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健忘。健忘,通俗来讲,就是记不住东西了。不光是现代人,古人也会有同样的烦恼。大家都知道,隋代开创科举制,要想走上仕途,为国效力,就得经过层层选拔。所以古人每天头悬梁锥刺股,寒窗苦读,试问,谁不想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呢?时间转眼到了唐朝年间,出现了一位神医,他叫孙思邈,孙思邈这个人不仅医术高超,他还有一颗博爱之心,许是觉得这些读书人太辛苦了,于是就创立了一个方子,叫孔圣枕中丹,虽然不能达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增强记忆力是没有问题的。孔圣枕中丹:远志15克、石菖蒲15克、炙龟板15克、生龙骨15克,也就是1:1:1:1的量,至于说用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来调整,最好不要超过15克。怎么服用呢?可以熬水喝,也可以把这些药材打成粉末,每次取3克,如果说中药粉喝不下去,可以装在胶囊里,孙思邈的意思是“酒服”,用黄酒来送服,不能饮酒呢就用温水送服。现在也有中成药,建议大家直接买中成药——孔圣枕中丸。孙思邈用了十一个字来形容这张方子:治读书善忘,常服令人大聪。这个方子,不管你是上学的,工作的,还是年老的,都可以用。比方说,有些老年人,你同他讲一句话,要来来回回重复好几遍,他自己呢讲话也是前言不搭后语,只好尴尬的自嘲道:“老糊涂了。”再比如,人到中年以后,记性突然变差了,老爱忘东忘西,出门忘记带钥匙,炒菜忘记放盐,总之就是上一秒想做的事情,下一秒就忘了。再有就是一些学生,面临考学的压力,晚上睡不好觉,白天上课打瞌睡,老师讲的知识点,记得不如忘得多,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碰到这种情况,也能吃这个方子。回到文章开头,这个健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西医认为,健忘是因为脑子不灵光了。中医认为,脑子之所以转的不灵光了,是因为心肾出了问题。为什心肾而不是脑呢?脑是我们身体系统信息的处理机构。而脑之所以能处理信息她的能量基础来源于我们的心和肾。首先我们看脑的形成。脑为之髓海肾主骨,生髓。肾把精华源源不断地上输而形成大脑。其次脑要维持正常运转。需要我们的脑动脉给他提功源源不断地血液。中医里心主血脉身体脏腑血液的分配,运行是有心来掌管的。所以治健忘,失眠、精神系统疾病中医一般从心肾入手。脑与心肾的关系就像家里的电灯泡与电源,脑就是灯泡心和肾就是电源、假如你把电源拔掉,它还能发光发亮吗?古医书上说,石菖蒲能开心孔,通九窍。石菖蒲把心孔打开,这个心啊原本是像花骨朵一样,是含苞待放的,打开以后,心中的阳气就能通到头面部。此外,是很好的豁痰药,俗话说痰迷心窍,让石菖蒲把堵在心里的这个痰去掉了,心自然明朗不少。远志、远志、安神定志!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越是着急,越是烦躁,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就越是想不起来,因为我们的神没有定下来。菖蒲和远志就像桃仁和红花,没药和乳香,是比较能合得来的,他们就是一对好朋友。菖蒲和远志碰到一起会干啥呢?交通心肾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当心和肾像画圆圈一样,衔接在一起的时候,气血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大脑会变得比较灵敏。龙骨是远古时期的一些巨型动物,死了以后,埋到土里,经过岁月的沉淀,变成了化石,这就导致龙骨有一种收敛的特性,收的是什么呢?是身体的阳气。因为化石都是很重的,能够把狂燥的心神镇压住,让人无论何时,都能保持一种气定神闲的状态。同时龙骨可以藏精,把肾精封藏住,肾精能干嘛,能生髓,髓生出来以后,有一部分要上到大脑,脑髓充盈,人的这个记忆力就会很好。龟板,龟板是味滋阴药,而且是血肉有情之品,最易填精补随,脑髓的化生跟肾阴有关。古代把镇守北方的神兽称为玄武,也就是神龟。北方属肾,龟喜静懒动,静极生阴。所以龟板最能滋肾阴。孔圣枕中丹全方四味药,龟甲、龙骨、远志和菖蒲,配伍独具匠心。《医方集解》记载该药:方中龟为阴物之至灵者,龙为阳物之至灵者。龟板、龙骨并用,借二物之阴阳补人体之阴阳,借二物之灵气补心之灵气,再佐以芳香苦辛之远志、菖蒲,通肾气以开心窍,合而能使“聪明开而记忆力强。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40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