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里面有多处情节涉及中医药内容,使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既增加了乐趣又学到了中医知识。
鲁编修是《儒林外史》里的一个悲情人物,吴敬梓甚至懒得给他取名字,自始至终都用“鲁编修”或者“鲁翰林”称呼他,“编修”是古代官名,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鲁编修是典型的八股迷,官做到翰林,但因为当官时“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白白坐在京里赔钱度日”,故而是个“穷翰林”。明清儒生最大的愿望是考科举,鲁编修也不例外。
在书中第十回描写了鲁编修第一次发病的经过。是这样的,鲁编修老两口只有一个女儿,书中写道:“鲁老先生有一个令爱,年方及笄……这位小姐德性温良,才貌出众。鲁老先生和夫人,因无子息,爱如掌上之珠,许多人家求亲,只是不允。”
后来,终于招了一个富家子弟蘧公孙入赘,不曾想婚礼宴席上汤洒碗翻,“鲁编修自觉得此事不甚吉利,懊恼了一回”。本来这桩婚事应是“才子佳人,一双俩好”,结果结婚后又发现新郎官对考取功名全不在意,“不肯做举业”。书中写道:“(鲁编修)也出了两个题请教公孙。公孙勉强成篇。编修公看了,都是些诗词上的话,又有两句像《离骚》,又有两句’子书’,不是正经文字。因此心里也闷,说不出来。”鲁编修心中便存有芥蒂,对这门亲事有点儿后悔了,于是寻思着要娶一个如君(妾),或许能生出一个儿子来,dmzpzy教他读书,可接进士的书香。鲁夫人劝他说年纪大了,再不必如此,鲁编修就气病了,请来郎中陈和甫诊治。书中写道:“他就着了重气,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切了脉,陈和甫道:’老先生这脉息,右寸略见弦滑,肺为气之主,滑乃痰之征。总是老先生身在江湖,心悬魏阙,故而忧愁抑郁,现出此症。治法当先以顺气祛痰为主。晚生每见近日医家嫌半夏燥,一遇痰症就改用贝母,不知用贝母疗湿痰反为不美。老先生此症,当用四君子加入二陈,饭前温服。’”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鲁编修是个心事比较重的人,婚礼上不愉快的一幕,加上一心想着的功名利禄眼见无望,本想把希望寄托在女婿身上,结果发现女婿不争气。计划落空,所欲不遂,最终导致鲁编修肝气不舒,气郁生痰,由此痰入经络,气血闭阻。忧伤肺、愁伤脾、怒伤肝,中医认为,肺失宣降则水道不调而生痰,肝失疏泄则肝气上逆。痰气交阻,阻滞经络,发为中风。此时鲁编修病得还不是太重,是中风轻症(中经络)。陈和甫给鲁编修开了药方,让他一连吃了四五剂,口不歪了,只是舌根还有些强。不久陈和甫改用一个丸剂的方子,加入几味祛风的药,鲁编修病情好转,但未彻底痊愈。
书中第十二回写了鲁编修第二次发病,此时变为中风重症(中脏腑)了。鲁编修在第一次中风尚未治愈的情况下,仍然对女婿不思进取耿耿于怀。他心中对考取功名始终放不下,一直以来不满于现状,梦想着将来有着一日扬眉吐气,出人头地,这也是鲁编修情志抑郁加重的主要原因。有一天,京城传来好消息,鲁编修突然被朝廷升了官。书中写道:“门上人进来禀说:’鲁大老爷开坊升了侍读,朝命已下,京报适才到了,老爷们须要去道喜。’……到了晚间,公孙打发家人飞跑来说:’不好了!鲁大老爷接着朝命,正在合家欢喜,打点摆酒庆贺,不想痰病大发,登时中了脏,已不省人事了。’”等到众人都赶来时,鲁编修已经一命呜呼了。
书中对于鲁编修的两次发病经历描述得比较详细,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既生动有趣,又入情入理。鲁编修的这个医案耐人寻味,颇有启迪。中医学认为,情志失调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所谓“七情致病”,大怒、大喜均可以引发中风。鲁编修第一次发病是由于肝气不疏,肺失宣降,痰阻经络。经治疗好转之后,理应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安心休养,但他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是忽略心身调养,终日闷闷不乐;第二次发病乃是他突然听到自己得以升迁,大喜过望,气机升降骤然紊乱,导致旧疾复发,终于不治而亡。(张笑栩 北京市隆福医院 王影 辽宁省锦州市中医医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zydq.1006ss.com/?p=38611
- 转载请注明: y930712 于 中药养生知识-中草药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