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切口
在预定的截骨平面,设计前后等长皮瓣,每个皮瓣的长度至少相当于该平面大腿的半径。先沿大腿内侧中线,起于截骨平面近端2~3cm,向远端切开皮肤,并呈弧形转至大腿外侧中线,再向近端延长,止于内侧切口起点的同一平面。切开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形成前后等长、形状相似的皮瓣(图12.34.1-1)。
2.切断肌肉和股动静脉及神经
将前后皮瓣向近端分离到截骨平面并翻向近端,再把缝匠肌牵开,找到隐神经并将其锐性切断。然后钳夹、切断和双重结扎股动静脉。在股骨后面,于内收大肌、股二头肌与股四头肌间隙内,分离股深动静脉,也采取钳夹、切断和双重结扎。由于大腿前内侧肌肉较厚,而且收缩力较强,故应在其筋膜回缩处稍下方斜向截骨线切断。对大腿外后侧肌肉,则自筋膜回缩处稍远端横行切断。然后将坐骨神经轻轻向远端牵拉,用0.5%普鲁卡因注射其鞘内后,在截骨平面的稍近端,用锐刀片将坐骨神经切断。若有断端出血,则用细丝线结扎,然后任其回缩至截骨平面以上(图12.34.1-2)。
3.截骨与闭合残端
将切断的肌肉牵向两端,环形切断骨膜并向远端剥离,再将股骨横行截断,移除截下的肢体远端,用骨锉去除股骨残端的锐性边缘。然后在股骨残端的近侧钻孔,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伤口内的骨屑,通过骨孔把腘绳肌和内收肌用可吸收线或铬制肠线,缝合固定。此时放松止血带,彻底止血,将股四头肌覆盖股骨残端,把其浅面的深筋膜与大腿后侧深筋膜间断缝合,并在切口内留置负压吸引管。分层缝合皮下组织和皮肤(图12.34.1-3A、B)。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662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