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32条,第32条忽略不论。本篇主要讲太阳中风,即所谓桂枝汤证。全篇围绕着太阳中风的辨证论治,以及太阳中风因失治或误治所致变证(坏病)的辨证论治展开。就方子来说,本篇以桂枝汤为核心,先后共出现16个经方。最先出现的是桂枝汤。徐徐展开的内容是:为了救逆,须观其脉证,给出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在这一系列的方子中,又以桂枝汤的加减方最为显眼,包括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朮汤、芍药甘草汤共11个,此外是调胃承气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四逆汤,甘草干姜汤。为什么本篇出现的是这些方子呢?或者说,桂枝汤证因误治或耽搁可能会朝着哪些方向传变呢?抓住这个问题去思索,本篇的逻辑便立即清晰起来。哦,本篇为桂枝汤证而设,讲的全是桂枝汤证及其因误治或失治所致各种变证的救逆。其实,大多数病都是由太阳病误治所致,我的家乡湖南平江有句俗话:“百病从感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感”:感于邪也,即人体被风寒湿暑燥五邪所侵。五邪皆可犯人,尤以风寒湿为烈。而大多数人感邪之后表现出来的就是太阳病证,所以论中太阳病分为上中下三篇,鸿篇巨制,讨论最为详细。无论学什么,把概念搞清楚最为重要。本篇出现的主要概念有:太阳病,中风,伤寒,温病,风温。要理清这些概念,弄懂这些名词,首先要了解仲景创制的六经辨证思想:仲景以阴阳与人体部位之浅深(表、半表半里、里)相乘,把疾病分为六大类:表阳(太阳)、表阴(少阴),里阳(阳明)、里阴(太阴),半表半里阳(少阳)、半表半里阴(厥阴),后世医家称之为六经。临证须首辩病的阴阳、次辨病的浅深,也就是要辩明病属何类,这个叫做六经辨证。当然,疾病千变万化,或呈现出两类、三类兼而有之者。所以,有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或并病等等,暂不展开多说。看到这里,读者可能会问,什么是“阴”?什么是“阳”?“表”在哪里?“里”在哪里?“半表半里”又在哪里?阴阳是个哲学概念,是比较而言的。日是阳,月是阴,这是因为日光太强,月光太弱。所以,称日为太阳,月为太阴。任何两个相对的事物都可分出阴阳: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江之北称阳,江之南称阴。如衡阳在衡山南,淮阳在淮河北。大抵古人把能先照到阳光的地称为阳,要后照到阳光的地称为阴。人的体质强健为阳、虚弱为阴。病发热为阳、无热为阴。脉有浮沉、紧缓、数迟、滑涩、大细等等,前者(浮、紧、数、滑、大)为阳,后者(沉、缓、迟、涩、细)为阴。日人龙野一雄说:表是指着躯壳,即皮肤、肌肉、四肢、头部、背部等;里是指着内脏,特别指着腹部内脏。日人汤本求真说:半表半裡者,指胸腹二腔間,適當支氣管、肺、心、肝、脾、胰、胃等之所在。太阳病即是表阳证,其脉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它又分为两类:中风、伤寒。中风与伤寒的共同点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同属太阳病嘛。其鉴别点有两个:一在于脉,脉缓为中风,脉紧为伤寒;二在于汗,有汗为中风,无汗为伤寒。温病属于阳明病,不是太阳病。风温是表现症状尤为急迫的温病。在上列16个经方中,读者首先要熟悉的是桂枝汤。桂枝汤由五味药
组成:桂枝、芍药(白芍或赤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关于桂枝汤和太阳中风桂枝汤证,胡希恕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整理如下:桂枝汤的发汗,主要在桂枝生姜这两味药,都是辛温药,这两味药合起来是足以使人发汗的。可是,桂枝这个药,我们后头有,它主要治气上冲,所以它能泄奔豚气。这个生姜治呕逆。那么这两个药,一个治气上冲,一个治呕逆,所以,它们都有下达之性,都有往下的力量,而升发的力量不强。就这两个药合到一起,固然能使人出汗,但是不至于大出汗。那么,它为什么摘取桂枝生姜这两个药呢?这你得先看看这个病,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啊,就是病人津液有所损伤了,你再大发汗,那不更损伤津液了?所以不要大发汗,就采取这么两个发汗的药,而不能采取(升发力量太强的)麻黄。另外,这两个药都有健胃作用,桂枝也是挥发性的药,辛,稍甘,它刺激胃,也能健胃,这个生姜也是,生姜咱们都知道,古人食不离姜,就是要它健胃。这两个药啊,都有健胃作用,同时配合甘草大枣,纯甘之品呐,甜药,是甜就能补脾,补脾就是健胃,所以这个桂枝生姜,再配合甘草大枣,它就有补益胃气的作用。那么这四个药,甘、温,甘温药搁到一起,又怕汗出多了,…所以它加芍药。芍药这个药…不利于发汗,《本经》上说它味苦微寒。桂枝生姜它们是辣呀,辛嘛。苦可以制辛,这就使它们辛散的力量更小,同时,这个苦微寒的药配上甘草大枣这个甜药还养液。所以这个芍药的应用,两方面照顾,一方面可以制桂姜之辛,一方面又助甘草大枣之甘以养液。那么,这五味药搁一起,你再看一看,它既是发汗解热药,发汗就解热,我们夏天出汗不就散体温嘛,…同时又是安中健胃、安中养液、滋液药。所以,对于上面这个由于精气虚、力不足以驱邪,虽汗出而邪不去的太阳中风,用这个药就正好。…亢进卫气,增强精气,这样就使邪不得以伏留于肌肉,…这叫解肌,经文说,桂枝本为解肌嘛。其它的经方我们慢慢熟悉,不要急,一下子也记不住。昨天我碰到一个朋友,他小时候就落下一个病,一着凉了就喘,这不就是“喘家”嘛,我跟他讲,你检查过多次,肺没问题,就不必老往医院去拍片啊, X光照多了对你身体也没有好处,你这个可以平时隔三差五煎服一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喝喝,这不就是保健嘛,保健也要因人而异,不是什么补药都弄来乱吃一通就好,吃得不对路还会给身体带来危害。我的依据就是“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与之佳”,这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可以治喘家初得太阳病现桂枝汤证者。喘家年纪大了大多身体不会太强壮,感冒了现桂枝汤证者居多,所以,这个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很多应用的机会。痒病难治,各半汤可治通身起红疙瘩的那种痒,这我有过成功的经验。芍药甘草汤,芍甘四两各相均,两脚拘挛病在筋,我用过,芍药甘草汤治小腿抽筋真的其效如神。桂枝加葛根汤本为太阳中风又有项背强𠘧𠘧者而设,酌加苓朮附,用以治易汗者后颈强硬后颈痛(颈椎增生)、肩周炎、背痛、胳膊痛、腰痛(腰椎间盘突出),我也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学以致用,通过临床实践可以加深我们对经方的理解。经文中出现的其他名词,如喘家、风家、坏病等等,可以从上下文来揣摩和了解其意义。熟悉经文是理解仲景思想和方法的基础,对于初学者,背诵和抄写是熟悉经文的有效方法。期与读者共勉。[1]《神农本草经》载: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生姜味辛温,主胸满、欬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5970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