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脾胃好,百病消,张仲景千古补脾第一方,专调脾胃,把能量补到根上!
2025
03-23

脾胃好,百病消,张仲景千古补脾第一方,专调脾胃,把能量补到根上!

门诊上来看诊的孩子,大多有一个问题就是脾胃不好,不爱吃饭,食欲不佳,一天都喂不了几口东西。我也是当家长的,孩子父母的心情我也非常理解,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的呢?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

之前就有给大家说过“百病皆由脾胃生”,我们要从脾胃入手,但是脾胃问题也有很多,像脾虚、积食、脾胃不和等等,家长们要从拿入手呢?

下面我给讲解一下?

什么是脾虚?

如果孩子出现面色发黄、身体消瘦,那种蜡黄的脸色;孩子稍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经常感冒咳嗽,在睡觉时容易流口水,甚至眼睛半睁,这也都可能是脾虚的症状。

脾虚是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不能有效地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和津液。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就会出现以上症状。

什么是胃虚?

就是人受纳食物功能有问题,比如你吃了东西马上胃就胀,也就是吃不下去,不能消化了,呕吐,呕酸水等,这都是胃虚,胃气上逆的表现。

什么是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是指脾胃两个器官功能不协调。在中医理论中,脾和胃是互为表里的器官,共同参与消化过程。如果脾胃不和,比如出现胃强脾弱的情况,人会食欲旺盛,吃得很多,但食物不能被有效吸收和转化,导致腹泻或腹胀。脾胃不和意味着脾胃之间不能正常合作,一个负责接收食物,另一个负责吸收和转化,如果接收正常但吸收转化不力,就会导致问题

什么是积食?

积食通常被视为脾胃虚弱的一种表现,即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使得摄入的食物无法正常消化。若积食发生在胃部,通常是因为吃得过多,造成胃部拥堵,例如孩子一次吃下三个鸡腿,胃无法承受,从而感到不适。

而积食在脾脏,则往往是由于胃中长期积聚的食物未能及时消化,久而久之损伤了脾功能,孩子可能会持续腹泻或大便干燥,大便不成形。即使吃少量食物,肚子也会胀得像皮球,孩子看起来瘦弱,并且经常出汗、气促。

组方:山楂、鸡内金、炒麦芽、茯苓、怀山药、大枣、淡竹叶、火麻仁、陈皮

山楂能消解肉食积滞,可以解决孩子因喜食肉类而引起的积食问题,同时还能帮助通便。鸡内金是一种极强效的消食药材,它是鸡胃壁上的那一层金黄色物质,由于鸡的胃能够消化小石子,所以对于积食来说,鸡内金的作用更是不在话下。

炒麦芽则能消除因五谷杂粮摄入过多而引起的积食,适用于宝宝吃太多米面类食物的情况。茯苓的加入,则有助于解决积食引起的湿气问题。

然而,一个好的方子不能仅仅着眼于攻邪,因为攻邪会消耗正气。对于本身就脾虚的积食孩子,我们需要在消食导滞的同时补脾扶正。此时,加入怀山药和大枣来补脾健脾是非常恰当的选择。

淡竹叶的加入可以清热,清心除烦,解决积食产生的热邪问题。陈皮则能解决积食引起的痰多症状。最后,火麻仁的加入有助于润肠通便,因为积食的孩子常常会伴有大便干燥的问题。

整个方子有健脾胃的,有帮孩子扶正气的,有清除孩子体内些邪气的,也有专门清理那些没清干净的“废物”的,所以才会被称为补脾第一方。

END

我是中医何友为,公立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研究40多年,擅长中医结合治疗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失眠等病。

#artContent h1#artContent p img#artContent table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