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像中药铺里的行话,其实说的是药材搭配的门道。就像做饭得油盐酱醋搭配着才香,中药也讲究“兄弟相帮”,单味药的劲儿有限,搭对了才能把功效发挥到极致。先说说杜仲和牛膝。杜仲是树皮,掰断了能看见银丝,像筋骨连着似的,性子温,能补肝肾、强筋骨,老一辈人常说它“治腰疼最拿手”。可光用杜仲,就像给车子加了油,却没松开手刹,劲儿发不出来。牛膝呢,看着像晒干的细根,断面带点黄,它能把杜仲的药性往下引,直达到膝盖、脚踝这些地方。我姑父以前总说腰腿疼,走两步就费劲,单用杜仲泡水喝了俩月,见效慢。后来老中医让他加了点牛膝,两样一起煮水,不到一个月,他说蹲厕所都不费劲了。这就是杜仲得牛膝帮忙,才能把“强肾”的劲儿送到该去的地方。再看巴戟和仙灵脾。巴戟天这东西,长得像扭曲的小木棍,断面紫盈盈的,能补肾阳、祛风湿,对那些总觉得怕冷、手脚冰凉的人管用。可它性子偏柔,就像小火炉,光自己烧,热度不够。仙灵脾不一样,这药草看着不起眼,却带着股猛劲,能把阳气往起提,像给火炉添了柴。我老家有个偏方,用巴戟天炖羊肉,冬天吃着暖身子,可总觉得差点意思。后来加了仙灵脾,那股暖意能从胃里直窜到后背,吃完浑身都有劲。老药工说“巴戟遇着仙灵脾,就像勇士配了剑”,这话不假,俩药搭在一起,补肾阳的劲儿才够足。不过这话也不能太较真。不是说杜仲离了牛膝就没用,只是功效没那么专;巴戟天单用来调理轻微的阳虚,也照样管用。就像做鱼,放不放姜都能吃,只是放了姜能去腥味,吃得更舒坦。中药搭配讲究的是“锦上添花”,不是“非此不可”。更重要的是,这些药都是温补肾阳的,阴虚火旺的人碰不得。舌头红、总上火、夜里盗汗的,要是吃了杜仲配牛膝,或是巴戟天加仙灵脾,准得火上浇油,嘴里长疮、眼睛发涩都可能找上门。我同事听说这搭配能“强肾”,没问医生就买来泡水喝,结果没几天就流鼻血,这就是没找对自己体质的缘故。说到底,这些老话是老辈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告诉咱中药讲究配合,不能单打独斗。可真要用药,还得看自己的身子情况,最好找懂行的人问问,别照着老话瞎试。毕竟补身体这事儿,就像穿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穿得舒服,未必适合你。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6403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