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老年咳喘,焦老这个方子起效很快!
2025
07-16

老年咳喘,焦老这个方子起效很快!

老年咳喘,该方有速效!来源|《名医师承讲记:临床家是怎样炼成的》 老年咳喘是临床常见病,此方临床运用多年,抓住主症,无不应手取效。麻杏二三汤,乃北京近代名医焦树德所倡,临证“抓主症”效方之一,抓主症是针对老年咳喘痰湿明显之症。方中麻黄汤合二陈汤,再加三子养亲汤,故名麻杏二三汤。对老年病咳喘痰湿为主之症,且无明显外感,也无明显虚弱症状者,首选此方。其舌苔白腻,痰涎频吐者,用之多年确有疗效。我在临证用此方时每细加辨证,一般均加用葶苈子,以加强祛痰平喘之力,痰偏热再加瓜蒌仁,喘重可再加地龙、全蝎、蜈蚣等虫类定风之药,往往取效很快。待三五剂后痰湿消之大半,再详加辨证,细加推敲。而老年咳喘患者,多为病程久,且发展为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此方应用在于痰湿明显之证,如舌光无苔阴虚喘证则非所宜,用滋阴清燥汤方为合拍。2000年冬治一马姓老者,年73岁,患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多年,来诊时不能行走,喘促异常,用三轮车载来。察似肥胖状,面目、四肢均肿胀,舌紫苔白腻,脉沉弦有力,痰多而黏,不能平卧,眼泡暗黑。诊为痰饮重证。处以麻杏二三汤,重加葶苈子、大枣、炒蒌仁,并将定风平喘镇逆之虫类药地龙、全蝎、蜈蚣加入,以求速效。处方为:麻   黄10g,杏   仁10g,半   夏10g,陈   皮 6 g,茯   苓20g,炙甘草10g,苏   子10g,莱菔子10g,白芥子 3 g,葶苈子30g,生   姜 5片,大枣30g(切),炒蒌仁60g(碎),地龙1g,全蝎10g,蜈蚣2条。2剂,每日1剂。患者来诊时已近傍晚,是因近来服用西药已不能控制,方经人介绍来诊。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患者即来,说是自己走来的,2剂药已服完,求再开2剂。并说此药特有效,昨晚服下即觉喘闷大减,临睡时我把第二剂又煎了,今天早上第二剂的两煎又放在一起煎了一次,所以没药了,孩子们都去上班,也不是太远,自己也能走了,所以就自己来了,昨天可不行,动都不能动。视其舌苔腻已大减,嘱病人症状已缓解,每日服1剂,早晚煎2次即可。老者说我服药太多了,耐药性太强,我怕不见效,故大胆一夜服2剂。昨天我就想向先生说药要下重,但苦于说话都喘得说不出。似此病人如此大胆用药,而又取得速效,实是出乎意外。后患者服至20剂时肿消喘止而停服中药。江医生:老师,老年病咳喘重证,用麻杏二三汤,半天服2剂,而取得速效。请老师讲一下其中的奥妙好吗?

答:多年来用此方于老年咳喘患者均效,而以此证效最速。麻杏二三汤是三个方子组成的,加用虫类药物镇咳平喘,定风止痉确有实效。虫类药的应用心得是,热痰加地龙、壁虎;风痰加蝉蜕、露蜂房;寒痰加全蝎、蜈蚣;虚喘加蛤蚧、虫草。同时在运用此方时,证属实喘热痰必加葶苈子、炒蒌仁,咳喘重者加虫类药。观此患者,咳喘已久,痰多而黏,面目四肢均肿胀,为风、湿、痰、热并重之痰饮、支饮、溢饮共有之证。只用原方麻杏二三汤亦可有效,然绝不会有如此速效。一般均需三五剂方可有效。我所处之加味麻杏二三汤2剂,每日1剂,最快也要服两天才可以缓解症状。此次速效是患者自作主张,从晚至第二天早上连服2剂,从而取得半日即能行走,自行来诊之速效。至此思《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张氏曾说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述,书中载有明代李士材治阳极似阴证,时当暑日,病人身盖数层被子,犹冷,诊为热证,用生石膏3斤,煎汤3碗,分作3次服,服完全身出汗病愈。载有一治阳毒方,用大黄10斤,煎汤10斤,放量陆续饮之,1剂服完而愈。可细阅《医学衷中参西录》自知。而此证之速效之要点,是在于抓主症。此证的主症是喘促憋闷,之所以憋闷是痰气闭塞不通,加用葶苈是为其气闭而用,且用量为30克,葶苈大枣泻肺汤用其泻肺气可知。其苔腻痰黏是湿热痰结之明证,故加瓜蒌仁60克是治湿热痰结之要药,且蒌仁炒用气香又有开通气闭之功。开其肺气闭则气顺,气顺则湿热痰结诸证自消也。当然,此患者虽然年高,但体胖非虚,故可用之大量。古人说,凡可攻者,便是实证。凡不可攻者,是为虚证。所以说,加味麻杏二三汤方,是治老年咳喘之效方,是治湿热痰结实证之效方,非通治老年咳喘之必效方也。此与西医之止喘剂完全不同。西医之止喘剂、化痰剂,有感染加用抗生素,虽可取得止喘化痰之效,然与中医中药之辨证施治,理气化痰,气顺痰自消之理不可同日而语也。况且中医尚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之说。中医讲咳嗽痰喘之病与肺、脾、肾三脏有关。从中医五行相生相克来说,肺属金,脾属土,肾属水。脾虚则土克水而致肾气亏虚,肾气亏虚则水气泛滥。土生金,脾虚则不能养肺。如此则痰饮成也。治此病当其发作时,治其肺,缓解时,调其脾肾。见痰治痰是为庸工。也即是说,用止咳化痰是治其标,亦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也。试问,如果不治其脾肾,一边用药治其痰,一边每天吃饭又在生痰,脾肾的运化不能够改善,岂不是永无治愈之时么?江医生:老师,您说到这里,我明白了,痰饮病是全身的病变。咳嗽痰喘只是局部症状。见痰休治痰,治痰要治气,治病要抓主症。总的来说,还是要辨证施治。临证时多问一个为什么咳喘,为什么憋闷,先治其主症,是谓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