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紫苏 苏叶 :治肝郁气逆,胃失和降,呃逆频作,嗳气不止者,柿蒂旋覆代赭汤。
2025
08-29

紫苏 苏叶 :治肝郁气逆,胃失和降,呃逆频作,嗳气不止者,柿蒂旋覆代赭汤。

脾胃气滞证

本品辛香善行,入肺、脾及肝经气分,以行肺气,宽中气,下结气并疏解抑郁之气,

被《本草汇言》称为“治气之神药”。

因其长于行气宽中,作用温和,无温燥药物助热、伤阴及耗气之弊,

故多种原因所致之脾胃气滞证均可配伍使用。

对中焦受寒、气机阻滞、腹痛胀满者,本品既温中散寒,又行气宽中,用之尤宜。

如治脘腹胀满,可单用本品。如《肘后备急方》用生紫苏叶捣汁服,或以干紫苏叶煮汁服。

中焦受寒,气机阻滞,腹痛胀满者,可与乌药、香附、陈皮、干姜同用,

如《证治准绳》正气天香散;

亦可与沉香、木香、大腹皮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三和散。

治食积气滞,脘腹不舒,不欲饮食者,以之与杏仁及消食导滞之药同用,

如《杂病源流犀烛》紫苏汤、

《蒲辅周医案》厚朴山楂汤。

治湿阻气滞,水气胀满者,宜配伍除湿利水之药,如《证治准绳》紫苏汤,

治遍身浮肿,胸膈不利,以之与桑白皮、茯苳等同用。脾虚而气滞者,本品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七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等。

此外,本品亦常用于治疗妊娠胎气上逆,小便不通,脚气肿痛,痰气互结诸证。

治胎气上逆,胸胀腹满,甚喘急疼痛者,与白术、人参等同用,如《证治准绳》白术散。

治胎气不和,食少者,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普济本事方》紫苏饮。

治妊娠小便不通,可与葱头、高良姜合用煎汤熏洗,如《世医得效方》转胞洗方。

治脚气足胫肿胀无力,

可与槟榔、木瓜、吴茱萸等同用,如《类编朱氏集验方》鸡鸣散。

治痰气互结,咽中如有物所阻,脘腹痞满者,可与半夏、厚朴、茯苓同用,

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七汤。

三、呕吐证

本品有行气、和胃、止呕作用,常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呕逆。

因其性温,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故较宜于寒阻气滞而胃失和降者。

  • 胃失和降之呕吐  本品治脾胃受寒之吐逆轻证,单用有效,

  • 如《肘后备急方》治伤寒呕哕,用本品一把煎汤,徐徐饮用;

    《千金要方》治卒哕不止,以其浓煎顿服。治虚寒呕吐,以之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散。

    若治湿浊呕吐,以之与香薷、苍术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二香散;

    《症因脉治》香苏平胃散,以之与藿香、陈皮等同用;

    治湿热呕吐,以之与黄连合用,如《湿热病篇》黄连苏叶汤。

    治肝郁气逆,胃失和降,呃逆频作,嗳气不止者,

    《蒲辅周医案》柿蒂旋覆代赭汤。

    临床报道本品配伍黄连、半夏等,可治疗各种呕吐

    [四川中医,1998,16(8):29]。

    本品与香附、陈皮、半夏等同用,可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新中医,2005,37(1):38-39]。

    2. 妊娠呕吐  本病因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本草汇言》曰:“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本品可行气宽中,顺气安胎,如《湿热病篇》苏叶黄连汤。然临床治疗本病,紫苏梗更为多用。

    此外,本品芳香辟秽,化湿和中,既可解毒,又能缓解中毒所致的胸闷、呕吐、腹痛,因此,还用于鱼蟹中毒,虫蛇咬伤。如《金匮要略》以紫苏煮汁饮,治食蟹中毒者。《千金要方》以鲜苏叶捣汁饮,治蛇虫伤人。

    【用法用量】6~15g。捣汁服或外用适量。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1. 本品辛温,故温病初起,风热表证,胃热呕逆均应慎用。

    2. 本品用于行气和中,止呕安胎,发散表邪,用量不可过大;

    若用以治鱼蟹中毒,宜用量稍重,可单用至30~60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