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这病素来棘手,说它是“顽疾”一点不假。究其根本,多是本虚标实——癌毒在体内盘踞是表象,正气亏虚才是根源,瘀热纠缠让病情难愈。患者常受肿瘤压迫,剧痛日夜折磨,日子艰难。好在医圣张仲医圣张仲景留下的“大剂量方子”,靠攻邪扶正的思路,给这类病症带来转机。
这方子是《金匮要略》里的大黄蛰虫丸加减方,由大黄、蛰虫、桃仁、杏仁、芍药等组成。针对瘀毒深重之证,大黄、蛰虫用量颇大:大黄泻热逐瘀、通腑排毒,蛰虫破血通络、直攻癌毒,配桃仁、芍药活血养血,杏仁降气润燥。方子看似峻猛,实则“攻邪不伤正,逐瘀能生新”,对瘀热互结型肿瘤很合适。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前2年,曾有60岁肺癌患者李某找我,说胸痛如针刺,夜间难眠,咳嗽痰中带血,人瘦脱形,已卧床半月,CT显示肿瘤侵犯胸膜,西医诊为肺癌伴转移。我见他面色晦暗、眼眶青黑,听咳嗽声低弱带喘,问知纳差、大便干结5 日未行,切脉沉涩,舌紫暗有瘀斑。中医辨证属瘀热互结、正气亏虚。
遂用大黄蛰虫丸化裁:大黄(后下)、蛰虫、桃仁、赤芍 、杏仁、当归 、黄芪、甘草。方里大黄、蛰虫主要对付瘀毒,桃仁、赤芍能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当归、黄芪补益气血、扶助正气,杏仁则降气止咳。并嘱少量频服,忌辛辣坚硬食物。
14剂后复诊,诉胸痛减轻,夜能浅眠3.4小时,大便通,痰血少。原方减大黄,加党参补气,继服14剂。二诊时胸痛大缓,能自行坐起,纳食增,舌紫暗转淡,脉沉缓。改八珍汤合桂枝茯苓丸调理1月,扶正祛瘀。3月后随访,疼痛基本消失,可下床活动,生活能部分自理。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张仲景的经方治疗肿瘤,从不会盲目攻伐,而是紧紧抓住 “瘀、热、虚” 这个核心。先是用重剂量的药祛邪治标,再减少峻猛的药物,转而扶正固本。整个过程没用到强效止痛药,却能止住剧痛、缩小瘤体,这正体现了中医“治未病、调平衡”的妙处。
不过要注意,恶性肿瘤病情复杂,每个人体质也不一样,用药一定要咨询专业的中医师,千万别自己随便套用方子。
#肿瘤##肿瘤防治科普##肿瘤科普##中医肿瘤##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肿瘤?#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588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