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朋友说她奶奶有风湿关节炎的老毛病,尤其一到天气转凉的时候就会隐隐作痛,比天气预报还准,有时吃药都无法缓解。
这不早上天气转凉了,奶奶的腿痛又犯了。
朋友突然想起之前学到的一个小技巧,赶紧蹲下来给奶奶用力按揉小腿上的一个穴位,揉了1-2分钟,疼痛慢慢缓解了,也舒服多了,奶奶给她竖起了大拇指。
今天白术也要把这个擅长祛风除湿的止痛穴:条口穴,分享给大家,以解燃眉之急。平时用好此穴能缓解肩痛、腹痛、膝盖痛等多种疼痛问题,下面跟着白术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胃经上的止痛大穴:条口穴
条,指长条之形,口,气血出入的门户也。此穴在上、下巨虚之间,胫、腓骨的间隙当中,于肌肉凹陷处有如条口形状,故名。条口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8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也就是说此穴不仅善于止痛,还是缓解游走性疼痛症状的高手。祛风除湿,就是将留滞于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的风湿之邪祛除出去。而风邪性质善行而多变,风邪侵袭人体时引起的疾病通常游走不定,临床常表现为游走不定的肢体关节疼痛,同时伴有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下面来具体看看它擅长对付哪些疼痛:1、肩膀痛、手臂痛肩膀僵硬、疼痛时活动受限,有时还会引发手臂疼痛,甚至抬不起来,更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调理,很可能会慢慢发展成肩周炎。肩周炎也被称为“五十肩”,即好发于50岁左右的重体力劳动者,典型症状就是肩部疼痛,而且晚间更加明显,伴随症状为怕冷怕风。上病取下,此时用力按揉或艾灸祛风除湿、散寒的条口穴1-2分钟,可以缓解肩关节剧烈疼痛或急性疼痛,然后每天坚持早晚按1次,并配合小腿肚的承山穴一起揉,疼痛能减轻一大半。2、膝盖痛、腿麻抽筋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难免会出现膝盖疼痛或膝关节炎的问题,每天没事就可以揉一揉或者用空心拳捶一锤条口穴。尤其是小腿因受凉受寒或因湿邪入侵而引起肢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的时候,往往会疼痛得无法正常睡觉。此时除了注意保暖和按揉,每天还要坚持艾灸条口穴 厉兑穴 三阴交穴,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腿部气血运行,有助于快速驱散体内寒气。
还有些朋友因长时间的活动或劳作会导致肌肉疲劳,进而出现转筋的症状,这时可以按揉条口穴1分钟,再按揉脚腕上的解溪穴 丘墟穴1分钟,能帮忙缓解。3、腹痛、胃痛现在正值早晚凉爽的秋季,一不小心受凉或受风,寒邪可能就会侵入人体,导致腹部疼痛或拉肚子,而阳气不足或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中招。因此早晚一定要注意腹部保暖,并根据个人情况灸一灸小腿上的条口穴,能帮助驱散寒邪,疏通人体经络,使气血畅通无阻,这样一来拉肚子的症状缓解了,也就不会痛了。平时有胃痛或肠炎的朋友也可以多利用这个宝藏穴。
条口穴的日常3大疗法
条口就在小腿外侧,取穴非常方便:正坐屈膝,足三里直下,于外膝眼与外踝尖连线之中点同高处就是条口穴所在。找到穴位后就可以通过按揉、艾灸或刮痧的方式来保健或改善疼痛症状。1、点按每天用拇指进行点压按揉条口穴,可以舒筋活络,从而起到保健或调理肩周炎、膝关节炎的作用,每次力度适中,早晚各按压1次,每次按揉2-3分钟即可。2、艾灸如果肩膀、手臂出现疼痛或麻木等症状时,配合艾灸可以通经活络,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艾灸时,手持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3-5cm,以免烫伤,可采用定点回旋灸的手法,每次每穴灸5-10分钟,左右两穴可以灸,前3天可连续灸,后续一周灸2-3次即可。3、刮痧有些热证比如足心发热,不能艾灸的话,也可以采用刮痧的方式,每次刮痧前一定要涂抹刮痧精油,以免损伤皮肤。在穴位皮肤处涂抹精油后,手持刮痧板,与皮肤呈约45°从上到下轻轻刮拭1-3分钟,可每天刮1次,不过若出痧需等痧退才能进行下一次刮拭。今天关于胃经上的宝藏穴——条口穴的相关功效和用法就介绍到这里了,平时如果遇到了肩颈痛、手臂痛、膝盖痛、胃痛的时候记得按一按、灸一灸,能帮助缓解疼痛。温馨提示: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辨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食补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729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