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有一味“神药”,能悄然化去你一身湿浊,它就是……
2025
09-01

有一味“神药”,能悄然化去你一身湿浊,它就是……

原创 柏觉先生 柏觉先生

 2025年08月20日 22:41 广东

它性质平和。

它不峻不烈。

它如谦谦君子,润物无声。

它祛湿能力出众,一年四季都可以用。

它——就是茯苓。

茯苓功效虽多,尤以祛湿见长。若你近来总感身体沉重、头面油腻、口中发黏、食欲不振,不妨请茯苓帮忙。用它煲一碗汤,或煮一壶水,不必担心药味难入口——茯苓煎水清澈透亮,几乎无味,就像一泓清泉,能不动声色地带走体内的淤浊。正如清水可涤荡尘垢,茯苓也能将身体里那些黏滞不去的“污水”悄悄排出。

所谓“湿气”,说白了,就是失去了流动性的水。它停滞在某处,阻碍气血运行,时间一久,便会郁阻气机,人就容易腹胀难受。此时若用茯苓,再配一些行气消胀之品,往往立见其效。

医圣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收录了一张妙方——外台茯苓饮。此方不仅祛湿,更擅长调气消胀,其药物组成如下:

– 茯苓(9克)

– 人参或党参(9克)

– 白术(9克)

– 陈皮(7.5克)

– 枳实(6克)

– 生姜(3片)

方中以茯苓为君,专司祛湿。它如同一位经验老到的水利工程师,能重新调动停滞的水湿,将其引向膀胱,最终借小便排出体外,令水液代谢重回通畅。

湿去则气顺,但若气已郁结成胀,则需借药力“推一把”。陈皮行气,枳实破气,二者如同合作无间的搭档,一疏一破,打通壅滞之气。尤其枳实,其力峻猛,可散结开郁,但也易耗散正气。故而张仲景早已思虑周全,配入人参、白术益气健脾,既弥补破气之弊,又扶助脾胃之本。

我们常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才是生湿的根本。若脾虚不重,茯苓一药便可兼顾祛湿与健脾;若脾虚已甚,则需人参、白术鼎力相助,振奋中焦,才能真正断湿气之源。

至于生姜,则如一缕温暖的阳,能散寒化湿,温中和胃,为整个方子注入一股流动之力。

全方以茯苓为中心,祛湿不忘行气,破气不忘扶正,温中不离健脾,可谓理法严谨,步步为营。特别适合寒湿内困、舌淡苔白腻、常年腹胀之人服用。

如此一味茯苓,一味方剂,凝聚的是古人洞察身体的智慧,也是四时皆宜的祛湿之道。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