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胜衰论 第十一
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阴气附形质者也,如阴气附于土,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未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
【小白按】以上二节,第一节是东垣《脾胃论》的立足点及他本人的理论阐述;第二节是东垣依其理论而来的用药法。
一、李东垣认为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脾胃不足,主要表现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阳气不足了,阴血就会有余而致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阴要因阳而动,阳要因阴而生。气游行于无形,血则生形,故气不行,则九窍不通、郁闭也。诸阳气根于阴血中,是阳气生于阴血也,即血为气之母。阴血受火邪则阴盛,“受”即为遭受之意,阴血遭受到火邪,也就是说阴血中有火邪了,这个原因是阴盛所致,是阳气不足,阴有余所致也。为什么?阴盛一分,龙盛一分也。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如果阴盛,不为阳所制,那么阴气就会上乘阳位,这样一来,阳气的通道就不滞塞不通,导致阳气无法生发,升腾。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阳气行于无形也;阴气附形质者也,阴气生成形质也。如(如果)阴气附于土(地),阳气升于天,则各安其分也。这是依天象来言人之生理也。阴气附地,阳气升天,阴阳各位其位,天地安稳,这就如一样,阴气在下,阳气在上,各得其位,人即安和。
二、李东垣依据以上第一节之中,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病的实质是血病,病因是脾胃不足,病机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且阴与阳是互根的,像天地之间的阴阳一样,各有其位的,如果位置恰当,就没病,如果失位,就患病了,并由此来综合考虑用药。具体方法就是——
今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辛甘温药,辛甘化阳,温药助阳升腾,总之就是生阳助阳之药,然而在东垣立方之中,并不一味用此类药。这,是基于东垣对阴阳之认识,即“诸阳气根于阴血中”,若一味生阳助阳,不顾及阴血的滋补,阳气也就无根,没有办法升补得起来。另外,就是复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也。甘苦大寒药,滋阴养阴,然而东垣在立方之中,也非独用也。这,是基于阴血受火邪则阴盛,阴盛则上乘阳分,而阳道不行,无生发升腾之气也。也就是说,若滋阴过头,阴气过盛则成阴火,同时阴盛上乘阳位,则阳道不行,阳气无法生发升腾也。上二句话,是说东垣在立方之中,除会考虑用辛甘温药,也会考虑用一些甘苦大寒药,互补互用,相得益彰。同时,以火、酒二制为之使,也就是说,在药物的炮制方法上,会采用一些炒或酒制,从而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入于肾肝之下,此所谓升降浮沉之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就是在用甘寒之药的时候,多采取炒与酒制的方法,让这些药之气味由于炒与酒制,引至上边,然后再进入到肾肝下焦,以达到升降浮沉。由此可见东垣用药之道,是一个圆运动的模式,这是为什么?自耦而奇,奇而至耦者也。(阳分奇,阴分偶。)其实,这是传统中医的大道,即阴阳转化。大家看阴阳鱼图,阴阳交抱,阴之中有一点阳,慢慢变大,便之全为阳;阳之中有一点阴,慢慢变大,使之为阴。此也是应天象,冬去春来,夏去秋至也。再者,就是东垣在脾胃病的用药上,着重对风药的使用。何谓风药?主是象风性一样的药。风者何性?游动不居也。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未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阴火生于阴盛,阴盛常会粘浊不行,用一些风药,散阴以升发阴中之阳气,从而使肝胆之气不致过郁,令阳气生发。这种阳气升发,又是从阴而来的,并未采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也就是说并没有过度采用一些甘温药生发阳气,大发阳分,同时又能使阳气走九窍也。
2021/12/1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43027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