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养生 >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2024
12-12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

  从运动的方向、方位讲:天地—阴阳    上、向上—-阳   下、向下—阴

二、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之“  是  “和、与” 的意思,千万不能理解为“的”。阴阳是血气,阴阳是雌雄。有形的为阴,无形的为阳。

 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积阳为天,阳上升。浊阴为地,阴向下。上升下降具体走向看阴阳图。

太阳出来时,面对南方,左手为东方。右手为西方。太阳从左手升,右手降。

         

左边为东方,东边升。东方叫青龙,所以又叫左青龙。

右边为西方,西边降。西边叫白虎,所以又叫西白虎。

前面是南方为朱雀、南朱雀、上朱雀、前朱雀。

后面是北方为玄武、北玄武、下玄武、后玄武。

五方和四向结合起来了,上朱雀为南,下玄武为北,左青龙为东,右白虎为西。

阴阳运动是左升右降。当看一些古医书时,肺气主降,肺在右。肝气主升,肝在左。所以叫左肝右肺。这里讲的是肝气主升,左边为升。肺气主降,右边为降。不是肺和肝的具体位置。从解刨结构上讲:左边肺2叶,右边肺3叶,右边肺的功能比左边大。

四、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水和火是自然界中的原材料,是生活生产不可少的材料。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土者万物之所滋生也。木火土金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五种原材料。人对五种材料耳熟能详。

所以,在五行中借用了这五个词的属性和自然界物质的一些属性,把它们取象比类,木火土金水就成了代表性的符号。比如夏季,植物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热火朝天,它和火的性质象,就把自然界中火提练出来,作为一个符号形成了五行中的火,指代夏季。

水:从水寒热性质上讲—寒;运动上讲—润下,向下的,都符合阴的属性。水的寒冷、宁静、下降属性,集中的反映了阴的性质。所以《内经》在这句话中就用水,这个有形的物质,代替了阴这个抽象的符号或抽象的概念。所以水也就成了阴的一个代名词。一说阴,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好理解。一说水,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

火:从寒热性质上讲—热,从运动上讲—炎上。不论是热还是炎上,它都具有了阳的属性。所以,火的炎热、升腾、轻浮属性,集中能够反映出阳的属性。所以就用火作为了阳的指代符号。用火这个有形的、可见的事物,来反应阳这个抽象的哲学的内涵或哲学的性质。

因此,我们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以上用张介宾的一句话总结一下:

由此可见:水火,已经被借用为形象地表达阴阳这个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的代称了。一说到水火,大家就要反映到阴阳。

古人经常用生产生活中,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来解释难理解、高深的医学道理,或难理解的哲学术语。这就是中国的取象比类的思维。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水深火热”生活特别困难,指代的是生活的艰辛,穷困潦倒,没吃没穿缺钱花,像无底洞,很深。心里着急,很着急,无奈,没办法,心烦意乱,像架在火上烤一样,用水深火热替代了生活无奈的状态。水、火大家都熟悉。

五、阴阳者,万物之能(胎)始也。

”能“ 要读成 “胎,元(最早)的意思。” 千万不能读成“能”!

阴阳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及万事万物生长壮老已的内在动因。所以把它叫作胎始的意思。胎–最早的,始–最早的,元–最早的。

六、阴在内,阳之守也。  守:镇守。

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运动变化的规律和生长壮老已的规律。那么,谁在左右这个规律?为什么会按这个规律运动呢?

这些规律的内在动因,或者说主宰这些规律的是阴阳。阳对阴有固摄,镇守作用。所以,阴在内,阳之守也。阳是由阴化生而来。所以,在外的阳是阴之使也。

《黄帝内经》之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原文: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徵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黄帝内经》分《灵枢(shū)》和《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他三部分别为黄帝的《难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的《神农本草经》。今天来聊一聊其中的“阴阳应象大论”篇:“阴阳”是中医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对于“应象”两个字,其中“应”是对应的意思,“象”是现象的意思;也就是以“阴阳”为核心,将天地万物的所有现象,和人体生命形象一一对应:

1.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天地上下,能够承载万事万物。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阴阳化生“气血”,就是男人和女人。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水火是阴阳的表现。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阴阳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开始。2.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阴”在里面,被“阳”所保护。阳在外,阴之使也:“阳”在外面,有“阴”作为它的辅助。

3.阳盛则身热;腠(còu)理闭,喘(chuǎn)粗为之俛(fǔ)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阳盛则身热: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皮肤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俯仰摆动。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汗出不来,并且发热;口干舌燥,心里烦闷腹满,死:腹部胀满,就是死症。能冬不能夏:能够忍耐冬天,但是不能忍耐夏天;阳气太过,发热的病在冬天就会减轻;可是遇到夏天,热上加热,就受不了。4.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lì)而寒,寒则厥(jué);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阴胜则身寒:阴气太过,身体就会引起恶寒,此时皮肤毛孔是张开的,体内热量都跑掉了。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身上常常觉得冷,甚至打寒颤,寒冷加重就会出现手脚冰冷现象。厥则腹满,死: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能夏不能冬:能够忍耐夏天,但是不能忍耐冬天。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所表现出来的疾病症状。

“阴阳应象大论”告诉我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现象可以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五行”的消长变化现象相感应,相通应。

天地之阴阳与人身之阴阳,所有现象都是相互对应,相互感应的。

                             

                    

长寿的精髓,全在《黄帝内经》的这段话之中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黄帝内经》水为阴,火为阳。水火,为后天八卦之两极。先天为体,后天为用,故此处详细论述水火阴阳水火为阴阳之征兆,阴阳为水火之性情。天以日月为水火,易以坎离为水火,医以心肾为水火。

上图为先天八卦,左为离中、右为坎。坎中一阳,即是水中之气;离中一阴即是火中之液。水火互藏,要辨清真火真水,则医道近矣。阳为气,阴为味。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味之载体,天地万物也。故通晓阴阳者,万物皆可入药,因为药的本质就是气味阴阳。气,属阳,主升。味,属阴,主降。味归形,形归气。这句话说出了万物的本质。阳化气,阴成形,而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按照逻辑推理来分析,就是在告诉我们,属性为阴的东西,其本皆在五味。因此,五味是形之根本。味归于形,则味存。味不归于形,则味不存。

有形而气聚,则形存。有形而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在于气聚散。形气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天元纪大论有云:在天化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若形气不相感,则万物不生化。形气相感,则万物化生。所谓形归气,就是形气相感也,反之则形亡气散。

如上图之烟,有形有气也,但是形不足以聚气,气不足以成形,故四处纷飞而亡散。气归精,精归化。若形足以聚气,则气聚而后化精。气之所以化精,皆因气之积聚由量变达到质变。若气不化精,则不能存,不能存则必将耗散,耗散则不能归于精。精归于化,就是使万物得以生,故内经有云:物生之谓化。因此,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就是在揭示万物生成的道理,以及万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生成。阴阳无形,水火有形,以水火之形,聚阴阳之气,则可以生,反之则死。水为阴,火为阳,以水之形,聚火之气,则可以生,反之则死。这就是人身阴阳运行的道理,同时也告诉我们,人身阴阳与天地阴阳之间,是通过水火进行交通的。从先后天八卦开看,因为后天水火居先天阴阳之位,故可与之交通。

                    

万物生成后,便开始自行运转。而天地之间,气味充斥于万物之中。因此,万物需要气味饲养,以化精,成形。精由气化,形由味成。故五气皆可化精,五味皆可成形。精必得五气而后化,形必得五味而后成。故精食气,形食味。此万物化成之后,从天地获取养分,后天生成之道也。化生精,气生形。化,万物由生到死的过程。万物初生之前的酝酿,就是气归精、精归化的过程。一旦【化】成,万物就有了生命,就开始进入从生到死的阶段,就是化生精气生形的过程。

味伤形,气伤精。后天即成,则有了形,有了思想,故不得中和。味不和则伤形,气不和则伤精。此六字为后天调养之大法:饮食情绪关乎健康。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一句如何和化生精,气生形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化生精,精化为气,气生形,此为后天之生化也。这与先天的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恰好相反。故炼气归精为先天,由精化气为后天。气伤于味,味伤形。后天五味不和,则可以直接伤形伤气,因此,对于味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运用得当,则可以治病救人。如果运用不当,也可杀人于无形。

因此,用药之前,一定要明确阴阳生化之机,如此,则可由医入道,渐入阴阳。

历代关于阴阳水火的论述

阴  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为阴,腑为阳。心、肝、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阳中之阳,心也;阳中之阴,肺也;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阴中之至阴,脾也。

■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素问》)

■太初者,理之始也。太虚者,气之始也。太素者,象之始也。太一者,数之始也。太极者,理气象数之始也。(《蒙泉子》)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丹经》)

■分阴未尽,则不仙;分阳未尽,则不死。(《道经》)

■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日之行也,不见其移,骐骥倍而驰,草木为之靡,阳燧未转,而日在其前。故天之且风也,草木未动,而鸟已翔矣,其且雨也,阴噎未集,而鱼已潜矣以阴阳之气相感动也。故寒、暑、燥、湿,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淮南子》)

■《钟吕集》曰∶真气为阳,真水为阴。阳藏水中,阴藏气中。气主于升,气中有真水,水主于降,水中有真气。真水乃真阴也,真气乃真阳也。此说深得阴阳之精义。(《类经》)

■盖闻阳为阴逼,不走即飞;阴遇阳消,非枯则槁。是以蛰雷之性,激以豪雨而勃升;旱魃之灾,沛乎甘霖而却扫。(《吴医汇讲》)

■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譬之于灯,油与草,即魄也,火即魂也,光芒四射即神也。油干火暗光芒隐,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仅存灯中之草,草即死魄耳。譬之于炉灰,炭即魄也,火即魂也,火之焰即神也。炭尽、火熄、焰灭,魂之阳神、魄之阴神中之真神皆散,灰即死魄耳。人死躯壳存,亦死魄而已矣。(汪蕴谷)

■魂,阳也,肝主血而藏魂,阳入于阴也;魄,阴也,肺主气而藏魄,阴附于阳也。凡人昼则魂出而用事,魄乃藏于肺;夜则魄出而用事,魂乃藏于肝魂魄之出入,若参商然。问魂魄从何道出入?答曰∶魂从目中入,目合则魂藏。多梦纷纭,肝不藏也。魄从鼻中出,鼻息定。则魄藏也。(《怡堂散记》)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多热者,阳之主;多寒者,阴之根。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安;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火出于木,水生于金。水火通济,上下相寻。脉有五死,气有五生。阴家脉重,阳家脉轻。阳病阴脉则不永,阴病阳脉则不成。阳候多语,阴证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阳虚则暮乱,阴虚则朝争。阴气下而不上,曰断络;阳气上而不下,曰绝经。阴中之邪,曰浊;阳中之邪,曰清。火来坎户水到离扃。阴阳相应,方得和平。阴不足,则济之以水母;阳不足,则助之以火精。

■阴常宜损,阳常宜盈。顺阴者,多消灭;顺阳者,多长生。

■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

■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阴盛也;皮热而热者,阳盛也。热发于下,阴中之阳邪也;热发于上,阳中之阳邪也。

■寒起于上,阳中之阴邪也;寒起于下,阴中之阴邪也。寒而颊赤多言者,阳中之阴邪也;热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阳邪也;寒而面青多言者,阴中之阴邪也。阴中之阴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阳中之阳也;数在下,阴中之阳也。迟在上,阳中之阴也;迟在下,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

■阴之病,来亦缓而去亦缓;阳之病,来亦速而去亦速。阳生于热,热则舒缓;阴生于寒,寒则拳急。寒邪中于下,热邪中于上,饮食之邪,中于中。(《中藏经》)

■世人但知气血为阴阳,而不知水火为阴阳之根。能知水火为阴阳,而误认心肾为水火之真。此道之所以不明也。试观天上金、木、水、火、土五星见在,而日月二曜照临于天地间者,非真阴真阳乎?人身心、肝、脾、肺、肾五行具存,而营运于五脏六腑之间者,有无形之相火行阳二十五度,无形之肾水,行阴二十五度,而其根则原于先天之真也。一属有形,俱为后天,而非真矣。

■或问冬至一阳生,当渐向和暖,何为腊月大寒,冰雪反盛?夏至一阴生,当渐向清凉,何为三伏溽暑,酷热反炽?亦有说乎?曰∶此将来者进,成功者退,隐微之际,未易明也,盖阳伏于下,逼阴于上,井水蒸而坚冰至也;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井水寒而雷电合也。今人病面红、口渴、烦躁、喘咳者,谁不曰火盛之极也?抑孰知其为肾中阴寒所逼乎?以寒凉之药进而毙者不知其凡几矣。(《赵氏医贯》)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为气,地之阴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天之阳,日也,常明不息,阳有余也,月盈则亏,阴不足也。人之阴血应月故男子十六而精通,女子十四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乳哺水谷以养阴气始成,而可与阳气为配。故必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古人之善于摄养也。男子八八而精绝,女子七七而经断。人身之阴,只供三十年之用。以此难成易亏之阴,情欲无涯,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其为不足也,明矣。养阴之说,岂可不先讲乎?(朱丹溪)

■先天无形之阴阳,则阳曰元阳,阴曰元阴。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亦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

■夫精为阴,人之水也;气为阳,人之火也。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为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为寒。故水中不可无火,无火则阴胜而寒病生;火中不可无水,无水则阳胜而热病起。水亏者,阴虚也,只宜大补真阴,不可再伐阳气;火虚者,阳虚也,只宜大补元阳,不可再伤阴气。盖阳已不足而复伐其阴,阴亦损矣,阴已不足而再伤其阳,阳亦亡矣。夫治虚治实,本自不同。实者,阴阳俱有余,但去所余则得其平;虚者,阴阳俱不足,再去所有,则两者俱败。其能生乎?故治虚之要∶凡阴虚多热者,最嫌辛燥,恐助阳邪也尤忌苦寒,恐伐生气也。惟喜纯甘壮水之剂,补阴以配阳,则刚为柔制,虚火自降,而阳归乎阴矣。阳虚多寒者,最嫌凉润,恐助阴邪也。尤忌辛散,恐伤阴气也。只宜甘温益火之品,补阳以配阴,则柔得其主,沉寒自敛,而阴从乎阳矣。

■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若阳有余,而更施阳治,则阳愈炽,而阴愈消;阳不足,而更用阴方,则阴愈盛,而阳斯灭矣。

■阳遇阳,则为焦枯;阴遇阴,则为寂灭。

■求汗于血,生气于精,从阳引阴也;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从阴引阳也。(张景岳)

■夫人身之阴阳,相抱而不脱。是以百年有常。故阳欲上脱,阴下吸之,不能脱也;阴欲下脱,阳上吸之,不能脱也。但治分新久,药贵引用。新病者阴阳相乖,补偏救弊,宜用其偏;久病者,阴阳渐入,扶元养正,宜用其平引用之法∶上脱者,用七分阳药,三分阴药而夜服,从阴以引其阳;下脱者用七分阴药,三分阳药而昼服,从阳以引其阴。(《寓意草》)

水  火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

■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素问》)

■燥万物者,莫乎火∶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易经》)

■阳燧在掌,而太阳火;方诸运握,而太阴水。抱薪救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天之阳火二∶太阳真火也,星精飞火也。天之阴火二∶龙火也,雷火也。地之阳火三∶钻木之火也,击石之火也,戛金之火也。地之阴火二∶石油之火也,水中之火也。人之阳火一,丙丁君火也。人之阴火二∶命门相火也,三昧之火也。合而言之,阳火六,阴火亦六,共十二焉。诸阳火遇草而,得木而燔,可以湿伏,可以水折,诸阴火不焚草木,而流灼金石,得湿愈焰,遇水益炽,以水折之,则光焰诣天,物穷方止,以火逐之,以灰扑之,则灼性自消,光焰自灭。(李时珍)

■阴阳合一之妙,于气水而见之矣。夫气者,阳也,气主升;水者,阴也,水主降。然水中藏气,水即气也;气中藏水,气即水也。升降虽分阴阳,气水实为同类。何也?请以釜观,夫水在釜中,下加薪炊则水干,非水干也,水化气而去也。上加盖覆则水生,非水生也,气化水而流也。故无水则气从何来?无气则水从何至?水气一体于斯见矣。人之精气亦犹是也。(《类经》)

■天地定位而水位乎中,天地通气而水气蒸达。土润膏滋,云兴雨降,而百物生化。人肖天地亦有水焉,在上为痰,伏皮为血,在下为精,从毛窍出为汗,从腹肠出为泻,从疮口出为水。痰尽死,精竭死,汗枯死,泻极死,水从疮口出不止、干即死。(褚澄)

■或问天一生水,有可验乎?曰∶观诸人身可验矣。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愧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方人心寂然不动时则太极也。此心之动,则太极动而生阳。所以心动则水生,即可以为天一生水之证矣。(朱子)

■儒者立教,曰正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妄动也。医者立教,曰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遏此火之妄动也。(朱丹溪)

■火不妄动,动出于心。静之一字,其心中之水乎?

■神静则心火自降,欲断则肾水自升。(《医学入门》)

■造化之机,水火而已。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宜在下,水宜在上,则易交也。交则为既济,不交则为未济。分而离,则死矣。消渴证不交,火偏盛也;水气证不交,水偏盛也。干始坤成,至其交合变化之用,则水火二气也。太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太涝亦不生,水偏盛也。人之脏腑以脾胃为主,然脾胃能化物与否,实由于水火二气,非脾胃之能也。火盛则脾胃燥,水盛则脾胃湿。皆不能化物,乃生诸病。(何柏斋)

■以火言之,有阳火,有阴火。有水中之火,有土中之火,有金中之火,有木中之火。阳火者,天日之火,生于寅,而死于酉;阴火者,灯烛之火,生于酉,而死于寅。此对待之火也。水中火者,霹雳火也。即雷龙之火,无形而有声。不焚草木,得雨益炽。人身肾中相火,亦犹是也。平日不能节欲,以致肾中龙火游于上而不归,善治者,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则龙归大海。若阴虚火旺者,此肾水干枯,而火偏盛,惟宜补水以配火,亦不宜苦寒以灭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正谓此也。如灯烛之火,亦阴火也。须以膏油养之,不得杂一滴寒水。得水则灭矣。独有天上火入人身,如六气暑热之病,可以凉水沃之,苦寒解之。其余炉中火者,乃土中无焰之火,得木则烟,见湿则灭,须以灰培,实以温烬。人身脾土中火,宜以甘温养之,而火自退。《经》曰∶劳者温之,甘温能除大热,此之谓也。

■木中之火,以常有坎水滋养,故不外见。惟干柴生火,燎原不可止遏。人身肝火内炽,郁闷烦躁,须以辛凉发达。《经》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使得遂其炎上之性。若寒之则愈郁矣。热之则愈炽矣。

■金中火者,凡五金埋处,夜必有光。此金郁土中,故有光辉发见于外。人身皮毛空窍中,自觉针刺蚊咬,及巅顶如火炎者,此金虚火乘故也。《经》曰∶东方实,西方虚。补北方之水,即所以泻南方之火。虽曰治金中之火,而通治五行之火无余蕴矣。

■以水言之,有阳水,有阴水。有火中之水,有土中之水,有金中之水,有木中之水。阳水者,坎水也,气也。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月令》于仲秋云∶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地之死也。于仲冬云∶水泉动,是月一阳生。是水之动,地之生也。谓之火中之水,可也。谓之土中之水,可也。阴水者,兑泽也,形也。有形之水,普施万物,为资生之利泽,在上即为雨露水,在下即为大溪水。人之饮食入胃,命门之火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上熏子肺,肺通百脉,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上达皮毛,为汗、为涕、为唾、为津;下输膀胱,为便、为液。至于血,亦水也,以其随相火而行,故其色红。故黄河海水皆同色也。

■金中之水,矿中之水银是也。其在人身为骨中之髓,至精至贵,人之宝也木中水者,即木中之脂膏,人身津液润布于皮肤之内者也。夫水有如许之不同,总之天地之水,以海为宗,人身之水,以肾为源,此水中之五行也。明此水火之五行,而土、木、金可例推矣。

■人身水火,原自均平。偏者,病也。火偏多者,补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补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平,此重则彼轻,一边重者,只补足轻之一边,决不凿去码子。盖码子一定之数,今人欲泻水降火者,凿码子者也。

■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譬之鳌山走马灯,拜者,舞者,飞者,走者,无一不具,其间惟是一点火耳。火旺则动速,火微则动缓,火熄则寂然不动。而拜舞飞走之躯壳,未尝不存也。

■世人皆曰降火,而予独以地黄滋养水中之火;世人皆曰灭火,而予独以桂附温补天真之火。(《赵氏医贯》)

■赵氏云∶世之养生者,宜加意于补火。而比类于鳌山之灯,火熄则不动,火旺则动速。独不思火不宜动,动则病矣。速则易终而易坏,火太旺则一炬成烬矣。故养生家,务静不务动。今云火旺动速,是妄开后世偏于补火过端夫阴阳之道,不可偏废,阴旺则阳亏,阳旺则阴竭。二者一有偏胜,则病矣(《证因脉治》)

■人身水火,有虚实二种。实火者,外来之邪火,与脏腑偏盛之火也;虚火者,阴气衰少,而火觉有余也。

■惟水亦然。若阴气并未亏,而外来实火,及脏腑中之火自旺,亦必补阴以配之,将配到几千百分,而后平耶?(《医贯砭》)

■木者,火之母也。木浮则火在上,而肾水寒,木沉则火在下,而肾水温。

■火在丹田之下者,是为少火。少火则生气。离丹田而上者,是为壮火。壮火则食气。食气之火,是为邪火;生气之火,是为真火。(周慎斋)

■诸病不论虚实,未有不发热者。然此热非从外来,即我所仗生生之少火,有所激而成壮火,为壮热也。壮火即由少火之变,少火非火,乃丹田生生真元之阳气,一呼一吸,赖以有生。《经》曰∶一息不运,则机缄穷。

■故此火也,气也,为生身之至宝,是真阳之宗也。元气之本也,化生之源也,生长之基也。命门坎宫,是其宅也。蒸腐水谷,化生精华,得其平则安其位,万象泰然。失其平则离其位,而为壮火,反为元气之贼,浮游乎三焦蒸烁乎脏腑,炮炽乎肌肉,而为病矣。不治此火,则何以去病?欲治此火,更何以得生?只有因其所因,而调之、安之、从之、抚之,则火不去,而安全无恙。病既退,而元气无伤,则火仍为我用之宝矣。若恶其热,而欲直灭其火,非灭火也,是灭气也。鱼一刻无水即死,人一刻无气即亡。气可灭乎?但火空则发,若不大为填塞其空,焉可御其乘空炎上之势?若欲火退而后补,孰知火熄阳亡,无受补之具矣。况有进浓云骤雨之药,益令龙雷妄炽以速焚烁之害哉!(《冯氏锦囊》)

■火之性不同,在心者位尊丽上,主宰一身谓之君火;在肾肝者,心感而动代君行令,谓之相火。君火正治,相火反治。故虚火补之,实火泻之,郁火发之,浮火敛之。又曰∶降有余之火,在于破气,降不足之火,在于滋阴。(《证治汇补》)

■火有余必病阴,责肾之虚,肾虚不能制火也。水有余必病阳,责肺之虚,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也。(程郊倩)

■从来火字,《内经》有壮火、少火之名,后人则曰天火、人火、君火、相火、龙火、雷火,种种不一。而朱丹溪复以虚实二字括之,可谓善言火矣。乃人人宗其说,而于治火卒无定见,何也?是殆辨之犹未确欤?予因易数字以解之∶夫实火者,六淫之邪,饮食之伤,自外而入,势犹贼也。贼可驱而不可留。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势犹子也。子可养而不可害。

■驱贼火有四法。一曰发,风寒壅闭,火邪内郁,宜升发之,如升阳散火汤之类;二曰清,内热极盛,宜用寒凉,如黄连解毒汤之类;三曰攻,火气郁结,大便不通,法当攻下,此釜底抽薪之法,如承气汤之类;四曰制,热气拂郁,清之不去,攻之不可,此本来真水有亏,不能制火,所谓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当滋其肾,如地黄汤之类。

■养子火有四法∶一曰达,肝经气结,五郁相因,当顺其性而升之,所谓木郁则达之,如逍遥散之类;二曰滋,虚火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汤之类;三曰温,劳役神疲,元气受伤,阴火乘其土位,《经》曰∶劳者温之,又曰∶甘温能除大热,如补中益气汤之类;四曰引,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

■以上治火法中,贼则宜攻,子则宜养,固已。然有邪盛正虚,而用攻补兼行,或滋水制火,往往取效。是知养子之法,可借为驱贼之方;断无驱贼之法,而为养子之理。

■天一生水,命曰真阴。真阴亏,则不能制火,以致心火炎上,而克肺金,于是发热、咳嗽、吐痰,诸证生焉。盖发热者,阳烁阴也;咳嗽者,火刑金也;吐痰者,肾虚水泛而为痰也。当此时势,岂徒区区草木所能济哉!必须取华池之水,频频吞咽,以静治于无形,庶几水升火降,而成天地交泰之象耳。华池之水,人身之真液也。敷布五脏,洒陈六腑,然后注之于肾而为精肾中阴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将并华池之水一拥俱出,痰愈多而肌愈瘦。今立一法,二六时中,常以舌抵上,令华池之水充满口中,乃以意目力送至丹田。口复一口,数十乃止。此所谓以真水补真阴,同气相求之理也。每见今之治虚者,专主六味地黄等药,以为滋阴壮水之法,未为不善。而独不于本源之水,取其点滴,以自相灌溉。是舍真求假,不得为保生十全之计。(程钟龄)

■少年惟恐有火,高年惟恐无火。无火则运化艰而易衰,有火则精神健而难老。是火者,老人性命之根,未可以水轻折也。

■一寸之灯,光被满室,此气之为然也。盈炉之炭,有热无焰,此质之为然也。是以焰明而质暗,焰虚而质实,焰上而质下,焰动而质静。

■盏中加油,其灯自明;炉中覆灰,其火不熄。(喻嘉言)

■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水为阴,火为阳,象分冰炭何谓同源?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此水火之气,果可呼吸相离乎?

■治火之法,有升阳散火者,有滋阴降火者。夫火一也,而曰升,曰降,皆堪治火。然升则从阳,降则从阴,而升降混用,能无悖乎?此千古之疑窦,未闻有达之者。夫火之为病,有发于阴者,有发于阳者。发于阴者,火自内生;发于阳者,火自外致。自内生者,为五内之火,宜清宜降;自外致者,为风热之火,宜散宜升。今人凡见火证,无分表里,动称风热,多用升阳散火,此似近理,而不知至理所在,无容混也。夫风热之义,其说有二∶有因风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风者。因风生热者,以风寒外闭,火郁于中,此外感阳火,风为本,火为标也。因热生风者,以热极伤阴,火达于外,此内伤阴火,火为本,风为标也。《经》曰∶治病必求其本。外感之火,当先治风风散而火自熄,宜升散不宜清降;内生之火,当先治火,火灭而风自消,宜清降不宜升散。若反为之,则外感之邪,得清降而闭固愈甚;内生之火,得升散而燔燎何堪?余阅方书,所见头目、口齿、咽喉、脏腑、阴火等证。悉云风热,多以升降并用,从逆兼施,独不虑其升者碍降,降者碍升乎?余之处治,宜抑者,则直从乎降;宜举者,则直从乎升。所以见效速,而绝无耽延之患耳。(张景岳)

■盖闻水障于土,还以溃其土;火生于木,仍自焚其木。是以植千章之嘉树必溉清渠;筑百丈之修堤,先疏支渎。

■盖闻兽炭之盈炉,暖胜三春,而不能代烛龙之照;焚兰缸之寸烬,光逾四壁,而不能代谷之暄。是以镜本非台,君以明,而离精独炳,薪传有火,相以位,而泉水常温。

■水不升为病者,调肾之阳,阳气足,水气随之而升;火不降为病者,滋心之阴,阴气足,火气随之而降。则知水本阳,火本阴,坎中阳能升,离中阴能降是也。

■丹溪论阳有余,阴不足,所谓阳者,相火也。景岳驳之,谓阴有余,阳不足。而着相火以位之辨。

■各树旗帜,几如冰炭之不相入矣。尝举二者参之∶丹溪大旨,根《周子》主静立说,谓相火一动,则五志厥阳之火并煽,煎熬真阴,故东垣目为元气之贼。此论相火二字,专从后天之变动者言,与景岳之主命门,有源流之别夫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考褚氏、赵氏人生先具命门及相火行阳二十五度之语,参之景岳所云,相得益彰。盖静而守位者,此相火也静则温养;动而无方者,亦此相火也,动则燔灼。譬天之与日,太阳之火也虽烈而不能焚物,以阳燧取之,不过星星之火,其用即可燎原。故景岳之说日也,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丹溪之说日而火也,飞走狂越,莫能御之。今将指日为火固失之,而指火为日,亦岂云得乎?《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与少之别,即两家宗旨所分。故必合两家所论,义始完备。若偏执一说,于道失之。(《吴医汇讲》)

■阳火易救,阴火难救。先天元阴之真水不足,自非岁月计功,不能斡旋。是以一星之火,能烧万仞之山,一杯之水,不能救车薪之火。

■虚火之患甚多,不可偏执一途。有津液之阴不足,而致火动者;有营血之阴不足,而致火动者;有精髓之阴不足,而致火动者;有阴气不足,阳气下乘阴分而生热者,又有营血衰少,外感风邪,乘虚陷入阴分,至夜发热、咳嗽,而似乎阴虚火动者;有外感寒邪,留滞于经络、阴血与骨髓之分,郁久生热,而似乎阴虚火动者;有阴血虚少,湿邪内陷,郁久生热,而似乎阴虚火动者;或因大怒伤肝,而内动风热,致使气血错乱,而留滞于阴分,至夜发热者;有因饮食时,或惊或怒,与食相挟,致伤阴气,留积于阴分而为患者。此皆阴分受邪,故至夜发热,而似乎阴虚火动之证。举此数端为例,其余可知。若不澄流寻源,而惟混作阴虚治之,几何其不误耶?

■人有患卒暴而死,良久复醒,往来不时而作。此为心火自焚,或因劳心,或因惊恐所伤,以致真神之水失守其位,相火动而乘之故耳。宜用四物汤,多加细生地、甘草以治之,更宜童便冲服为良。

■有心脏实热为患,用芩、连、枳实诸苦寒之药,而火不降,反用导赤散,泻其小肠之火而愈者。盖心与小肠相为表里故也。治其标,则本自清矣。余仿此。(罗赤诚)

■阳火一清便退,阴火愈清愈起。

■所谓虚火者,本因乎虚,而火乃起。补其虚而火自退。清之泻之,真元愈虚,火愈炽矣。(吴天士)

■治火须分有余、不足。有余之火,其势猖狂,周流不滞,只以济火之药正治之,其火自退,故其治多易;不足之火,其势缓涩,凝滞一处,或滞于此或滞于彼,既不能升,又不能降,须用补剂,使其元气周流,则火因之自散矣。故其治多难。世俗不知有余、不足,一遇火证,概用寒凉正治,火愈拒逆而不能退。因而致死者多矣!(汪寅谷)

■忿怒生肝火,忧虑生肺火,焦思生心火,劳倦生脾火,动欲生肾火。若心火太过,必克肺金,清肃之气衰矣;肺火太过,必克肝木,发生之气萎矣;肝火太过,必克脾土,生化之源堕矣;脾火太过,必损肾水,精液之源涸矣肾火太过,反助心火,神明之官夺矣。如肺有火,咳嗽日久,必遗热于大肠则成泄泻;脾有火,口渴口甘,必遗热于胃,则生胀满;心有火,炎灼日久必遗热于小肠,则成淋秘;肝有火,胁痛日久,则遗热于胆,必汁溢口苦;肾有火,盗汗遗精,必遗热于膀胱,则成淫浊。此则治其脏,而腑病自消焉又有无名之火,一发即不识人,或狂言失志,或发数日而终,或一发便毙。《经》云∶暴病暴死,皆属于火,非是之谓欤?(余午亭)

■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脾火,柴胡泻肝火,知母泻肾火。此皆苦寒之味,能泻有余之火耳。若饮食劳倦,内伤元气,火不两立,为阳虚之病,以甘温之剂除之,如黄芪、人参、甘草之属;若阴微阳强,相火炽盛,以乘阴位,日渐煎熬,为血虚之病,以甘寒之剂降之,如当归、地黄之属;若心火亢极,郁热内实,为阳强之病,以咸冷之剂折之,如大黄、朴硝之属若肾水受伤,真阴失守,无根之火,为阴虚之病,以壮水之剂制之,如生地元参之属;若右肾命门火衰,为阳脱之病,以温热之剂济之,如附子、干姜之属;若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剂发之,如升麻、葛根之属。(《医门法律》)

——摘自《医述》

最后编辑:
作者:y930712
这个作者貌似有点懒,什么都没有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