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
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
俗话:百病皆由痰作祟,是说有些顽固的不好治疗的病,大概率是“痰”在作怪,如果从“痰”角度来辩症,有可能治好疑难杂症。在《丹溪心法》里说:擅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治疗这个痰,关键要把气给捋顺,把气给行开,只要把气行开了,那个痰就聚集不了。因为聚湿成痰,炼津成痰,就是用火把津液熬稠了,变成了痰。
治气治痰有几种方法:
①补气治痰:
A,补肺气:因为肺主宣发,肃降津液,肺为储痰之器。痰多之人兼有肺虚的症状,可用补肺气的办法治痰浊。
B,补脾气:补脾气,健脾化痰,脾的运化无力,则痰浊内生,喝进去的水不能升清降浊了,都窝在胃里,结果脾胃加热,变稠了,变成痰了,这就需要健脾化痰。
②化气治谈:一是要温脾气;二是要暖肾气。因为肾气虚衰,不能蒸腾化气,水湿不行,就会形成痰。
③理气化痰:就是理顺体内气机,这样痰浊会随着气的运行而消散。
A,宣肺气,肺气不宣,痰湿内阻,会导致咳嗽,痰多,胸胁胀满;
B,疏肝气,肝主疏泄,肝气抑郁了,气机不通,水液会聚而为痰;
C,降气祛痰,气机应该上下疏通,但若只往上,不往下,叫气机上逆,气机上逆时,要带着水上逆,就变成痰了。容易上蒙清窍,头晕脑胀,咳嗽,痰多,胸闷,这时可用降气的办法。
肾气虚则喘,可参考玉屏风颗粒,
脾气虚则懒,可参考参苓白术丸,
肾气虚则肿,可参考七味都气丸。
附:摘自《方剂学速记歌诀》
1.补气药:
①四君子丸【功用】补气健脾。
②参苓白术丸【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③补中益气丸【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④玉屏风颗粒【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⑤生脉饮【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2.气血双补药:
①八珍丸【功用】益气补血。
②泰山磐石散 【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
3.气血阴阳并补剂:
①炙甘草汤【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②补天大造丸 【功用】补五脏虚损。
4.理气药:
①行气药:
越鞠丸 【功用】行气解郁。
柴胡疏肝散【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金铃子散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瓜蒌薤白白酒汤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半夏厚朴汤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枳实消痞丸 【功用】行气消痞,健脾和胃。
厚朴温中汤 【功用】行气除满,温中化湿。
天台乌药散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加味乌药汤 【功用】行气活血,调经止痛。
②降气药:
苏子降气汤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定喘汤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四磨汤 【功用】行气降逆,宽胸散结。
旋覆代赭汤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橘皮竹茹汤 【功用】降逆止呃,益气清热。
丁香柿蒂散 【功用】降逆止呃,温中益气。
云海旭辉
,赞6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50339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