妙散加味。方药组成及用法:生黄柏7克 生苍术12克 炒车前子10克(包煎) 荷叶10克 升麻10克 炙紫菀10克 白芷10克 川木通5克 生大黄10克(捣碎、后下) 白鲜皮15克 生桑白皮10克 皂角刺15克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药渣再煎一遍,晚上泡脚。七副为一疗程 。对症下药,疗效良好。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重要提示:中医诊疗遵循“辨证论治”,强调“一症一方”。需精准辨识体质,因人制宜、因证立法、随法选方,不可盲目套用他人方剂。
—————-关于“二妙散”———
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卷四.痛风方。
组成: 黄柏( 炒) ,苍术( 米泔水浸、炒) 。
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功效: 清热燥湿止痒。主治: 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方义: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之基础方。湿热下注,流于下肢,使筋脉弛缓,则两足痿软无力,而成痿证。湿热痹阻筋脉,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红肿,或为脚气;湿热下注于带脉与前阴,则为带下臭秽或下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是为湿热之征。治宜清热燥湿。方中黄柏为君,取其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长于健脾燥湿。—————-
↑ 苍术 原植物
↑ 苍术 药材
↑ 苍术 饮片
——————-
↑ 黄柏 原植物黄檗树
黄柏,原名檗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释名黄檗。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其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嘉祐本草》载:“按蜀本图经云:黄檗树高数丈。叶似吴茱萸,亦如紫椿,经冬不凋。皮外白,里深黄色。……皮紧,厚二三分,鲜黄者上。二月、五月采皮,日干。”苏颂谓:“处处有之,以蜀中出者肉厚色深为佳”。从上述本草记述的产地、植物形态及《证类本草》所附黄檗和商州黄檗图看,均是黄皮树。而关黄柏历代本草无记载。
↑ 川黄柏 饮片注意与关黄柏区分。关黄柏因含有马兜铃酸,严重损害肝肾功能,已不再收载药典中。↑ 关黄柏 饮片
【性状鉴别】
「川黄柏」呈板片或浅槽状,长宽不等,厚3-7mm。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较平坦,皮孔横生,嫩皮较明显,有不规则的纵向浅裂纹,偶有残存的灰褐色的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棕黄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较硬,断面深黄色,裂片状分层,纤维性,气微,味苦,粘液性,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关黄柏」关黄柏通常较川黄柏薄,厚约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黄棕色,具不规则的纵裂纹,时有暗灰色的栓皮残留,栓皮厚,有弹性,皮孔小而少见,内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体轻,质硬,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 川黄柏↑ 关黄柏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73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