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组成
蛇床子15克,白鲜皮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蒲公英12克,金银花12克,地肤子15克,生薏米15克,紫苏叶10克,百部根12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芡实仁15克。
功能主治
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收敛止带的功效。主治湿热下注之证。
症见带下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可伴有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疼痛等症。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或赤白相兼,或黄绿如脓,或浑浊如米泔,或清稀如水,或稠黏如脓,或如豆腐渣凝乳,或如泡沫状,无臭,或有臭气,或臭秽难闻。
外阴、阴道灼热、瘙痒、坠胀或疼痛。舌质红,苔黄腻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或濡数。
用法用量
水煎坐浴,每次坐浴15分钟,每日1剂,早晚各1次。
加减应用
1.若热毒甚者,可加用鱼腥草、生甘草。
2.若痒甚者,可加用苦参、苦楝皮、土茯苓。
3.若湿甚者,可加用黄柏、炒苍术、绵萆薢。
注意事项
1.此方为外用洗剂,适宜诸般带下。
2.此方对于瘙痒型阴道炎效果亦佳。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384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