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原】胸椎小关节紊乱:
2025
09-04

【原】胸椎小关节紊乱:

​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颈肩背牵掣作痛,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转侧不利,入夜翻身困难,重者双上肢可有疼痛,活动受限.

查体: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体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凸隆起或凹陷等。受损胸椎节段椎旁软组织可有触痛、触及痛性结节或条索状物,甚至痉挛。双上肢无被动活动受限,无神经根受压征. 

2、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势劳作病史。(骤然上举、转侧,长期伏案、扭身等) 

(2)、临床症状及体征:详见以上表现部分。 

(3)、X线平片、CT影像:由于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属于小关节解剖位置上的细微变化。只能发现其病变棘突歪斜、小关节间隙不对称, 但能除外胸椎结核、肿瘤、骨折,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

五、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方法: 

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 

手法:一指禅推法、滚法、弹拨法、掌按法和推擦法等。 

体位:患者取卧位或坐位,医者取站位。

操作: 

1、放松手法在松解骶棘肌后以胸椎棘突两旁,以错位病变节段为中心,对椎旁软组织松解20min左右。 

2、整复手法 

(1)俯卧推按法: 

患者俯卧,自然放松,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右手掌根按压患椎棘突,左手置于右手背上,嘱患者深呼吸,医者双手掌根随呼气渐用力,于呼气末时,右手掌根向下方给与一小幅度的推冲动作,此时可闻及关节整复的响声。——适用于中下段胸椎的调整。患者俯卧,医者站立于患者患侧,右手掌按压在患椎棘突,左手张或前臂内侧托住天突穴下胸骨正中托离床面,然后瞬间发力,双手反向用力,使胸椎再后伸扩大5-10°。—适用于下段胸椎的调整。

(2)扩胸牵引法: 

患者坐位,双上肢上举180°,两手掌前后相叠。医者站立于患者侧后方,右手拇指按住患椎棘突,左手臂按抵住患者的两臂肘关节处。然后医者双手瞬间发力,右手前推,左手后扳,使之复位。 ——适用于上段胸椎的调整。

(3)端坐膝顶法: 

患者坐在方凳上,令患者十指相扣置于颈项部。医者在其身后,两手抓住患者双肘,膝关节顶在患者偏歪或后凸的棘突上,两手徐徐用力向后牵引,至牵引到最大限度时,膝顶与双手的后扳瞬间发力,此时可听见咔嗒响声。——适用于中上段胸椎。

3、结束手法 

手法调整成功后,可酌情配合用推擦法,透热为度。 

六、预后

本病就诊时多属于急性发作,一般预后良好。

【附注】 

1、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推法复位方法临床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但是用力应适度,不能造成胸廓的损伤;对于老人、孕妇及体弱者要慎重应用。 

2、平常注意动作协调,注意保暖,避免伏案过于劳累。经常作扩胸锻炼,对于本病的预防有益。

3、康复治疗:

①纠正不良姿势:教育患者保持直立位,避免驼背;坐位1-2h后适当活动

②背部肌力训练做扩胸运动,每日10-20次;做颈部伸展运动,每日5-10次

③胸背部推拿每次20分钟,治疗3-5天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