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男,56岁。1987年3月2日初诊。
【主诉】 胃痛反复发作3年,此次发病2个月。
【病史】 3年前因贪食生冷而敏痛,虽经多方调治未能痊愈,经消化道造影。
【诊断】 为胃窦炎,经常反复发作。这次由于急性胃肠炎吐泻1周,经住院治疗时吐泻痊愈,但引起胃痛复发,致上腹部疼痛,其痛引背,上腹闷胀,胃纳欠佳,食而不化,频频嗳气,得热则痛缓解,故常以手按之或用热水袋热敷,大便每日2~3次,均为溏便。
【检查】形体消瘦。舌苔白厚,脉象沉迟乏力。
【诊断】胃脘痛(胃窦炎),脾胃虚寒型。
【治疗】温中散寒,和胃导滞。
【取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
耳穴:胃、十二指肠、交感、脾、皮质下。
【操作】体针用补法,留针30分钟,耳穴用王不留行贴压。
第1次治疗后疼痛缓解,继续用上方治疗5次,疼痛显著好转,腹胀及消化功能显著改善,偶有上腹闷痛;又治疗10次,诸症消失,唯偶有嗳气。为巩固疗效,维持耳穴治疗,隔3天治疗1次,并每日灸中脘穴10分钟,持续10次,病告痊愈,随访半年胃痛再未复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983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