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就算得罪人也要公布,我治1000 多例颈动脉斑块,基本就这个思路
2025
09-18

就算得罪人也要公布,我治1000 多例颈动脉斑块,基本就这个思路

只需坚持调理,就能帮你稳定斑块、改善供血,很多人都不知道。

从医50余年,我诊治过大量颈动脉斑块患者,其中多数都以“化痰瘀、通血脉、补肝肾”为基础思路。今天就坦诚分享,调理颈动脉斑块的核心在于:活血通络、化痰散结、补益肝肾,三者缺一不可。

颈动脉斑块的关键病机,多属“痰瘀互结、脉络阻滞”。长期饮食不节、情绪压力大、年老体虚或作息不当,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而生痰,气滞血瘀而成瘀,痰瘀交织阻塞脉道,逐渐形成斑块。

现代人常熬夜、嗜油腻、少运动、易焦虑,更会加重痰瘀生成,损伤肝肾根本——肝主疏泄,肾主血脉,肝郁肾虚则血行无力,痰瘀更易凝滞于脉壁,形成“瘀愈重-斑块愈固-脉道愈堵”的恶性循环。很多患者只关注斑块大小,却忽视疏通脉络、调和肝脾,往往效果不显甚至反复加重。

我常用基础方为:黄芪、丹参、川芎、三七、半夏、陈皮、山楂、何首乌。

此方分为三路协同起效:

01第一路:活血化瘀,通畅脉络

丹参、川芎为核心。丹参活血通经、清心除烦,能改善血行不畅;川芎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上行头目,专通颈部经络。许多患者服药后头晕、目眩减轻,即是气血渐通之象。

02第二路:化痰散结,软化斑块

半夏、陈皮、山楂主司此职。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化痰,两者协同化解痰浊;山楂活血消积、化浊降脂,能帮助软化斑块,改善颈部胀闷、头脑昏沉之感。

03第三路:补益肝肾,固本扶正

黄芪、何首乌为此中主力。黄芪补气行血、推动血行,气足则血通;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滋养根本,使血脉得充。全方配伍使活血不伤正,化痰不耗阴。

临床运用需随症加减:

如头晕明显加天麻、钩藤;如血脂偏高加泽泻、决明子;如失眠多梦加酸枣仁、夜交藤;如气虚明显加党参、白术。

在我所治案例中,不少患者斑块稳定甚至缩小,头晕、耳鸣等症状明显改善,避免了更严重的心脑血管问题。

曾有一位男性患者,52岁,体检发现双侧颈动脉斑块,最大处约1.8mm x 9mm。时常感到头晕、头重,尤其在转头时明显,伴有耳鸣,精力不济,舌质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涩。

辨证属气虚血瘀,痰浊阻络。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在基础方上加减:黄芪、丹参、川芎、法半夏、陈皮、山楂、何首乌,加葛根升阳解肌、地龙通络活血。

患者服药两周后反馈头晕大为减轻。守方随症调理三月余复查,耳鸣基本消失,精神转佳。超声显示斑块稳定,未再增长,血流状况得到改善。

写在最后

我是中医高松寿,从赤脚中医,到主任医生,最后到院长,现在已经退休多年。作为老一辈中医人,是苦过来的,那时候只能靠着“一把草和一根针,自己摸索,自己试药”去研究摸索。

这50年来我一直深耕于心脑血管疾病,最擅长用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高血压,冠心病,脑梗脑出血,心梗,抑郁,焦虑等疾病。这么多年的实战经验总结,不想就此被隐埋,所以我每天抽出时间,写一写医案和科普,希望能给广大中医学者一些启发,更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穷苦的人。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