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学术术语,模式是指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不同学科领域有其不同的内涵,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思维方法,具体在医学领域里称为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人们在医学实践中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势和目标。
医学模式的种类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神灵所赐,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和灾祸是由天谴神罚等原因造成的,因此维护健康和治疗疾病要依靠求神问卜、祈祷神灵等方式。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医学模式。在这种医学模式中,医学和巫术往往交织在一起。
生物医学模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世界本质认识的不断提高,开始认识到世界并非神灵创造,人类疾病也非神灵所为。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显微镜的发明,创立了细胞学说。与此同时,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等都在蓬勃发展。生物学的长足进步,促使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认为健康是宿主、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即发生疾病。这一观点反映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所致的疾病,即急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疾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心理因素所致。于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现代整体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中医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即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预防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
“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的健康观
《黄帝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气候的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
在《黄帝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黄帝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
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黄帝内经》非常重视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黄帝内经》养生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明则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就是天人合一和形神统一,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
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疾病观
健康的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中医称之为“正气”,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形成了“邪正交争”的局面,正邪这对矛盾可通过机体自身的调控,正能胜邪,则维持着健康状态,即《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在正不胜邪的条件下,天人、形神的状态失衡,人体就会患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中医学认为,生命运动的过程是阴气和阳气相互运动变化的过程,健康意味着人体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谓之“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旦邪正交争的结果使阴阳处于失衡状态,即阴阳失调,人体就会患病。中医在认识和治疗疾病上,自古秉承“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祖训,道理就在于此。
治病求本,治未病的防治观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所谓治病求本,就是本于阴阳。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阴阳失调,在这个条件下,治与防两者中,中医强调治未病。治未病的内涵,包括未病防病,已病防传,早期治疗,瘥后防复。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既病之后,要预防疾病传变,遏止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中医整体医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医学基本的医疗观点。
中医学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一直把人置于天地之间,放于社会之内,把人作为自然、社会中的一员。《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形神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中医学在讨论生命、健康、疾病等重大问题时,不仅着眼于人体自身,而且重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各种影响。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者既要顺应自然法则,因时因地制宜,又要注意调整病人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导致的精神情志异常,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从上述分析可见,中医学从宏观上勾画出了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全部构架。
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特别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黄帝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
除此之外,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动身,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形成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中医学的这个整体观念,从总体上来说,用它来认识健康,认识生命过程,认识疾病,表现为生理、病理、诊疗、治疗各个方面。
在生理上一个核心思想,中医学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内容,强调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生理功能的整体性。《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强调心在神志活动中间的重要地位。但是,中医又强调五脏皆藏神。在认识神志活动这样一个生理活动过程中,既强调心在神志活动中的特殊作用,同时又强调神志活动是五脏系统脏腑经络共同活动的结果,这是中医学考察生命过程,体现整体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病理状态下,一个基本思想,疾病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平衡失调的整体反应,就是人体自身,人和环境的协调受到损坏,那么这个整体反应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理现象。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和其他医学体系比较,中医在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个手段中最重视辨证论治,而且对辨证论治用得最多,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一大特点。辨证论治分为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辨证是通过望诊、问诊和脉诊等中医检查,综合患者的病史、舌象、脉象、症状、体征等方面综合判断,从而辨别出相应的证型,如寒证、热证、虚证等,以指导后续的治疗。论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针对相关证型的治疗原则,如热证需要清热,寒证需要温里,虚证需要补益等,再根据相关的治疗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服用中药、刮痧、拔罐等。如果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说明辨证准确,否则需要重新辨证再进行治疗。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病理反应的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病变的原因,病变的性质,还有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由于证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缘由,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应,也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黄帝内经》中对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制宜”。《素问·经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而泻其阳”“实阴而虚阳”“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辨证论治,可以形成个体化的诊疗思路,从而更准确、更适宜地治疗疾病。(李敬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524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