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虫,如指甲般大小,长得像水龟一样的“臭屁虫”,常在春夏之交出现,也被叫为“臭大姐”。虽会释放出难闻的气体,但入药价值很好。
其一,性温能助阳,阳能引动宗筋,入肝肾而能补,补肝肾而加硬;其二,能理气,以气为帅,以血为卒,气通则血通,帮助充血勃起。
蜈蚣,传统的“五毒”之一,死而不僵。因有百足,又称为“百足虫”。其走窜性强,可通行内外,为宗筋充血打开一切阻碍。并扩宽脉道,引血入茎,怒大膨胀。
地龙,也就是蚯蚓,孟夏始出,仲冬蛰藏,其行屈而后伸,能穿地穴,故又名地龙。入药可增其通络之力,万瘀皆不在话下。而且可像引路人一样,把气血引入宗筋,进一步增强功效。
三大玄虫,虽禀性不同,而主治乃不相殊,合而为一方,组成如下:
九香虫,蜈蚣,地龙,柴胡,槐花,淫羊藿,阳起石,山萸肉,远志。
方中柴胡、槐花疏肝清热;远志豁痰开窍;阳起石、淫羊藿、山萸肉,滋补肝肾,实现阴阳同补。九香虫、蜈蚣、地龙三大血肉有情之品,此类虫药与人体气血相应,取其破血逐瘀、搜邪通络之效。
如叶天士所说:疾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
我将此方用到过上百患者身上,都卓有功效,现举一例,加以说明:
患者谭先生,35岁,于两月前来诊。为房屋设计师,压力大,加班频繁。主诉不起不坚。刻诊:
辩证:肝郁肾虚,血瘀;治宜:疏肝解郁,补肾活血
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损伤肾阴,肝肾亏虚
工作压力大——肝郁气滞,血行不畅
故而治疗需疏肝解郁,补肾活血,用上方正为合适。2疗程后,脉络通,气机畅,血液充,功能恢复。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ydq.1006ss.com/?p=42384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