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邓州中医世家:脉管炎中药临床治疗经验一、分型治疗①寒型:治宜温通经脉,通络止痛。内服以阳和汤为主, 配合自拟外用熏洗 方。②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通络止痛。内服四妙勇安汤, 配合自拟外用…
2025
05-07

邓州中医世家:脉管炎中药临床治疗经验一、分型治疗①寒型:治宜温通经脉,通络止痛。内服以阳和汤为主, 配合自拟外用熏洗 方。②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通络止痛。内服四妙勇安汤, 配合自拟外用…

脉管炎中药临床治疗经验一、分型治疗①寒型:治宜温通经脉,通络止痛。内服以阳和汤为主, 配合自拟外用熏洗 方。②热型: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利湿,通络止痛。内服四妙勇安汤, 配合自拟外用熏洗 方,局部感染时,选太乙膏、千捶膏、大青膏、金黄膏外敷患处。③瘀型:治宜活血通络止痛。内服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可服自拟溶栓丸2号, 配合 外用熏方。④虚型:治宜调和营卫,补气养血,益肾健脾。偏气血虚者用十全大补汤,偏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加味,偏肾阳虚用右归丸, 若出现腐肉未脱,新肉不生或久不收口者,选生肌玉红膏;腐肉已净,疮口不敛则选生肌白玉膏。二、治疗期间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 ,脉管炎多表现为瘀血、缺血、瘀斑、肿胀、溃疡坏疽,舌红绛、紫暗、青紫等是血瘀不畅之征象,故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始终。具体应用以温经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利湿活血法、清热活血法、益气活血法、养血活血法、补肾活血法等,根据疾病不同阶段适当选用。温经活血法用于肢体发凉怕冷为主者,以阳和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加减;行气活血法多用于气滞血瘀者,如病情随情志波动而变化,宜在活血药中加疏肝理气之品,以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为主;利湿活血法多用于肢体肿胀,溃疡分泌物多,常选茵陈赤小豆汤;清热活血法适用于瘀血内热,或局部感染明显者,以四妙勇安汤、犀黄丸为主方’;益气活血、养血活血法用于体虚,四肢乏力及需重用、久用活血化瘀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补肾活血法则用于肾虚血瘀者。应用活血化瘀法时要特别注意局部血瘀,照顾整体虚损。三、重视虫类药 常选用地龙、蜈蚣、炮山甲、水蛭、守官、白花蛇、乌梢蛇等,但强调应用时既要注意炮制,如全蝎、水蛭、蜈蚣等,入煎剂易破坏有效成分,并有腥味,可将其研成细末吞服,又必须注意各药特性,注意配伍、剂量、疗程间关系,特别是毒性较大的更应谨慎。四、不忘益肾填精包括补益肝肾和温壮肾阳两方面,温柔通补而慎用刚燥,以防劫阴。病至后期,马老强调要通过益肾填精,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正胜邪却。另外,由于温经散寒药、活血化瘀药、行气破瘀药多属辛温宣散,走而不守,药力难以持久,而与益肾填精药合用后,其药力得以加强,药效得以延长,故疗效可以明显提高。五、主张中西药并用取长补短 ,中西药并用可以提高脉管炎治愈率,且缩短疗程。如急性感染和炎症期,可选用清热解毒药并结合应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又如对于已明确血栓部位,在活血化瘀同时配合抗凝药、溶栓药等。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切忌“拼盘”方法,以免用药过乱、过滥及药物的拮抗、副反应等现象发生。如果任意中西合用,不仅浪费药物,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是无的放矢。西药的切入,其体征、时机、剂量、方法等要深入研究,达到量化、规范化还需作大量工作。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